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利用了。
吴以敬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
天竺进攻莫卧儿的目的实际上很简单,首先就是由于极其巨大的科技水平以及军事力量差距,天竺有把握在一个月内完成对莫卧儿的彻底占领。
高效的无人机蜂群搜索能让昔日的贵族统治阶级以及地方豪强失去藏身之所,而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受压迫百姓在没有了昔日帝国残余势力的煽动后,绝不会主动去为莫卧儿的集权统治招魂。
因此天竺可以轻松地将莫卧儿纳入欧亚联合体的势力范围,完成对环太平洋共和国联盟中最发达的东亚共和国的军事合围。
其次就是通过普遍存在于莫卧儿帝国境内的人权灾难以及联盟对于莫卧儿帝国摇摆不定的保护态度来撕裂联盟的国际信用体系或者是思想认同体系,前者能让联盟与其一众保护国产生裂痕,而后者更是能让联盟存在的根基出现裂缝。
在联盟创立的初期,欧亚大陆的大多数地区在长期的动荡与交流中,科技发展程度十分相近,因此面对存在于联盟西部边境之外,拥有着数千万人口的莫卧儿这一人口大国,当时人口刚刚突破两亿的联盟选择了搁置体制上的争议,建立外交关系。
实际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在电气时代初期,联盟在缺乏高效交流手段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直接民主制行政效率实在过于低下,一盘散沙的两亿人与帝国军事贵族统领下的数千万人,战争胜负是个未知数。
因此联盟的和平发展战略其实不单单是出于对人权与主权的尊重而确立,更多的是担心对外的战争会破坏好不容易才建立的革命胜利成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和平发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联盟建立初期的决策惯性——当社会的决策权完全交给民众时,民众往往倾向于选择保守,真正敢于作出超出时代选择的,往往还是那些社会的精英,然而精英总是少数的,在以亿计数的全体国民面前,他们的声音太小了。
这一情况直到联盟正式在全民的通识教育中加入政治课程之后才有所改善。
不过在对于莫卧儿帝国的外交应对上,情况要更复杂一些。
联盟对莫卧儿帝国的外交策略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搁置阶段,其原因已经进行说明,故不再赘述。
第二阶段是主动干涉阶段,也被称为输出革命阶段,当联盟逐步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制度,开始站稳脚跟,同时电话的发明又让联盟的社会治理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联盟开始考虑主动推动直接民主制在全世界的扩散传播,尽管联盟承诺不主动策划对他国的政变,但是这并不妨碍联盟通过吸纳他国留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方式让他们将天下大同的思想带回自己的国度,亦或是通过报刊书籍以及其他文化交流让世界各国认识联盟的这一套政治理论。
这一时期里联盟与莫卧儿帝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从各类贸易到文化产品,然后随着这些东西随着时间发酵,莫卧儿帝国的皇族统治阶级也察觉到了某些变化正在发生,然而对地方掌控能力的薄弱(相对现代国家结构而言)让他们很难去阻止这些东西的渗透,为了能够体面地迎来落幕,帝国中的开明派尝试着进行一些改革以防止变革的爆发,农奴制就是在这时期废除的。
然而一场内部的政变却改变了这一切,那次政变后,莫卧儿帝国政府进行了现代化改组,并通过一系列改革从封建帝国过渡为了现代的军事集权帝国,白色恐怖降临,特务制度开始在帝国建立起来,莫卧儿帝国的世俗化进程就此终止了。
