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个帮工,加上他们自己九个人,一共三十多号人,忙活了一下午,才堪堪将县衙收拾出来。
县衙是一个二进的院子,从大门口进来穿过一片空地,就是县令日常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大堂。
大堂两侧有厢房,是县尉和县丞日常办公的地方。
穿过大堂和一座小花园,就直接到了县令及其家眷生活起居的地方。
面积比较大,梅香跳挑了一间最大的屋子作为姜回的卧房。
按照梅香的规划,日后她卧房左侧布置成她的书房,右侧布置成她的工具房,后面给她建个私库,前面再隔个小房间出来,供她自己守夜用。
主打的就是一个严防死守。
漠北比康都更冷,好在县衙里有炕,有柴火,很快屋内便暖和起来。
连日赶路,加上打扫县衙,一行人都很疲惫,用过晚食便入睡了。
翌日,未时。
姜回穿着藏青色的官袍,带着闻人越、暗二以及四名奴仆,准时出现在县衙大堂。
五名衙役已经候在大堂之中,姜回一眼便认出昨日在饭馆儿吃霸王餐的那两人。
还有一名看着老实巴交,有些木讷的中年汉子。
姜回走到主位坐下,淡声道:“还有一人呢?”
马三立即上前一步,有些不好意思道:“大人,格方说他邻居刚死,留下孤儿寡母的,没人照顾,他要留下帮忙。”
马三话音一落,羊大和羊四便大声笑起来。
姜回昨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没处撒,羊大和羊四这一笑恰好撞到了她气头上。
“很好笑么?暗二,将这两人拉出去,让他们笑个够。”
“诺!”
羊大不服道:“大人,我们也没做啥吧?笑都不能笑么?”
姜回厉声道:“还在等什么?拖出去!”
很快门外就响起了羊大二人夹杂着痛苦的笑声,姜回置若罔闻,继续道:“即日起,你们几人便要正常当值,若有事,必须亲自跟本官告假。”
“马三,你留下,牛二你们俩该干嘛干嘛去!”
马三搓着手,有些拘谨的说道:“大人,留小的下来,可有什么事?”
姜回揉了揉眉心,说道:“正常县衙的最低配置是十衙役,二十壮吏,边陲县城还应当有县卫队。”
“漠河县为何只有你们几人?”
马三讪笑道:“大人,您也知道,漠河常年战乱,这一有事就是咱先上,这不死的人多了,就没人愿意来了。”
“行了,你下去吧!”
姜回支着下巴,沉默半晌出声道:“闻人越,你这几日辛苦些,将所有卷宗清点一遍。”
“尤其是人口和土地。”
“另外,立即写一块告示出去,通知所有三老、亭长于三日后齐聚县衙,共商要事。”
闻人越拱手道:“诺!”
闻人越离开后,姜回才慢悠悠的起身,走到羊大和羊四二人身前,笑眯眯的问道:“笑够了么?”
“笑…哈…笑够了!大人饶命!”
“笑够了就去把钱结了?”
羊大疑惑道:“大人,什么钱?”
姜回背着手,凑道他跟前,说道:“当然是你们兄弟在县城内欠的钱,从街头道街尾,全部还完。”
“若是不还,下次本官就让你们笑不出来。”
二人对视几眼后,羊大道:“大人恕罪,属下这就去还!”
说完连滚带爬的走了,姜回对着四名奴仆说道:“廖海,你们几人,去找梅香支点钱,将县衙内该修补的地方都修补一番。”
“诺!”
姜回说完,回屋换了身常服,骑着追云出了县衙,暗二和暗九两人一明一暗,跟在她身后。
昨日匆忙,她没来得及仔细看,今日的街道似乎比昨日更冷清了些。
找了家早食摊子,点了碗面疙瘩,老板是一对年迈的夫妻。
姜回不经意的问道:“老人家,您在这摊子做多久了?”
正在烧火的老头停下活儿,回答道:“十多年了咯!”
“十几年都卖面疙瘩么?”
“对啊!咱这地儿肥,出麦!就是漠北人时不时过来抢,大家也就不爱种了。”
“蒙将军来了以后,日子才好过些,咱们也终于能收到麦子了。”
老头还想说,屋内老妇人的声音传来:“说啥呢!赶紧过来给客人端过去。”
“来咯!”
一大碗冒着热气的面疙瘩汤放在姜回面前,她用筷子夹起一颗放入口中,面食本身的香气,混合着荤油香,在她鼻尖弥漫开来。
她现代就是北方人,虽不挑食,但她却更喜欢面食,来到大康以后,她的主食基本都是小米,黄米这些,很少能吃到面食。
她今日已经用过早食,此时一碗疙瘩汤下肚竟也没觉得撑。
趁老头过来收碗筷的功夫,姜回又问道:“老人家,你们这漠河县,怎么没有城墙呢?我冀州来,走过的地方,都有城墙。”
老人长叹一口气,语气有些悲痛道:“原本是有点,只不过日复一日的战事,这城墙也就被踏平了。”
“咱们这儿的人也快死光了!”
突然老头话音一转,语气也高兴起来,笑道:“不过现在有蒙将军,漠北人过不了关,咱们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
姜回也跟着轻笑道:“今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过的。”
老头附和道:“那是,据说蒙将军接连打胜仗,我看要不了多久,就能大胜漠北!”
“那是定然。”
从早食铺子离开,姜回继续骑着马再县城溜达,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便逛完了所有街道。
也得知,县城大部分人只有在逢二和七的时候才会开门做生意,乡村里的百姓也会在那天前来赶集。
今日是二月初四,刚赶完集两天,难怪街道上冷清。
继续骑着马往城外走去,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遇见了第一个村子。
村子里的房子并非木房,而是土石结构的,并且都十分低矮。
姜回随意挑了一栋,扣响房门。
“谁呀!这大冷天的!”
“过路人,来讨口水喝!”
“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探出头来。
见到姜回,也没有邀她进屋的意思,只是从炕上倒了碗热水端过来。
水有点烫,姜回喝得很慢,余光不经意间看见屋内炕上还围坐着四人,一个老头,三个孩子。
小孩子调皮,不小心踢开了被子,姜回便看见了几双光溜溜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