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民间的个人或是团体浮现行为也得到了进一步管控。
在浮现现象为人类所知晓的十一个月以来,除了官方以外,民间对于实现浮现现象的热情一直高居不下——毕竟这意味着创造物体的权柄被人类所掌握了,任何人类个体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力量,其热衷程度可想而知。而易允作为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主导了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宏观浮现,更是让人们的浮现尝试热度达到了一个顶峰。
然而作为分散在社会中的个体,绝对真空环境这一需求就将大多数人挡在了门槛外,而昂贵的全息技术更是个人无法承担的,在社会财富分配较为平均的联盟,个体几乎无法个人实现宏观浮现。而在其他国家地区,以上两种因素依然是存在的,甚至由于联盟在全息技术出口上的管控,其他国家民间的个人更是难以独自浮现出事物。
而对于富豪或是企业集团,以上两个困难也许很好克服,但是当他们开始推进民间浮现项目,程序上的不协调以及当时普遍存在的个人注意力分散而导致的个人异化作用又带来了许多麻烦,即便是克服种种困难他们最终浮现出了微小的浮生质,民间研究者也很快意识到由于普遍存在的异化作用,这些浮生质几乎没有什么实验价值,甚至不如早期的三维打印机。
而在许愿机横空出世后,国际形势又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尽管联盟尚未推出个人的国防终端,但是已经在境内开始大规模建设认知滤网固定仪器,这直接导致了联盟民间浮现事业的枯萎,而在其他国家地区,因为生物认知等前置科学的缺乏,民间方面始终没有能力独立研发出类似许愿机的工具,而官方则通过合作时期的资料大量仿制了许愿机,这些许愿机自然是作为战争物资受到管控。
到了第二代浮现横空出世的现在,联盟以外各国为了防止‘卡农’组织借助民间的许愿机存量大肆扩张或是进行某些计划,更是准备将在民间少量留存的许愿机完全收缴。
不过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在有机会收缴许愿机之前,他们首先得在战争的第一轮攻击中留存下来。
……
晚间的雾霭弥漫中,奥斯曼陆军元帅的飞机着陆在了一处军事基地的机场中。起初他以为这是一场闹剧,直到裸露的海床与分开的大海出现在了哨站士兵的视野中,他才急忙从伊斯坦布尔国防总部匆匆赶来。
此时在海底之路两侧的海面之上,奥斯曼帝国那横行于东地中海之上的庞大舰队撤退的无影无踪。在见识到对方分开海洋的力量后,奥斯曼军方便意识到,再多的海军都无济于事——对方只需将裸露的海床再拓宽一些,奥斯曼帝国那每艘都需要耗费数以亿计资金预算的钢铁军舰就会重重地摔在海床上,化为一堆破铜烂铁。
只希望对方在陆地上不会具有同样的伟力吧。
元帅揉了揉眉头,心里知道这不太可能——在能够修改现实的第二代浮现面前,钢铁或是岩层恐怕都和棉花无异。
“难道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缺陷吗?”元帅问道。
在九方联合会议开始前,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国际战争的惯例,奥斯曼方面通过空投宣传单以及无人机广播的方式进行了数十轮的劝说以及警告,而当首相认知到对方拥有直接控制人群以及政权的能力时,他那作为高位者的定力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并第一时间向国防部门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此时,数十颗导弹从帝国的沿海或是内陆的导弹车或是发射井中呼啸而出,携带着集束高爆弹头或是燃烧弹头在高空中呼啸而过,留下一道道犹如长龙般的烟尘,高亮的尾焰在夜空中就像一颗颗升起的晚星,与月光交相辉映,就像一面面以天空为画布的星月旗,绘写出奥斯曼帝国那延绵数百年的强大国力。
然而元帅并没有将目光转向这些导弹哪怕一刻,他知道,这些注定只是无用功,也许只能起到一些拖延作用。他在等待一个答案,一个真正能将敌人阻挡在奥斯曼帝国疆域之外的答案。
“刚刚军事技术部给出了一个方案,可以通过使用第一代浮现技术创造一个接近于绝对黑体的巨型倒扣盒子,将他们的观测阻断。”一名士兵看着手中的文件报告道。
“会起作用吗?”
“尊敬的元帅,人类的任何观测都是离不开可见光的,而当丧失光芒,身处黑箱中的敌人肯定无法通过触觉来产生共同认识。”
“什么时候能完成打击?”元帅看了眼手表,然后他很快便意识到并无必要,人类的行军速度一天不过三四十公里,而教宗国的东岸距离这里可是有一百六十多公里,如果光凭脚行走,那些儿童十字军恐怕需要花费四至五天才能抵达帝国的边境。
而从目前的卫星图像来看,对方显然没有浮现出交通工具的打算,这或许代表着一个好消息——维持海洋的分开已经将他们的观测能力消耗殆尽,他们并无余力去创造其他事物。
难道说,导弹打击真能成功?
元帅又很快否定了这个乐观的猜测,对方一直不浮现交通工具,也许正是因为在时刻准备对常规打击的防御。
“元帅,已经在做了。”士兵说:“不过打击速度受到我们观测器的限制,我们科技要稍稍落后于天竺,因此我们的飞行器只能做到每秒钟一百五十米的稳定巡航与观测,而近绝对黑体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的观测力量要远远超过那些普通的浮生质,我们的观测器需要全程伴飞,因此大概还需要四十多分钟。”
“那先看看第一轮常规打击效果如何吧。”
元帅打开了卫星图像,因为有联盟方面的技术支持,图像相较于以往他所眼见的卫星图像要清晰得多。
这时,第一枚导弹已经接近了目标,尾焰早已熄灭,其修长的弹体如同一枚长剑般划破了黑夜,尖端微微散发出红色的光。这是一枚集束导弹,其中填装的弹头足以将小半个维也纳炸为废墟。
它开始散开了,像是被强劲的风力拨开似的,外壳弹头分裂成两半,然后迅速被抛开,甩至弹体身后。高速的旋转中,成群的黑点迅速从弹体中分散开来,然后同样发出红色的光,好似一场绚丽的流星雨。
元帅想象着导弹带来的毁灭场景,尽管那无法像第二代浮现一样变成现实。实际上不只是想象,二十年前,在元帅还不是元帅的时候,他曾经见过集束导弹轰炸的结果——那时正是东欧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罗刹帝国还没有参战,莱茵联邦在东欧战场与奥斯曼帝国处于绞肉机式的僵持中,最惨烈的一天,有两万名英勇的奥斯曼士兵死在了华沙的废墟与野外的壕沟中。
于是为了打破僵持,奥斯曼帝国先是撤出了华沙城区,待对方主力进入城区时违反《伦敦导弹协定》对华沙发射了五枚集束导弹。
当时,那一连串的子导弹头发出的一连串爆炸声就像地球的心跳般一次又一次地无情炸响,坚硬无比的由钢筋混凝土砌筑的现代建筑群在那些爆破中被一层一层地剥离了繁华的样貌,化为了无边无际的废墟和碎片,整个华沙西部像是被无情的上帝之手直接推平,而奥斯曼也得以顺势短暂地控制了波兰大部分地区。
而这一次,那些划过天空的利剑会再次将胜利带给奥斯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