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系统仍然在提示各种消息
【叮~~】
【所有人姓名前将加上前缀】
【部分生活类物品已经更新,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四突厥人即将来袭,请做好准备】
部分朝代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天幕缓缓亮了起来
【儒家,大家很熟悉了,两千多年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儒家的“儒”到底是啥呢,一开始还能说的清楚,但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说不清道不明了】
【儒家的创立者是孔子,孔子对于儒家的解释曾经说过“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这就说明儒家和史官、巫师有着一样的来历,却最后不一样的归属。】
【商朝时,所有的帝王都信奉祭祀天神,所以会有专门的人记录这件事情,这就是最早的史官,这时有人掌管祭祀的礼仪,这些人便是最早的“儒”,“儒”在当时管着加冠、婚礼、丧礼、祭祀等重要仪式,这些人被称为“术士”或者“祭官”,他们这些人对于礼仪非常的看重。时间长了这些“术士”会形成单独的职业,这也就是儒家为什么会看重礼仪,注重礼节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儒家是承袭殷商巫史文化的一个学派。】
【牧野之战,周灭商,商纣王帝辛的兄长叫微子启,微子启被周朝封“宋国君主”,封地在河南商丘一带,宋国奉行的是商朝的的风俗,所以这就导致宋国非常注重礼仪。
宋国后来出现一个公族叫“孔父嘉”,这个人就是孔子的六世祖,由此可见孔子是商朝王族之后。另外孔子不姓“孔”,姓“子”,“孔”是氏,就像“嬴政”不姓“赢”一个道理。】
李世民抬起头疑惑的看向当代孔子的传人孔颖达,孔颖达点了点头。
朱元璋直接说:“啥??嬴政不姓赢?那姓啥?”
秦朝-嬴政:“你觉得朕应该姓啥? 赢是“氏”,朕姓“赵”。”
东汉-卢植:“能不能看看太史公的《太史公书》,里面写了,秦王政,前面哪来的赢???一口一个嬴政,搞得老夫有点蒙”
明-朱元璋:“太史公书是啥?”
明-王守仁:“太祖爷,就是《史记》”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灭亡的事件是“犬戎攻入镐京”,周天子东迁,称之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这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每个国家越来越强盛,诸侯强大,周天子则是越来越弱,分封制已经落后新的制度开始兴起。
春秋时期打仗是很有礼貌的,你得先下战书,不然你打不了,不能在有饥荒或有人居住的地方作战,敌国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不能打。打仗时战车两边必须相同,打仗前要击鼓,敌人受伤也不能打,地方败退最多追击五十步。
直到后来出现一个“孙子”,说了一句“兵者,诡道也。”。然后战争的形势就变了。】
明-朱厚照:“哈哈哈,笑死朕了,这个孙子两个字,咋看咋不正经呢?”
明-朱元璋:“这绝对是故意的。”
【尤其是晋国的“曲沃代翼”事件,成为“礼崩乐坏”的开端,像这种事情很多,孔子看到这个时期“礼乐崩坏”,于是“儒家”应运而生,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来游说诸国,除此之外儒家还有“君子六艺”分美食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但是这个时候,谁的国家强盛,谁就是老大,各个国家都在互相征伐。
“礼崩乐坏”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很快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进入到战乱更加频繁的“战国”时代,此时的儒家出现了两位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分别是“亚圣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则是融合了部分法家学说主张“性恶论”“礼法并施”。
荀子有两个最著名的徒弟一个叫李斯,一个叫韩非,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秦-李斯:“老师啊,好久没见过老师了”
【秦朝二世而亡,进入到汉初,汉初一开始用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秦-嬴政:“能不能不提二世而亡这个话题?”
唐-李世民:“政哥,二世而亡的还有其他朝代,甚至是一世而亡的也有”
【时间很快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这时候出现一个叫董仲舒的人,董仲舒这人是儒家的弟子,这时候儒家已经吸收其他学派的部分学说。
这时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王朝稳定于是乎,董仲舒上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主流学说。
董仲舒还给皇帝上了一道枷锁“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意思无非就是你的权利是老天爷给的,这就是皇子都自称天子了。天人感应就是每次有自然灾害出现时,下边的大臣则说皇帝做了错事老天爷发怒了,这时候皇帝就下“罪己诏”祈求上天原谅。
隋-杨坚:“这个可不兴说啊”
清-路人甲:“原来皇帝还有害怕的东西来”
另外这一时期还是“外儒内法”】
【当儒家成为主流后,官吏选拔制度也随之产生,两汉时期是“察举制”,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举孝廉”,由各级官员推举一个,这个人必须符合“孝”“廉”两个条件,如果不符合,推举之人要受到牵连。】
【虽然主流是“察举制”,上层贵族,但是平民没有资源学习,同样没有人推举他。比如说想要当官,你得早就儒家五经,这东西你得有老师带,不然字都不认识,教育被大的家族垄断了。
比如说汝南袁氏研究《易经》,最后混到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人家专门研究《尚书》的,混到四世太尉,恃才旷物的杨修就是这个家族的。】
【到了魏文帝曹丕时,由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制度。
没成想,河内的司马懿把曹操的胜利摘取了,最终三国归晋,问题是司马家嘴上忠孝仁义,心里全是阴谋诡计,最终37年的国运,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称为“五胡乱华”,大量的北方门阀士人衣冠南渡,南北朝的序幕拉开了。
战乱的开始,佛教的兴起,儒家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下一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