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汉文帝废除肉刑的举措,为后世君主施行仁政开了一个好头。
当然也有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例如笞刑重起来也会致人死亡。
但是,瑕不掩瑜,不能因此而否定汉文帝废除肉刑的重要意义。
陈胜:后世可以继续改革,继续废除不合理的刑罚嘛。
陈平:你说得倒是轻巧,有一种东西叫做约定俗成!
樊哙:先生勿怪,“破车王”这是吃了灯草灰——放的轻巧屁。
陈胜:樊狗,不要为了反对爹爹而反对。
樊哙:草包!
陈平:“破车王”,那是因为朝政有循规蹈矩的习惯。特别是开国君主或贤明君主制定的法律法规,没有大气魄的人往往不敢改变。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张居正:榜样啊!向您致敬!
万历:就不能少折腾一点吗,躺平不好吗?
左宗棠:有道理。
万历:栓口。
左宗棠:栓你大爷,你真的是栓口。老子的意思是王相公说的有道理。
万历:卧勒个槽!
王安石:谢谢!
左宗棠:不客气!但也仅仅是有道理,很难施行。
……
陈玉:除此之外,汉文帝刘恒还在选人用人方面做出了更多的改革。
为了求贤纳谏,汉文帝打破了任用官吏的旧例,注重因人施策,常常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在刘恒继位的第一年,就听说了河南太守吴氏治理地方非常出色,便将他提拔为廷尉,掌管国家司法工作。
后来,吴氏向汉文帝推荐了闻名天下的洛阳才子——贾谊。汉文帝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发现了贾谊确实才华横溢,就把他封为了博士。之后,又破格提拔贾谊为太中大夫。
魏征:可是贾谊没有得到人尽其用,君臣之间留下了不少遗憾。
唐太宗:其实可以了。
魏征:陛下错了!明明就是不可以!
宋太宗:我擦,这么猛,真不愧是闻名千古的谏臣。
明太祖:其实就一个超级大喷子罢了。
魏征:胡说八道!
明太祖:也就是唐太宗容得下你,不然犯咱手上,请你全族吃团圆饭。
魏征:卧槽无情!
李商隐:不得不说,汉文帝不敬苍天敬鬼神是贾谊的遗憾。
唐太宗:只能说明,人无完人,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明太祖:其实,汉文帝对贾谊还是可以了,采用了他的很多合理化建议。
汉文帝:多谢肯定!朕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明太祖:不客气!偶像加油!
……
陈玉:还有,在汉文帝的用心选拔下,精通法家学说的张释之、擅长打仗的周勃之子将领周亚夫等人先后被提拔,成为了汉朝的名臣武将。
此外,汉文帝还特别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建议。每次去上朝的时候,只要有大臣呈送意见书,汉文帝都会停下车子欣然接受。
对于有可行性的意见,汉文帝就给予相关人员嘉奖。遇到没实际意义的,也不会加以责备。
郎中署长冯唐,就是传说中容易老的那个冯唐。他曾经指出汉文帝识人用人方面有不足的地方,汉文帝听后,会立即改正自己的过失,还把他提拔成了车骑都尉。
汉景帝:父皇英明。
汉武帝:祖皇英明神武。这么看来,冯唐也不容易老嘛。
明太祖:汉武帝有所不知,后世文人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形容君主识人不明臣子怀才不遇。依咱看,那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来,锦衣卫了解一下,来诏狱慢慢说!
汉武帝:那些好事者真是手闲吉吉痒,不说人话。
李广:陛下,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武帝:不要你觉得,而要我觉得。你为什么难封侯,心里面没有点波数吗?
霍去病:因为经常性习惯性反复迷路呗,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了好多次,一点长进都没有,迷路侯!
李广:你……
李景隆:不得不说,李广确实有点背。
明太祖:但是,经常性迷路也是事实。二丫头,不要因为你也姓李就无脑地站在李广一边。这种行为,很无脑!
李景隆:陛下所言极是,臣谨遵教诲。
……
陈玉:大佬们的讨论已经非常接近事实真相了,汉文帝确实非常善于识人用人。
由于汉文帝求贤若渴、急切求谏,一大批有识之士聚集于朝廷之中。这为大汉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为开创文景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