(尽管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但是从事件的最终受益方来看,史学家认为那次政变的背后支持者很有可能是天竺,原因有二,其一是一旦莫卧儿在一系列改革后化身为联盟规划中的民主国家,那么联盟的势力就在南亚次大陆完成了对天竺共和国的合围,那么天竺将不再有发展空间,其二是天竺需要在南亚次大陆存在一个全方位发展落后于自身的主体民族类似的政权来证明自身制度的优越性,以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
于是,联盟对莫卧儿帝国的外交策略进入了第三阶段,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可以称为“犹豫”阶段。
在这一时期,随着化肥技术的发明以及块茎类作物在全世界的普及,世界的总人口发生了一轮暴增,到达了大约二十亿。
而在现代化秩序治理以及国际贸易对莫卧儿地区的粮食输入之下,有两亿多人口生活在了莫卧儿这片理论上只能供养一亿人口的国土上。
因此,一个天平就摆在了联盟的面前:如果通过间接手段掀起一场推翻莫卧儿帝国统治的革命,根据联盟社会规划模型的计算,在数十年的动荡中由于秩序的崩塌以及国际贸易的被迫中止,将有超过一亿的人口会死在黎明到来之前,而如果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延续下去,两亿莫卧儿国民将在残酷的压迫下看不到未来,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如此。
天平的一侧是一亿人的生存权,天平的另一侧是从今以后所有莫卧儿人的普世人权。
砝码过于沉重,联盟在这一选择面前没有负责的资格,能为之负责的只有莫卧儿人自己。
结果就是,联盟轰轰烈烈的意识形态输出在莫卧儿这片土地上哑火了,这倒不是联盟官方的决定,而是每一任相关事宜负责人在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东西后不约而同的抉择。
显然,在联盟教育浇灌的土壤上,只有真正懂得“尊重”莫卧儿国民人权的人才能走到足以对此事负责的位置上来,而那些勇于背负骂名替莫卧儿人做选择的“残酷”之人在联盟公民的选举任用下是走不到这个位置的。
然后在长期的不作为之中,联盟对莫卧儿帝国的外交策略来到了第四阶段,保护阶段。
保护阶段的开启源于罗刹帝国的向南扩张,当向东方的扩张被联盟所阻拦,罗刹帝国的扩张方向实际上就只剩下欧洲方向与南亚方向了。
在十八世纪中叶,罗刹帝国将扩张的目标定为莫卧儿帝国,此时的莫卧儿已经在长期的封闭统治下落后了世界将近三十年,因此成为了罗刹人眼里的香馍馍,罗刹人期望能一举打通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从而彻底奠定在中西亚地区的强权地位,完成对奥斯曼帝国的海陆包夹。
然而察觉了罗刹帝国扩张意图的联盟外交官通过这个机会顺理成章地签订了与莫卧儿帝国长达五十年的保护国协议,在这一协议框架内,联盟被禁止干涉莫卧儿的内政,从而彻底规避了对于莫卧儿人生存权与人权的选择。
当然,联盟并不是说就此对莫卧儿的人权问题不管不顾了,一方面,通过保护国协议,联盟获得了对莫卧儿帝国的资源购置权与开采权,于是联盟人以此为由长期对莫卧儿地区进行了各种援助,古拉曾经接受的免费腿部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在东欧战争后,联盟通过其在战争中获得的话语权组建了九方联合,并提议设立了国际审判法庭,联盟期待通过这种方式从法理上绕过国家主权的限制,使用技术手段直接与地区的全体人类个体进行对话来评估该国主权的合法性。联盟本来计划在今年年底与莫卧儿帝国的保护国条约到期之后开展审判——这是列在联盟常务议会公开的工作计划中的条目,也是年初莫卧儿帝国与联盟的关系急剧恶化的根源。
当然,联盟并不在乎。
而天竺则希望赶在保护条约到期之前迅速吞并莫卧儿,不然一方面天竺撕裂联盟话语体系的算盘会落空,另一方面审判结束后天竺的进攻将不再会在国际上获得支持。
然而天竺却没想到,联盟能够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对莫卧儿全境的军事控制。
其结果就是,天竺对莫卧儿帝国政府的覆灭反而让联盟免去了国际审判的流程。
那么联盟接下来想干的事,吴以敬用屁股都能想到了,尤其是他还说出了“莫卧儿地区生活的国民将有机会自行进行全民公投”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