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啊,这个老头子我知道,我看看能不能解决他。”董卓眼神飘向李儒,李儒点头会意。
“如此,大兄我就先告退了,我身份复杂,一直出入在你军营之中也不好。”董旻说完,就告退而去。
“李儒啊,你说这个丁原,我们怎么解决?”董卓看向李儒。
“主公,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接受何进,何苗等人的余部,暂时不能跟丁原起冲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内部瓦解他们。”李儒笑着说道。
现在城中一片散沙,何进的手下分为三部,一部分由吴匡率领,这一部分是何进的铁杆,另一部分是丁原率领,丁原代表的是边军,最后一部分则是西园八校尉,他们更像是一片散沙。
现在董卓的军力是最大的,但是想要对抗他们,还是比较困难,所以现在董卓只能先苟住。
就在董卓进京之时,原本被何进派出,前往泰山募兵的鲍信进城之后,看着董卓八面威风的模样,担忧的对袁绍说道:
“董卓拥有强兵,居心叵测,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动,如果乘他长途行军,士马劳顿,发起突然袭击,还能擒拿他。”
袁绍看着董卓兵强马壮的样子,心中害怕,同时心中的谋划也逐渐清晰,所以袁绍摇头反对。
随后鲍信看着袁绍的样子,知道事不可为,害怕自己说的话泄露出去,所以带着自己刚募集到的士兵,回军泰山。
以上就是董卓入京的过程,这一段比较难写,我是揉合了后汉书董卓列传,以及英雄纪,三国演义的诸多片段杂糅成的。
至于董旻,我之前在董卓第一次出场就提到了这人,之所以写他是因为,历史上董卓强大起来,董旻起了不可抹米的作用,先是跟着吴匡杀了何苗。
随后帮助董卓收拢何进以及何苗的大军,虽然史书上记载是董卓收拢的,但是大家想一下,董卓他是外军,想要收拢禁军的难度是很大的,还是要靠着董旻。
-------------------------------------
随后数日,董卓已经彻底消化了何苗的士兵,但是因为丁原的原因,何进的大部分部下归属了丁原,就连吴匡也从属了丁原。
现在洛阳城中最大的两支军队一是董卓,而是丁原,袁绍曹操等人要么是有心无力,要么是无心,要么是坐以待毙。
董卓感觉时机成熟之后,董卓转头看向李儒:“我想行废帝之事,可行否?”
李儒内心是不愿的,但是想到董卓确定下来的决策,他最应该做的是完善,而且本来朝廷百官,关东诸人都瞧不上他们,不如直接做废帝之事,树立起自己的威严。
李儒点头道:“现在朝廷无主,正适合我们这么做,迟则有变,正好趁此机会,看出谁是忠心于我们的,谁是不忠心于我们的。”
董卓听后大喜,次日安排宴席,召集百官,百官畏惧董卓的军势,不敢不去,董卓带剑入席。酒行数巡,董卓教停酒止乐:“有一言,众官静听。”
百官面色突变,知道重头戏来了。
“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董卓说完,百官面色突变,沉默不语。
“不可,不可,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董卓,你是想谋反吗?”说话之人满头白发,正是丁原。
董卓怒斥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随后董卓身后李傕郭汜,张绣华雄都拔剑怒视丁原。
丁原身后也闪出三人,一人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一人面白儒雅,下颚三捋长须迎风飘扬,一人面色严肃,不怒自威。
正是吕布,张辽,以及高顺。
张辽比丁原还早的来到京城,随后被何进派出募兵,等他募兵回来,发现何进已经死了,于是率军投奔了丁原。
吕布高顺则是跟着丁原前来。
双方形式一瞬间严峻起来,看着双方一触即发,百官纷纷躲避,李儒看着吕布等人不像是善茬,自己手下好像打不过。
于是上前说道:“今天咱们主要就是饮酒,不要谈论国事,国事我们朝堂之上再谈也不是不行。”
丁原怒视董卓之后,摔了被子,一抚袍袖向外走去。
李儒见状也安排张绣等人下去准备。
王允看着酒席之间陷入了沉默,于是打圆场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于是百官皆散,但是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