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官欲天下
  4. 第0816章 灾难替你反思灾难
设置

第0816章 灾难替你反思灾难(1 / 1)


“不需要英雄?我们每到危险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

张思浔有些激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道,中国总是被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勇敢的人,就是英雄!”

“我们的文川大地震,震中就在文川,但是因为有了江寒,文川无一人伤亡!这样的英雄难道不应该大力宣扬吗?”

“难道就是因为江寒书记不是我们川西人?我们川西人什么时候这么排外了?”

冯红旗抬起右手往下压了压:“张思浔,坐下,坐下说!”

“我们从不排外。我再说一遍,抗震救灾是一场战斗,我们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英雄。”

“我们需要的是士气,而不是丧气。”

“我们的新闻宣传不能走向西方式的英雄主义,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我们胜利的基石。”

“这话,不是我说的。你是个聪明人,你会明白的。”

冯红旗起身道:“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告诉你一个事实。有关领导都去医院看了江寒,他们走的是专门通道,并且都是在他昏迷的时候。醒来之后,没有一个领导去看过他。”

“今天晚上,京城来专机,江寒要转院。”

张思浔朝林小光使了个眼色,得赶快去医院,江寒一去京城,她恐怕就见不到了。

冯红旗道:“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见不到江寒。就算你打通了江寒的电话,他也不会告诉你任何事情,他也不会同意你发表他的任何消息。”

~~~~~~

接下来,各大媒体仍然都是文川大地震的消息。

电视画面和新闻照片大都反映的是救出人之后的欢呼,解放军官兵和群众的劳累和连续作战的精神。

刚开始那种血肉模糊、断脚残臂、哭天抢地的场面几乎销声匿迹。

“我们最善于把一场悲剧变成一场正面形象的秀场,李有才的事情已经证明,这场灾难本来就可以避免,3.5万人的生命本来就可以挽回。但是,我们却一味地回避。”

坐在病房中的刘茗轩关掉了电视,忍不住发表起了评论。

“刘茗轩,你整那么多牢骚干什么?江寒身体还没恢复呢。”沈心朝刘茗轩瞪起了眼。

江寒笑道:“其实没什么事。当时我躲了,因为连续两天都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太疲惫,被砸到背了,这就叫点儿背。医生说了嘛,没有大碍。”

“那也得多休息。”沈芸抱着女儿,女儿刚刚能叫爸爸妈妈,好奇地看着屋里的陈设。

这是解放军301医院的单间病房,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床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住上单间,就算是省部级的待遇了。

江寒住在这里,是相当级别的领导交待过的。

医院领导通过电视知道了江寒是何许人,当然不敢马虎,派了最好的医生和大夫。

现在江寒的身体已经恢复,但他们也不敢让他随便出去。

他们还接到一个指令,不要让任何媒体来打搅江寒。

半个月过去了,官方公布的遇难数字是3.5万人。而在前世,江寒记得文川大地震中共有近7万人失去了生命。

沈心出去接电话了,刘茗轩又开始说话了。

“我们对于灾难,早就应该反思了。你不反思灾难,灾难就会替你反思!”

“从上到下,只有你江寒一个人相信李有才!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决策体制出现了严重问题!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每一场灾难,最后都会用最普通人的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所谓凝聚力去代替或消弥死者的痛苦与悲伤!这就叫到矛盾转移!解放军官兵、志愿者和群众的大无罝精神让人敬佩,但我非常反感那种习惯性地在灾难中寻找诗意的叙事倾向!”

沈心看父亲说得激动,连忙拿了一杯水:“爸,你是党校的教授、副校长,别再说了。”

“怎么,我在党校不能说,在家里,在自家人面前就不能说吗?不说出来,我憋得慌!”

刘茗轩喝了一口水又道:“一场灾难,如果其中包含了决策失误,那就是最沉痛的悲剧。粉饰悲剧的行为即使出于善意,那也是一种恶。”

“灾难就像一个老师。但它不是那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而是冷酷的、暴戾的、不可捉摸的坏老师。它从不会明确地告诉你答案,而是在暗处潜伏着,等你犯下致命的错误。你不能装作它不存在,因为它会用教鞭狠狠地抽你。你不能太健忘,因为你不知道它究竟有多么恶毒。而我们的错误,可能恰恰在于,我们总以为灾难是偶然的和盲目的,因此省略了反思的痛楚,直到下一次灾难猝然降临。”

沈心推进病房门走进来说道:“刘茗轩,灾难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们都说了,多难兴邦。”

刘茗轩冷笑一声道:“多难兴邦,听得我耳朵都生老茧了。多难兴邦,是对治理无能的一种借口!”

“如果多难可以兴邦,那么中华民族积累的灾难,足可以连兴千年而不衰,但实际上却是兴衰无常。”

“哀兵不见得获胜,多难也不见得兴邦。”

“多难兴邦是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绝对不是无视自然规律,甚至对灾难满不在乎的病态。”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有了这种病态的‘多难兴邦’,还有多少官员去那寻找那‘七分人祸’,去检讨灾难中的得失?”

“多难兴邦成为了高频出现的幽灵,与灾难如影随形。这个词语带着有色的迷雾,让灾难的真相变得暧昧模糊,干扰我们去刨根问底,对灾难带来的诸多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追问。”

“我们国家早已饱经灾难,随手一扯就是一串书写灾难的醒目标题。任何人身临这样灾难,都有一种切肤之痛,没有人会用丧失亲人的‘多难’,来换取所谓的‘兴邦’。”

“古人有言:人无德,天灾人祸。人无良无德,灾难便会继踵而至。堤冲垮了,倒塌了,全是洪水惹的祸,而很少提责任两字,不是百年一遇,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多难兴邦’却成了当今一些官员掩耳盗铃的最好术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