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仙剑三之三世因果
  4. 第62章 会军杨都城
设置

第62章 会军杨都城(1 / 1)


在又听到前方不断传来城池沦陷的消息,一夜未眠,深思熟虑良久的杨王最后喊来杨志远,决定答应晋国的要求,希望晋国能遵守诺言。

“这个王上尽可放心,有晋国的一份诏书在此保证,承诺可靠。”杨志远说道,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张金黄色的圣旨,双手递给杨王。

杨王展开,上面赫然写着:“晋国国君智伯瑶令:

原杨国国王杨泰因主动归顺我国并协助配合攻打姜国,特封原杨国国王杨泰为杨乐侯,世袭罔替,食邑一万,保杨国宗祠,节日可用王族礼仪祭祀先祖,钦此,晋国国君智伯瑶。”

见此圣旨,杨王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随后便询问晋国大军到哪了。

杨志远说道只需两月,大军便可到达杨都城。随后又给杨王说了一下他们的计谋,杨王点点头说道:“寡人知道了。”

随后,杨王传令,从各城中抽回一部分兵力回到杨都城,而剩下的军队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准许将百姓拿来充当肉盾,只要尽最大努力阻挡姜国进攻的速度。

杨王的诏令一下,各城的守军开始抽调向杨都城曲阜集结,而在前线,白明宇父子见到杨国守军开始后撤,先是一阵困惑,随后见到杨国将百姓推上城墙,两人都十分的愤怒。

“父亲,杨国抽调士兵肯定是想回去守卫都城,做困兽之斗,现在又押上百姓来充当肉盾,简直是禽兽。”白叶漓气愤地说道。

“长生,带着你的龙刃大队,晚上给我拿下城门,本来还想趁早结束战争,现在看来接下来的战争都会很棘手了。”白明宇对着白叶漓说道。

“是,父亲。”白叶漓拱手道。

夜晚来袭,白叶漓带着龙刃大队开始夜袭,成功地打开了城门,随后大军进城,彻底剿灭了杨军。

当然,城中老百姓也被杨国再次抓来充当肉盾,但是这次白明宇没有心软了,他之前没有强行攻城已经是救了他们一次,现在肯定不能因为杨国的百姓不顾他们士兵的死活,所以,杨国的百姓也有很多人被杨国大军杀死。

接下来的几个月,白明宇和白叶漓的军队如同破竹一般,连续攻下了数座城池。

他们的战术十分有效,在遇到将百姓充当人盾的城池时,利用龙刃大队夜袭,打开城门,然后大军进入,剿灭杨军,虽说耗费的时间比较久,但是至少保证了一部分百姓的性命。而那些不愿将百姓充当人盾的城池便直接强攻或者杨军主动出击被击溃。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杨国将领不愿意把老百姓拿来充当肉盾,选择出城迎战。但是,这些杨国军队无一例外地被白明宇的正面攻击所击溃。

在这些被攻下的城池中,白明宇和白叶漓的军队表现得非常好,对百姓秋毫不犯,甚至会主动帮受伤的百姓医治和维系治安,因此白明宇攻下的城池没有发生什么暴乱之类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杨王的新诏令也传到了剩下没有被攻占的各个城池,要求守军坚守城池,不得出城迎战,尽最大努力阻挡姜国的进攻。但是,这些守军很快就被白明宇的军队所包围,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位名叫杨勇的杨国将领在夜晚即将来临时,选择主动出城迎战白明宇的军队,因为他早已听说白叶漓及其善于夜袭,他也没有把握能抗住他的夜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而杨勇是一位非常勇敢和正义的将领,深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在出城之前,他召集了所有的士兵,告诉他们要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不得把老百姓拿来充当肉盾,并将百姓迁到后方,免得受战火波及。

杨勇的军队一出城,就与白明宇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杨勇亲自率领骑兵冲锋,与白明宇的军队正面交锋。尽管杨勇十分勇敢,但是白明宇的军队实力强大,战术灵活,最终还是打败了杨勇的军队。但同时,杨勇也阻挡了白明宇大军进军的速度。

在战斗中,杨勇十分勇猛,连斩姜国数十兵士,白叶漓见状,立马策马上前,而杨勇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小将,也策马直奔白叶漓而去,两人一交手,杨勇便觉得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但他也没有害怕,最终被白叶漓所击败,被白叶漓击落下马,但他并没有接受俘虏,而是选择了自杀殉国。

又过了几个月,就在白叶漓十七岁生辰不久前,白明宇和白叶漓终于是接近了杨都城,都城外,杨国大军已经密密麻麻地组成了战斗阵型,而杨都城上也是挤满了守城的士兵。

这让白明宇和白叶漓心头一松,没错,在发现这么多敌军后并没有紧张,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俩还在怀疑,万一这些被抽调的杨国士兵没有在杨都城,他们还怀疑杨国还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现在既然一切正常,白明宇拔出腰间的赤霄剑,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现在,什么计策都没啥用了,唯有与杨国兵对兵将对将的正面决战了,这将近一年不停地征战,也让他感到了疲惫。

白明宇深知,这将会是杨国和姜国的最后一战,随后,“杀!”白明宇一声令下,剩下的六万姜国大军开始发动总攻。

因为姜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丝毫不惧怕比自己兵力多得多的杨国士兵,因为他们也从一次次的战争中总结到了,只要杨国军队的伤亡超过百分之十,他们就会崩溃,四散而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