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王振有出新的操作了,走到一半,他突然想起,这可是二十万的大军啊,都过去了万一踩踏自己家的庄稼怎么办?这二十万大军一人一脚他家的庄稼还要不要活了?他心疼,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建议原路返回,这样就踩不到他家的庄稼了,“人才”就是“人才”,是不一样的烟火,想法都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朱元璋已经无力吐槽了,这不是活该失败被俘虏,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做好,粮草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还能供应不及时,军心本就不稳,还非要从蔚洲走,走一半要返回,你丫的不失败谁失败,这不就是折磨人吗?
一个宦官将皇帝耍的团团转,这二十万人可不就是去送人头的。
【要说朱祁镇对王振好到什么地步,其实吧皇帝御驾亲征就御驾亲征,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不懂就不懂吧,关键是皇帝不拖后腿,你找一个懂的也行,要知道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垫等人都是跟着一起去的,张辅四朝元老,受到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重用,可以说是里面最有作战经验的,不让他去掌管大军,让王振掌管】
【说真的,即使是朱祁镇临死前废除殉葬制度,也不能抹杀掉他当皇帝不合格这一点】
【李世民:@朱元璋,老朱,你家的这个也可以单独列一个品种的】
【李治:仁慈之心倒是也有,能够信任臣子也是可以,但看不清人就是最大的缺点,不会用人,群臣反对,你独听王振的,说白了就是不管忠臣奸臣,只要是自己认定的,就盲目去信任,听不进去其他人的劝说,有的时候一个错误也能导致大厦倒塌】
【朱棣:@朱瞻基,换人】
【朱瞻基:秦姑娘,朱祁钰怎么样?】
其实看到这里朱瞻基已经在考虑换人,但他只有两个儿子,只能是朱祁钰了,但他又想到朱祁钰的性格,眉头就皱起来。
【朱祁钰的话,我个人更偏向于他,后面会说到他,继续说,这边大军撤退到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其中有王振的私人财产,于是他就让大军在这个地方等,他们是真的一点也不怕撞上瓦剌,手握二十万大军无所畏惧,也不看看二十万大军都被他们整成什么样了】
这让秦锦想到《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说的可不就是大明军和瓦剌军,本来皇帝亲征是一个振奋军心的好机会,天气加之粮草运输不及时,此为第一衰,去往蔚洲此为第二衰,半路而返此为第三衰,遇到瓦剌可不就是彼竭我盈,故克之。
朱棣脑海中都是“二十万人被祸害了,二十万人就这么送人头了”
忍不住了,关键是一边的朱高煦拱火。
“爹,你看看老大的孙子,爹,怎么说老大的孙子还有勇气上战场,虽然败光二十万人,虽然听信王振,跟整蛊似的玩大军,虽然不信任张辅,但是他勇气可嘉啊”
天天看弹幕上的阴阳怪气,朱高煦现在也深谙阴阳怪气大法。
“虽然样样不行,但敢于亲征,这就胜过多少皇帝,勇气这方面没人比得上我这好大哥的孙子”
朱高燧看朱祁镇这样,突然觉得这皇位也不是非要大哥、二哥坐的,他也是可以上去坐坐的。
虽然文比不上大哥,武比不上二哥,但起码他觉得他文武方面比得上大哥的好大孙。
这边的朱元璋越看朱棣越不顺眼,一看朱棣他就想起朱祁镇来,小朱棣已经敏锐察觉到自家老爹不太想看见自己,并且想砍了朱祁镇,他决定多往自家大哥身后躲躲,万一老爹要呼他,有大哥在老爹有顾虑。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被瓦剌逮个正着,将其困于土木堡,水源切断,趁其军心不稳,假意议和,再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二十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朱元璋简直都要听不下去了,被俘虏的皇帝能有好结果?不过是像大宋那两人一般备受耻辱,为何不自杀?还留着遏制大明?
这样被俘虏的皇帝不仅是备受羞辱,还是用来牵制大明的利器,接下来不会是签订条约吧?
明初的几个皇帝脑海中都蹦出这个想法。
大明的皇帝、群臣都感受到先前讲的那些同朝代的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