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千块,为了吃肉,萧槿瞬间不想写短篇了,现在满脑子都是肉,想一想一千块和后续的一千块,她只想赶紧把剩下的字数写出来,她恨不得自己有八只手同时进行工作。
从前写网文的时候,读者抱怨作者更得慢,其实作者何尝不希望拥有八爪鱼一般的码字能力,甚至希望研究个光脑出来,直接把脑内的内容拷贝成文,多轻松!
奈何双手就这么一点能力,急不来的。
既然是连载故事,一次一万字的刊登内容,那每一万字萧槿就得留下一个钩子,让读者看得欲罢不能之前得先让编辑欲罢不能,所以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这三个点最重要。
不能太水,又不能全部都是走剧情,纯走剧情就像是在写大纲没有血肉,可废话太多就又显得乏味无聊,其实十几万字刚刚好,但萧槿为了多赚点,开始思索着把字数延长到二十万字,她今年必须把上半部分的百分之五十稿费给赚到手。
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
对于写过百万字长篇的萧槿来说,这要是在从前有电脑有网络的时候,码个二十万字不就是洒洒水?
在网文时代,二十万字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长篇了。
可是现在是八零年代啊,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她只能纯手写,这不可能没有一处错误,所以她一开始只能在便宜一点的作业本上先构思剩下的十八万字,等到写完后再重新抄写在稿纸上。
十八万字,一时半会她也不可能像用电脑打字那样一分钟打个一百二十字,速度必然很慢。
手写最多一天写两千字,偶尔有事情一千字都不到,所以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零零总总写了三万多字,期间还详细地列了大纲和人设,人设一开始就有,只是刚写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列了,现在要写全文就要补充一下,让人物更立体丰满。
等到有了大纲和人设,还有前面的五万字,第二个月萧槿的速度就提上来了一些,只是写故事也不能追求速度,写的快了,就显得人急躁,那段剧情写完了但回头再看又不满意,所以修修改改,第二个月勉勉强强四万字,纯手写,有时候累到手腕子都发酸,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
这个时候她就无比想念电脑……还有电子文档。
但故事到了中间部分写起来就有点辛苦,因为要承上启下,进度在第三个月忽然就放慢了,那个月竟然只写了两万字……而且为了后面的剧情,前面也略做修改。
尤其是天冷了,前几天还下了一场雪,写东西就更艰难了,时不时地搓搓手才能继续写,不然手都僵了。
显然她一开始想的太美好了,以为靠着一千块的稿费吊着,她可以在今年结束之前把后面的字数全部写出来,终究是想太多!
满打满算现在也就写了九万字。
这……马上就过年了,她稿子没写完,眼见着今年是收不到一千块,只能到明年去了,好在又收到了几封来信,有报刊社的询问,问她是否在赶稿,写了多少,如果没写完也可以把已经写好发过去审核,看着像是有些等太久有点着急了,也或者是挺欣赏这个故事,担心作者不想写了,发信催促。
除了报刊社的信,还有故事会的汇款单,以及《情感》的来信和汇款单。
临近过年收到两张汇款单,一下子让这个年味更足了,略略安慰不能快速拥有一千块的小失落。
故事会的两篇外文稿件合起来是七千字,原本应该是105元的稿费,但出版社多给了5元,回信也说了是觉得她的文章质量稳定,读者反馈很好,能够看到外文风采,也对她的翻译表示了喜欢,所以特意另外单独奖励了5元,算是凑个整。
而《情感》收到了一张汇款单,是那篇狗血被小三最后渣男被扫地出门还得了绝症的,另外一篇说是因为还没定稿,所以暂时没有审稿意见,自然也就没有稿费。
那篇渣男狗血短篇千字也是15,但字数比较多,足足六千字,足足90元的稿费。
那天光是取钱她就拿到了200元整,当时邮局的工作人员要给她两个百元大钞,被旁边陪着来的萧弘宇阻止了,希望工作人员把其中一张破开,给五个10元和10个5元,不然直接拿着100元出去消费太扎眼了。
工作人员一听就理解了,没有嫌麻烦,直接打开抽屉开始换零钱,同时也夸了萧槿。
“小姑娘很有才气嘛,好几次都是出版社那边发来的信件。”来来回回次数多了,自然对萧槿有了印象,也会留意她的信件帮她单独放在一个地方,等她隔三差五过来取件或者寄信。
