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女雇员在王娟的带领下负责蚝油熬制,男人则负责搬运和镇守店铺。
郑如龙负责刘记蚝油铺经营,王娟负责蚝油厂生产,江南负责技术指导,嘟嘟则做杂事,一般是江南的跟班。
所有人暂时这么分工,以后肯定要变。
几个新进的伙计和女人在领到自己的物品后,眼睛里直冒精光,对江南千恩万谢,发誓一定要好好干,替东家保守好秘密。
保密什么的,江南觉得真没有必要,如果没有中级厨艺加成,蚝油味道也就鲜点,说不上上美味。
而中级厨艺加成后的蚝油,堪称作弊,鲜的人舌头都能掉下来。
刘记蚝油铺,制服是统一的,青色的衣裤,外面套着一件无袖坎肩,坎肩胸口处绣着“刘记蚝油铺”五个白色大字,店铺名字一目了然,衣服穿出去逛街,也能增加店铺名声。
说穿了,就是行走的广告工具人。
而且每个伙计都有两套,可以轮换着穿。
所有东西其实没有花多少钱,就是搬运比较花费时间。
大量的银钱输出,江南的存款已经所剩无几,处于破产边缘。这次是真的快破产,身上连5两银子都摸不出来。
换上统一的制服后,刘记蚝油铺的伙计们人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土气息瞬间少了很多,员工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接下来的分工,便是江南负责蚝油熬制,郑如龙负责运送生蚝,以及运输等工作。
这次的生蚝来源不是郑如龙去海岛捡取,而是顺发渔行进行采买,江南定了一个统一价格,一筐120斤,每筐150文。
运输一次,可以得3两白银,利润很是可观。退潮时候的生蚝遍地,真的是运输生蚝。阿生叔很爽快的接下这笔生意。
当然,刘大海已经上了黑名单,顺发渔行不会从他手里收购。
不过对于儿子搞什么生蚝铺子,阿生叔他老人家不太看好,不过也没有反对。
他们顺发渔行可是靠着阳泉酒家吃饭的。
据说小当家马上就要进行特级厨师考核,一旦通过,将会出现历史上第一个14岁的少年特级厨师。
这孩子前途无量,早点示好,等着孩子出了名,再去讨好,就没有那么亲近。老人家看的准,想的远,不然也不能维系半个羊城酒楼的海鲜生意。
正月十三,宜开业、置产,忌婚庆、远行。
这一天,熬好的蚝油装在牛皮防水坛子里,在刘记蚝油铺铺满整整一柜台。坛子有大有小,小的一坛2斤,大的一坛50斤。
整个店铺柜台排的满满当当,齐齐整整,显得颇为整齐壮观。
伙计们全部换上新崭崭的制服,在柜台后准备迎客。
江南则准备着做云吞面的材料,两个伙计准备端面和收拾,一个伙计洗碗。
没有办法,蚝油好不好,要吃过才知道。
蒜蓉生蚝别想了,秘方已经卖给礼亲王,现在卖可不是时候。
云吞面加点蚝油,就是最好的口感,啥都不用放。
中级厨艺的特效加成,江南试过,煮个白水面都那么好吃,更不用说已经算美味+2的蚝油。
不过蚝油很怪,熬制再多,厨艺经验也没有增加,特效却有。
江南怀疑蚝油是调料,没有归属于菜肴之列,不过蒜蓉酱怎么又算在厨艺经验里,江南很是疑惑。
这个系统飘忽不定,全凭个人爱好。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乐器声中,江南和郑如龙一起掀开牌匾上的红布,“刘记蚝油铺”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耀人眼目。
两只覆盖金色鳞甲的大红“狮子”,在舞狮人的操纵下,时而晃动狮头、时而狮子摆尾、时而人立而起、时而雀跃前行、时而横畈侧滚,尽显灵动之姿。
锣鼓喧嚣声中,左右两只狮子张开血盆大口,同时吞下两颗生菜,巨口一合一张之间,两幅锦旗从狮子巨口中悬挂出来,左边锦旗写着“和气生财”,右边锦旗写着“财源广进”。
在围观众人纷纷叫好欢呼声中,江南的刘记蚝油铺终于开张。
江南站立店铺门前,踩在大红鞭炮的碎屑上,朗声说道:“我是阳泉酒家的刘昂星,也叫小当家,今天我和顺发渔行郑如龙郑大哥一起合作,开办的刘记蚝油铺开张了!”
围观众人一片欢呼,掌声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