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是应用物理的沃土。
在达到军事反制阶段的当下,叶知寒必须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现在是否应该缓一缓,开始转向推进理论方面的研究了。
星载导弹是当下理论储备的极限。
而这个项目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但是扒开军工领域的繁华热闹景象去看本质,就会除了两大机工部在针对这个项目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其他几个部门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换句话说,现在已经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军工单位处于“发呆”的状态。
他们不知道在星载导弹项目上能做什么,也不知道除了这个项目之外,自己还能做什么。
归根结底,就是上一个五年计划所铺设的蓝图和道路,如今已经走到了尽头。
叶知寒回到五院之后,将对中东战场的一些研发改进建议传达给沈飞军研所之后,便一个人回到了办公室,思考着不久之后即将召开的全国会议。
对子任同志而言,我国在在经济、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上受到外来资本所带来的巨大的冲击,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但对于叶知寒来说,在科研和军工上的难题,也不可谓不巨大。
挡在他和所有科研人员面前的,是一条无法跨越也几乎不可能通过的鸿沟。
现代物理的大厦是经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华夏就像是一个迷失许久的人,在荒野之中摸爬滚打许多年之后,才找到了这座大厦。
可当走到门前,才看到大厦的窗户上焊死了防盗窗,大门旁边的标语上赫然写着六个大字——
“华夏不得入内”。
在大门外的空地上,还有一些奄奄一息的华夏人。
“这本来不是这样的。”
“本来华夏人也可以进入吗?”
“是的,只是出不来。”
“那你们怎么出来的?”
“过去没有防盗窗,我们还可以跳楼下来,运气好的可以回到祖国。”
“什么时候装的防盗窗?”
“华夏开始对压迫说不的时候。”
……
是的,这就是西方所鼓吹的科学无国界。
但无国界的前提是,你需要自愿成为西方创造的秩序下的一颗棋子。
可华夏不愿如此。
那些从大厦上跳下来的同胞,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物理学高楼。
尽管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最多也就到此为止了。
叶知寒叹了口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国庆之后,不到两个星期就是大会。
这短暂的三个星期时间,叶知寒需要拿出来接下来五年时间的规划。
按照他的预估,华夏当下的军工实力,能够保证祖国安稳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五年。
如果五年之后理论体系没有长足进步,那华夏的军工反制优势将不复存在。
军事实力的领先权,以及领先之后所带来的和平和繁荣,也将如昙花一现,荡然无存。
这是一场豪赌。
若是赌赢了,彻底翻盘。
如果赌输了,则刀枪瞬至。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场豪赌,华夏只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硬着头皮赌下去。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国内外都非常热闹。
战机改造的方案比预期的计划要简单许多,
所以很快就完成改造送入了战场。
而中东战场上,
那些离家万里的老战士,也都一鼓作气,想要在国庆前夕为祖国送上一份巨大的庆礼。
丑国的经济在当局的一手臭棋之后,更加扑朔迷离。
以至于各州都开始进行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
而国内,全国上下都在尽心尽力的筹备着一个盛大的庆典。
而这个庆典的主题就是——十年。
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体可以评价这十年对华夏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十年是华夏破茧成蝶的十年。
也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到挺直腰杆的十年。
或许未来任何一个十年都不会如这十年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危机和复杂的国际局势。
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国际学专家可以总结或概述出华夏的道路。
在这些所有的热闹背后,是工农挥洒的每一滴汗水。
也是无数深耕戈壁的科研人员守着算盘草稿纸日复一日的计算。
这个开端来之不易。
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发展,更不容易。
国庆前的这段时间,叶知寒闭门不出,谢绝一切到访。
就连赵章顺和郭怀义,也都没能说上两句话。
对于叶知寒而言,有一个巨大的任务要去解决。
虽然这是一场豪赌,但他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
秋分时节。
天气已经逐渐爽朗。
中东的捷报跨越万里传达到了国内。
战机投入战场的效果,比预期要好的太多。
当然,准确来说,是在最后进攻之前,丑国就已经做好了撤军的准备。
丑国很给面子,一批远洋军退守东欧。
另外一部分则乘坐航母,在十月一日这天撤离了中东。
丑国的全球战略似乎在这一刻彻底崩溃坍塌,但整个国际上依旧风平浪静。
让人隐隐不安的不仅仅是国际世界的平静,更是丑国的撤军撤的有些过于气定神闲了。
虽然华夏的智囊认为丑国的撤军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中东,而是为新一轮的中东战略布局。
可不管怎么样,
丑国撤军,终究是一件好事。
人民的思路很清晰也很简单,中东的捷报,无疑是国庆这一天最大的彩头。
不管是巧合还是远征战士的英勇,总之恰恰在这一天,就足以让无数国人充满自豪和激动。
至少对华夏而言,这是华夏第一次主动与丑国对抗,并且取得胜利。
而且无论从华夏的战报还是国际报纸上,都可以看出来,这一次对抗,华夏是真真正正的胜者。
“主动挑起”,
这四个字对华夏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这直接打破了近两百年以来华夏被动接招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