萧槿从工作人员的神情里看到了善意与友好,腼腆地冲她笑笑说谢谢。
兄妹俩拿着钱准备去采买年货。
这是距离上次的45元稿费后第二次拿到稿费,还是足足200元,这可把萧弘宇震在邮局许久都回不过神来,要不是因为工作人员就在旁边,拿信的时候还有其他人进进出出,他都想追问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
那可是200元!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百元大钞,可却是第一次摸到,其中有一张还在自己外套的内袋里,要不是极力克制,他都想伸出手去摸内袋,总觉得放在那不安全,想摸一摸确认它在里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带着钱出门容易被贼惦记上,那些担心和忧虑想要一直摸着自己钱袋子的小动作太明显了,小偷肯定了然于胸,一偷一个准。
萧弘宇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一直克制着没有去摸。
颇有些恍惚地被妹妹领着在热闹的年货市场穿行,十里八村想要采买都得来镇上,平时逢集还好,不至于人挤人,但过年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吆喝声不断,热闹非凡。
萧槿这次又给全家都买了礼物,买了衣服和新靴子,主要靴子比较慎重,外面是牛皮面的,里面是加绒,摸着就暖和,衣服相对来说便宜许多,然后给嫂子买了新的头巾,这天气裹在头上挡风又遮雪,还给家里买了雪花膏,擦脸的,不然容易皴吗,也给妈妈买了一双适合小脚穿的小靴子。
给哥哥买了夹克,穿在身上特别帅气,他不怕冷,所以没有买加绒的,这样可以穿久一点,她的想法很好,但实则萧弘宇后来并不经常穿那件夹克,都是有事才会穿一下,平时干农活怎么舍得穿。
除此之外肉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又给圆圆买了两袋奶粉,之前的还有,但过年商店搞活动,有赠品,送那塑料瓶和陶瓷杯,她就觉得蛮划算的,就买了。
买了猪肉,酱牛肉和卤牛肚,会买了水果,萧弘宇带了个背篓,现在里面已经差不多快装满了。
除此之外,萧槿还买了钢笔和墨水还有稿纸,写长篇太费纸了,得多买一点屯着,以后都得用。
林林总总下来花了足足六十块钱,购买力还是很强的,要不是萧弘宇拦着,萧槿其实还想买,最后想一想存一点钱也好,有事心里也不慌。
至于其他走亲访友要买的白糖和罐头,萧弘宇自己掏钱买的,没有花妹妹的稿费,妹妹一收到稿费就给家里买这买那的,他哪能一直让妹妹花钱,更不能理所当然的用她的。
可能看出来哥哥的顾虑,两人步行回去的路上,她特意安抚哥哥说:“哥,当初我离开李家时,不是你和妈接我回去,我都没地方去,别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这种离婚带孩子的还赖在娘家是癞皮狗厚脸皮,你当村里的那些传言我不知道吗?
但你和嫂子都没说过我什么,也没不愿意我住,现在我能为家里买点东西,大家彼此帮助着过日子,我才好心安理得的住下来,不然我能去哪,所以你别觉得我给家里买东西是破费,都是应该的,我困难的时候你们不嫌弃我,现在我赚了钱,也想给家里做点贡献。”
她现在要是带着圆圆单独出去住,光是带圆圆就难搞,还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那个烧柴火的灶台这么久了她都用的不熟练,那锅太大了,有时候她主动帮忙烧柴,不是火太大就是火太小,掌握不好度,后来家里因为她写稿不让她干了,她也索性不去管。
这以后单独住,照顾孩子再做饭,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能写稿的机会就更不多了。
这个年代,家里都是和善人的情况下,住一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现在不就是最佳例子?
娘家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她则努力写稿,以后钱多起来,就搬去镇上,住在镇上可以用蜂窝煤,那种炉子她小时候倒是见过,应该比烧柴火方便。
但现在嘛,她在娘家住的挺好的!
她也愿意给娘家人花钱,大家一起快乐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