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在诛杀毛文龙之后,也并未被处罚,因为这个时候崇祯皇帝需要他,但是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违背朱由检的命令,以及在朱由检召见袁崇焕之时,他以士兵疲劳想要进程休整,未得到批准,当时后金所入隘口乃蓟州太守刘策所辖,而袁崇焕一得到消息立刻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而都人突然遭到兵灾,谣言纷起,说崇焕纵敌拥兵。而大臣也因为从前和议的事情,称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加上皇太极用上反间计,传出谣言,称袁崇焕与他们有密约】
【朱由检召袁崇焕对症,但袁崇焕不能对症,因此被入锦衣狱,皇太极趁机攻上大明,明军大败,崇祯三年,袁崇焕被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被判凌迟,家人被流放千里】
【当时的百姓都认为是袁崇焕通敌,对其恨之入骨,恨不得吞其血肉,在乾隆四十九年,清高宗为其平反,就所谓的真相大白之事还有待商榷】
这件事怎么说呢,袁崇焕确实是该死的,虽然打仗是算是不错的,但是在人品方面,真的不能算是一个忠臣,就他几次抗旨不尊,上面的话是那样说的,但是真的有皇帝的命令,你不去遵守,这叫做抗旨不尊,向来都是杀头的大罪。
但是这个袁崇焕也是和前面的阉党一样,处理的时机不对,大名兵败,并且两位大将都死了,这个时候袁崇焕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朱由检却在这个时候杀掉了袁崇焕,实属不应该。
朱元璋叹口气,觉得秦锦说的是挺没错的,有时候上朝真的不如不上朝,看不准时机是皇帝的一大弊端。
【其实这都是源于朱由检太不信任袁崇焕了,可以说活朱由检是不信任任何人的,他是突然继位的,根本不知道朝臣的底细,也不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人,再加上幼年生活的跌宕起伏,这些种种原因造成了他多疑的性子,手中无可用之人,只能听大臣们的推荐,而他又不知道这人是好是坏】
【他只能小心翼翼的用,他到底是有多不信任大臣呢,接下来就来说说朱由检这个当皇帝的锅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 十七年,内阁的首辅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十七年换了十七个(有两人担任过两次)平均下来他是不到一年就换掉一个首辅,想必各位老祖宗已经了解到首辅的地位,那就相当于宰相的地位,是能够那么轻易,那么快速的、频繁的更换的吗?你丫的当是买大白菜啊,挑挑拣拣的,这个不行,下一个更好?】
秦始皇真的是佩服这大明的皇帝了,这真的是和他的祖宗万历是个极端,一个是在这头向深处发展,一个是在那头向深处发展,还真的都是不重样的,秦姑娘前面说崇祯皇帝还是很正常的,怕不是说错了,这明明也是一个大奇葩。
不过这么频繁的更换内阁首辅大臣,这说明崇祯皇帝还是很有权力的,根本就没有被臣子架空,还是超级有权力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大明的皇帝都沉默了,这小子真的是这么的敢干,头真铁。
朱厚熜想起自己为了将老爹搬进太庙,从而和那群大臣们扯皮那么久,看看他还是很仁慈的,至少没有想着把人都换掉。
朱由检被秦锦说的有些的迷茫,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又说袁崇焕该死,又说他死的时机不对,他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了。
【还有就是为了清除流寇,在这十三年中更是频繁的更换围闯军的将领,有八人,除去熊文灿外,均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而用人存疑,以至于责无成成效皆功亏一篑】
【刘彻:这是多么不信任啊,真的是一点都不相信,我都觉得他要说能自己上,说不定就全部自己上了】
【刘病已:我突然想到中的一个技能很适合他,影分身】
【朱元璋:如此的频繁更换首辅大臣和将领,风雨飘泊的大明承受不住的,天灾、人祸,怪不得,怪不得大明亡了】
“难道真的是我的错吗?难道我才是导致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朱由检反问,他在想是不是当初继位的不是自己的话,大明就不会亡了?
【要说朱由检为什么这么频繁的更换首辅,据《明史》记载:庄烈帝即位,以阁臣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皆忠贤所用,不足倚。综上所述,这几个人都不是什么忠臣,朱由检自然也是明白的,为了朝廷的局势,他并没有打算立马将其更换下来】
【看着这几个人安然无恙,东林党就不怎么好受了,天天喊口号“新朝廷,新气象”天天喊着要把这几个人给搞下台,面对着朝堂上铺天盖地的弹劾之声,他只好换掉首辅黄立极,让施鳯来接替,崇祯二年的时候,朝堂逐渐稳定,于是崇祯想着要更换首辅,毕竟这个施鳯来是什么样,他心中清楚的很】
【他要求群臣提供候选者的姓名,这么的一看傻眼了】
【朱棣:全是东林党的人?】
【没错,但还有阉党的剩下的人,但是这些人都不是朱由检心中最好的内阁首辅,他想要选择的是像是张居正那样的,奈何没有,为了避免斗争,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李世民:一般说到这个的时候,我就知道朱由检想出来一个惊天地的好点子,绝对让我们大开眼界】
【李治:咳咳,虽然这样说也没错,但是父皇,我们还是要委婉一点,应该说是朱由检会给我们带来眼前一亮的表现】
朱元璋脸色特别的黑,虽然他已经接受他大明的皇帝多少有点奇特的“爱好”,但是绝对不允许有人在直播间上说他大明皇帝。
典型的就是我说可以,你们说就不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