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是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片段中孟德公对龙的阐述,言简意赅。事实上,历朝历代,关于龙的记载传说层出不穷;据统计,从汉朝到隋朝八百多年里,史书有记载关于龙现身的事件共有100多次。从元朝到清朝时期,短短几百年中关于真龙现身的事件光史书的记载就多达119次。那么,世上到底有没龙,龙又在何处?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在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里,牛、蛇、虎、兔等十一种生肖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按理说龙也该如此。
据《营口市志》中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的《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
可以说营口坠龙是近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睹龙事件。那么此事孰真孰假,在那个特殊年代,背后究竟还会隐藏着什么?作为此事亲历者的孙辈,当我第一次听爷爷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就被深深地震撼着;即使在后来自己也经历颇多,但每思及此,都不免有所感慨。如今长者已逝,中华日盛;我就把它当成故事记载下来罢,权当纪念。(为方便,特以爷爷的第一人称呈现)
锲子
雨,漫无边际的雨;视野中,一串一串,仿佛把天和地都要连接起来。我轻轻抬头摇了摇,甩掉斗笠上淤积的大量雨水;二月的天气算不上冷,但山风刮来,刺过早已湿透的衣衫,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怎么样,宇娃?申时快过了,到了酉时,还翻不了岭,咱爷俩就只能山里过夜了。”身后爷爷的声音传来。
“没事阿爷,好着呢!”我连忙回答,同时加快了步伐。脚上的布鞋,腿间的绑布,连同腰中的系带都已泥泞不堪。一边疾行,一边思绪回到了月前:我叫刘伟琪,字浩宇;爷爷叫刘晋鹏,字鹤轩,熟悉的都叫他鹤轩先生或鹤轩公。我们来自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家族,从先祖御龙氏刘累公传承至今,已经数千年;累公善御龙,自夏王开始,历朝历代我们这一支或大隐于朝或中隐于市或小隐于野,都会和龙关系密切,“望龙气、定龙脉、诛恶龙”九字真诀;故被称为守龙一族。
沧海桑田,现今已是 农历甲戌年,民国二十三年;正值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爷爷带我避居在天津卫郊一座村落中。然而二月的一封书信,却使他带我远赴新京(即长春)。一路风尘仆仆自不用提,到达新京那晚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
那是一所闹中取静的院落,刚入城门时爷爷出示信物后就有专人带我们到此。院落正门牌匾题了“海藏楼”三字楷书,字势偏长而又苍劲朴茂,极有韵味;爷爷驻足看了看,长叹了口气。我正想说话,一个略带疲惫却又倔强有劲的声音传来:“鹤轩,你我数十年未见,为何刚到此地就唉声叹气做古人状?哈哈!”循着话音,一个清瘦却又矍铄的长衫老者疾步走出,对着爷爷重重作了个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