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能对闯进林中的虫魔做到各个击破,分而歼之。
最坏的结果,是这座大五行阵也被虫魔破了。
但结成这座大五行阵的2千棵玄藻树还在,
只要化成树人形态,他们仍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而虫魔大军在经历过野战、阵地战、破阵战后,必定所剩不多。
所以能打过这支树人军队的概率也不大。
总之,张遂就算是没有机械傀儡、玄藻树人、灵虫组成的1万野战军。
紧靠生成、维持、运作育林结界的这2两千棵玄藻树,
他也完全能受得住过去5年在后土沙漠植树造林的成果,让自己成功实现进阶。
张遂轻笑,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了:“我该回去督战了。”
熊二摆摆手:“去吧,等虫魔大军来了,我也会去观战的,”
“做了几千年结契精魂,也没在后土见过几场野战呢,实在不容错过。”
张遂含笑点头,转身瞬移回百米树人肩上。
等待是漫长的,半天的等待,张遂觉得像是半年。
幸亏他这支大军是由没有感情的傀儡和灵虫组成。
否则这种等待,恐怕会对士气造成负面影响。
十三玄藻傀儡虽然都有感情,但据张遂观察,他们都没有焦躁的表现。
即使是性子最急的花棒,也是异常地平静。
这也算是他们这百余天的训练成果的一种体现。
直到黑压压的虫魔大军出现在大漠天际,张遂终于有了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他连忙开启慧眼,通过遥视,观察虫魔大军的阵容。
果然不是飞蝗、斑螯、狼蛛、沙虫的常见阵容。
“咦,这个阵容不对劲啊!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进阶魔障的阵容一般都是固定的啊。”
熊二果然来观战了。
张遂对此却反应平淡,因为他早就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虫魔大军的这个阵容,他却没在灵幻阵的演习中见过。
当然这些天的演习,他真正全程观看过的,也只有一场而已。
没见过虫魔这样的阵容也很正常。
但问题是,其中的每一个兵种,他也没在灵幻阵的游戏中见过。
由于经常吞噬异族的基因,虫魔是个变化多端的种族。
所以灵幻阵AI会自行推演虫魔的兵种,也会帮助玩家推演虫魔兵种。
饶是如此,张遂还是没有见过这支虫魔大军中的任何一个兵种。
于是他问沙冬青道:“冬青兄,这些天的演习中,虚拟虫魔大军有过这样的阵容吗?”
“没有,就连其中的兵种,我也是一个都没见过。”
沙冬青轻摇羽扇,语气平静地说着,充分展现出临危不乱的统帅气度。
看到他这样,张遂心里顿时就有底气了。
没见过对方的兵种,就意味着不熟悉敌人的能力。
不知道如何应对它们,也不知道己方兵种是否被针对克制。
所以在战前,要对敌方兵种的能力做出一定的预判。
这个预判越是全面和准确,我方在开战后就越是能占据主动。
但实际上,无论是多么聪慧,多么经验丰富的将领,都很难做出全面而准确的预判。
所以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交战中的试探。
但试探就必须要挨打,免不了会使己方承受一定的损失。
如何把这个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非常考验将领的统帅能力。
反观虫魔大军,既然能一反常态,改变固有的阵容。
说明它们就是在针对张遂这1万野战军。
也就是说,它们不用预判,也不用试探,就已经很熟悉张遂军这些兵种的能力了。
这么一看,虫魔军其实已经占尽了先机。
“让你别瞎折腾,你就是不听,这下被针对了吧?”
熊二嘲讽道,“本来你林子里的五行阵就已经很不错了,”
“靠它打阵地战,守住基业肯定没问题,可你偏偏要建什么野战军,”
“这下引起三尸神的注意了吧,这就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看你这下如何收场!”
张遂轻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破不了的局,也没有收不了的场,”
“能被三尸神针对,就说明我没白花力气建这支野战军。”
“遂兄说的对,虫魔针对我们,就说明它们怕我们了,”
沙冬青附和道,“虽然不熟悉敌方的兵种,但我们的探测器这些天一直在跟踪它们,”
“所以我们已经掌握了敌方不少信息,对它们的能力做了一定的预判,”
“这些预判肯定是不全面的,但至少是准确的,足以减少试探的兵力损失。”
说到预判,张遂在观察虫魔大军的阵容时,其实就已经在做了。
但他凭借的主要是经验和直觉。
而沙冬青他们这些玄藻傀儡做预判,却是靠收集和分析数据。
一般来说肯定是后者更精准。
但张遂有白鹿裘提供的超凡直觉,或许会是个例外。
“嘿,精准的预判,”
熊二讥笑道,“那你先给我个准确的兵力数据吧,”
“我看这支虫魔大军的兵力似乎不止1万啊。”
沙冬青淡淡一笑,羽扇向下一划,忽然有十只蜻蜓探测器降下,
结成十方阵,悬停在几人面前,一起向阵中心的平面射出灵光,
在阵中投影出了一个沙盘,上面是战场地形,及双方军队的微缩图像。
虫魔军阵上显示出兵力、行进速度等数据,两军阵中间还显示出实时变化的距离数据。
“1.5万兵力!”
熊二抬头转看张遂,“看看你都闯了什么祸吧,虫魔连固有兵力都打破了!”
祂也灵幻阵里玩过多次,能看懂这种增强现实沙盘地图。
如果是灵幻中的虚拟战斗,生成这样一张沙盘非常容易。
但这是真实的虫魔进攻,所以需要探测器阵列的配合,才能生成这样的沙盘。
这十只蜻蜓探测器,仅仅是起到了投影的作用。
肯定还有其它蜻蜓探测器在战场上空在做着实时的遥感测绘,
并给这十只蜻蜓探测器持续地发送着实时的图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