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程程在鞋厂待了一周,这一周她的心都一直不踏实,直到表嫂和表哥休息那天一块来鞋厂看她,跟她说了李家兄弟的事情,她才放下心来。
“他们走了?”周程程看着表嫂,追问道。
三人坐在小饭馆里,点了两个菜,三份炒粉,炒粉还没上来,一边喝着免费茶水,一边吃着菜聊天。
表嫂回答道:“走了,这几天都没见到他们两个,反正不在电子厂门口拉着人问了,一开始找不到你后,就跟人打听我跟你哥,我跟你哥直接不出厂,他们进不去,就见不到我们,后面让你哥的朋友在外面观察了几圈,确定人走了,我们才出来找你的。”
“多谢你们过来跟我说,不然我这几天睡觉都不踏实,生怕被拽回去,出来才知道以前过的日子不像个人,生孩子就像母猪下崽,跟牲畜没两样。”也是出来她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放心吧,没事了,你安心在这里干,外面乱,前些天还有新闻说有女性失踪,估计是被人贩子拐走了,你自己一个人多注意晓得嘛?”表嫂也是个热心肠,细细叮嘱。
周程程的表哥笑着说:“你嫂子也就比你大几岁而已,比你妈都操心你。”
“我知道,表嫂是真待我好,多亏表哥表嫂愿意带我出来。”想到当时自己求到他们面前,他们答应带自己出来时的情景,周程程现在还有些眼热,想要落泪。孤立无援时,有人愿意帮助你,不管过了多久,想起来还是会激动。
李家兄弟在珠海一无所获,还被当时那个说认识周程程,愿意帮助他们的所谓电子厂员工给骗了好几顿饭,两包烟,又这么耽误了两天,看到一无所获他们才反应过来,是被这混不吝给骗了吃喝,奈何这是人家的地盘,他们知道被骗了,也敢怒不敢言,而且几顿饭两包烟也值不当去报警。
两兄弟无可奈何,最后悻悻然地回了老家。
李朝辉托他们过来,本来是想着务必要把跑了的弟媳妇给带回去,结果花了钱请了人,连面都没见到,多少有些不好交代。
兄弟俩回去先到了镇上,一路风尘仆仆,在火车上也没休息好,看起来很是憔悴,到了李朝辉那就赶紧把他们在珠海都干了什么,人没见到的事说了。
“见不到人,那电子厂管的也挺严,不让进外人,我们进不去就只能在外面拉人问,大多数都说不认识,有说认识的结果是骗吃骗喝的,外面才三四月就穿短袖了,我们穿得厚,去了热的都有些烦躁,看一直见不到人,我们就回来了。”
“她表哥表嫂见到了吗?”孙梅端着饺子走过来问道。
“那俩人才跟人精一样,根本不出现,我看弟妹是铁了心不愿意跟你过日子了,要我说你也歇了心思,重新再找一个算了。”堂兄这么跟李朝辉说道,说着拿起筷子吃起了婶娘特意给他们煮的饺子。
李朝辉的堂弟喝口饺子汤说:“都几岁了你也不看看,再找一个哪那么容易。”要真容易他堂哥也不会让他和大哥去外地找周程程。
孙梅在旁边愁眉不展,一想到儿子没有个后,媳妇也跑了,心情就更差了,尤其是前两天去村里见丈夫,还被丈夫熊了一顿,说她是个搅事精,把儿媳妇气跑了。
等到李家兄弟吃了饭回村里后,孙梅坐在店里叹气。
“她难道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咋想的,女人没了丈夫,没有孩子,老了怎么办?她怎么想的?”在孙梅有限的认知里,她认为女人不结婚就会过的很惨很惨,反正村里也不是没有老光棍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她实在是不理解就这么跑掉的儿媳妇在想什么。
她都不为以后想一想?
因为想不通所以周程程一胎又一胎的生孙女给她时,她就整天拉着个脸找事,嫌弃周程程干活不够勤奋,嫌她懒,嫌她嘴笨。
李朝辉老婆跑掉这事村里都传开了,连镇上这边熟悉起来的邻居都心如明镜,背地里不知道议论成什么样子了。
孙梅于是再次提起了之前的建议。
“要不就把那小丫头给要回来算了,花点小钱,也算有个孩子在身边。”孙梅再次提议。
李朝辉说:“才多大,抱回来谁照顾,你吗?你照顾的话,店里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请人刷盘子打扫卫生,要不就让爹也来镇上给我帮忙算了,先好好把店顾好。”
孙梅闻言大声道:“那家里的地,猪和羊咋整,村里不能没人,而且你爹腰不好,腿也容易疼。”她舍不得丈夫过来给儿子干活。
李朝辉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气氛一下子陷入死寂,“那就先不想娶媳妇生孩子的事,以后再说……”
孙梅小声嘟囔道:“总得有个孩子吧,小的咱们照顾不了,要不会把最大的那个要回来……”
“你想要你去萧家要,我不去。”本身混的就不如萧家,如今还要去人家家里要孩子,他还没有那么厚脸皮,尤其当初在萧家人面前还那么硬气,他就更拉不下脸。
母子俩的对话就此结束。
有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后续,或者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后面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4月中旬,圆圆所在的幼儿园组织春游活动,早上坐客车去植物园,带上吃的喝的还有午饭,直到下午才会回来,所以今天要比平时晚一点去幼儿园接。
萧家母女的活很少,吴阿姨忙完卫生后,拿着针线筐坐在院子的果树下纳鞋底,一针一线来去自如,旁边的花坛正开着不同花色品种的花朵,带来一缕缕淡淡的芬芳。
萧槿开着书房的窗户,嗅着花草淡香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字迹宛如游龙,带来沙沙沙的声音。
此时她已经写到了23章,文中的李家老二在大姐和家里失去联系没两年后被父母安排到了隔壁村,嫁给了和她年龄差不多,都只是上完小学的男孩,男孩看起来白白净净,两人好似很登对。
两人刚结婚时,感情也还不错,虽然公公婆婆管账主事,但丈夫也还算护着她,直到生下孩子,丈夫和亲戚一块去外地打工,她独自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后,日子才变得难熬起来。
李家二丫头受不了,常常会带着孩子去娘家坐一坐,好缓解总是面对公婆的尴尬。
但每次回去,父亲就让他去和公婆借钱。
“你大弟马上要上高中了,学费,饭票这些都得想办法,你就问你公婆借一点回来,等秋收卖了粮食,我们再还回去就是。”
李父看二丫头不吭声,又道:“要是借不来钱,你拿点粮食回来,到时候让你大弟带到学校去换饭票也行,你总不至于连这点主意都做不了。”
二丫头看着怀里稚嫩的孩子,冷不丁问了一句。
“为啥大弟能上高中,我想上初中你都不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