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映雪微微一叹,暗叫一声侥幸。
若是再慢一步,只怕就会被拓跋霁月和彩云发现她咳血的事情。
不一会儿,拓跋霁月和彩云来到了跟前。
“哎呀,映雪,水杯怎么摔碎了?”拓跋霁月看到地上的残局,立即就喊了一声。
拓跋映雪微微一笑:“是白梅不小心滑手了。”
“白梅呢,去拿簸箕去了吧?”拓跋霁月一屁股坐下来,还是先喝水。
拓跋映雪将笔放下:“白梅捡碎片的时候,把裙子弄脏了,我让她先去换衣服了。”
拓跋霁月喝了水,一摆手:“彩云,你去拿簸箕和扫帚,将这里清扫一下,书给我。”
“奴婢遵命。”彩云应了一声,将手中的书递给拓跋霁月,然后就去拿簸箕和扫帚了。
彩云经常来映雪别院,并不陌生,知道簸箕和扫除在什么地方。
拓跋映雪望向拓跋霁月手中的书,正是她的《只愿今生,不求来世》第一部。
“姐姐,你让人从长安城又送来一本?”拓跋映雪不由一愣。
拓跋霁月笑着说道:“我的傻妹妹,你天天不出门,自然不知道外面的事。”
“你这本书啊,正在大蛮国各地热销着呢。”
“买书的人,排队啊,啧啧,那个壮观,快赶上买压水井的时候了。”
“我一大早就让人去买书,排了半个多时辰的队,才算是把书买回来,我就匆匆忙过来找你了。”
“噢,对了,我之前送给你的那本呢,我准备比较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拓跋映雪心下一惊,立即回答道:“那本书被我烧掉了。”
“烧掉了,为什么?”拓跋霁月不由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拓跋映雪微微一叹:“昨天下午,我在池塘边看书,不小心滑了一下,书掉进池塘了。”
“捞起来之后,上面的字全都模糊了,留之无用,我便让白梅将书烧了。”
“噢。”拓跋霁月听了,不疑有他,点了点头,将手中的书递给她,“这本送给你了,回头我再让人买一本。”
拓跋映雪也不客气,接过书:“谢谢姐姐。”
心中,一阵感动。
从小到大,拓跋霁月几乎什么都让着拓跋映雪。
好吃的,先给她吃。
好玩的,先给她玩。
当年拓跋北天选中彩云和白梅给她们两个当贴身婢女的时候,拓跋霁月也让拓跋映雪先挑。
所以,在拓跋映雪的心中,拓跋霁月的地位已经在拓跋北天夫妇之上了。
接过书,拓跋映雪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姐姐,太子大会快开始了吧?”
“嗯。”拓跋霁月点了点头,“还有不到二十天,估计各国的太子,应该都快要出发了。”
拓跋映雪沉吟一下,忽然又问道:“姐姐,你说,你的那个义兄会不会来呢?”
拓跋霁月鼻子一皱,哼了一声:“他爱来就来,不来拉倒,我才不稀罕呢。”
“我上次给他写的信,差不多有二十多天了吧,也不见他回信。”
“他不理我,我更不想理他,他不来才好呢。”
原来,负责往返盛京送书的人,只负责送书,并不知道萧逸的行踪。
拓跋霁月收不到萧逸的回信,又在这个人跟前一问三不知,一拖就是二十多天,自然是有点小生气。
当然,拓跋霁月最大的担心,就是萧逸出了意外。
拓跋霁月也派人去长安城打探情况。
打探的结果是,黄师爷已经很久没去过县衙了。
再打探太子的消息,早就带人离开长安,不知道去了哪里。
继续仔细打探,太子是带着一众护卫离开了,貌似没带什么黄师爷。
这个结果让拓跋霁月很不爽,心里也更加担心。
拓跋映雪低声问道:“怎么,姐姐,你们吵嘴了?”
吵嘴?
这是夫妻或者恋人之间才有的事。
拓跋霁月登时就羞了一个脸红,啐了拓跋映雪一口:“死丫头,你胡说什么,他只是我的义兄,不是那种关系。”
拓跋映雪微微一笑,问:“姐姐,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拓跋霁月继续装酷,“就他那种坏痞子,我才看不上他呢。”
拓跋映雪试探着问道:“既然姐姐不喜欢黄师爷,若他来了盛京,我就让父皇赏赐他多多的美女,如何?”
“你敢?”拓跋霁月立即就是一瞪眼,但随即就发现她上了拓跋映雪的当,登时笑骂道,“你这个死丫头,竟然敢诓我?”
拓跋映雪掩嘴一笑:“是姐姐口是心非,怎么能怪得了我。”
但拓跋映雪心下一动,刚刚升起的一丝侥幸心理,立即荡然无存了。
唉,姐姐果然喜欢上黄师爷了,看来我跟黄师爷是真的没有缘分了。
如今,我的身体急转直下,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恐怕,我已经撑不到写完《只愿今生,不求来世》这部了。
我现在只希望,黄师爷能够来到盛京,我能够见他一面。
临死之前,我将这本的剧情走向,告诉他,求他帮我完成这部书。
写成之日,若是他能亲自来我坟前,将书烧给阴间的我,最好不过了。
若是他来不了盛京,让别人替烧也行,只要这部能完成。
拓跋霁月没发现拓跋映雪的异样,皱了皱鼻子:“谁口是心非了,我才不希望他来盛京,趟这趟浑水呢。”
拓跋映雪心下一黯,是了,这一次的盛京太子大会,其实就是针对大夏国太子的。
黄师爷若是跟着大夏国的太子前来,等于是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只怕难以全身而退啊。
看来,姐姐给黄师爷写信,肯定提到这一点,不让黄师爷跟着大夏国的太子来盛京犯险。
那我的怎么办?
天下间除了黄师爷之外,只怕再无第二人能帮我续写完这部了。
难道,我的第一部,就必须得以夭折而告终吗?
既然这样,我只能日夜不停地赶这部了。
希望在我油尽灯枯之前,能够完本。
还真让拓跋映雪给猜对了,随着太子大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拓跋霁月越发担心萧逸会随着前来。
于是,最后这封书信中,拓跋霁月确实提及了,让萧逸不要来盛京。
却不想,这封信如同石沉大海。
直到萧逸回到长安城,才拿到这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