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北方已经统一。
征讨高丽打得不成功,是李世民心中永远的痛。
647年二月,他召集群臣在朝廷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打败高丽战略战术。
大部分大臣认为:
“高丽境内山峰多,是群山连绵的山地国。
他们的城市大多依山而建,守城容易攻城难。
上一次御驾亲征,高丽百姓因为发生了战争,没有心思种地,该种的地都只长了一片片荒草。
种不好地,他们就没有粮食吃。
当今之计不如派小股部队轮流侵扰他们,让他东奔西逃,三天两头不得安宁,没法安心种地。
不出几年,满野荒凉萧条,高丽就军心民心一起涣散。
到时候他们侵占的鸭绿江以北,咱们不用打就夺回来了。”
李世民说:
“爱卿们想的这个办法确实好。”
于是命令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邱道行军大总管,右武侯将军李海岸为副将,率兵一万,乘着战船,由山东莱州渡过大海去高丽。
再派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二朗为副将,率兵3000人,加上营州都督府的兵马,从新城进入高丽。
李世绩领兵渡过波浪滚滚的辽河,到达南苏城下。
高丽军队仗着人多,组织兵马背靠城池抗击。 结果一交战就被李世绩军队打败。
李世绩命令兵士放火,一片火苗跳跃,浓烟遮天蔽日,南苏城外城被烧毁。
南苏城内城也被引燃,开始剧烈燃烧起来,高丽守兵拼命扑救,才把内城的大火扑灭。
李世绩领军攻扑了好几天,攻不下来,率军退还。
牛进达、李海岸领兵乘船跨海进入高丽国境,同高丽兵先后发生一百多次战斗,连战连胜,并攻占了石城。
再进兵到积利城(今辽宁瓦房店北),高丽兵出城迎战,李海岸领兵猛烈打击敌人,斩杀敌人首级2000多级。
高丽军队一看打不过唐军,退回城中固守。
牛进达估计很难迅速攻下积利城,也渡海回师。
陆路军队李世绩和海路军队牛进达回师后向李世民汇报了此次作战情况。
李世民准备发起再一次东征。
先令宋州刺史王波利,招募江南十二州有造船技术的万名能工巧匠,赶造抗风浪大型战船四百艘,作为战前准备。
第二年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朝鲜半岛东南角小国新罗女王金善德去世,她妹妹金真德继位。
李世民派使者册封她为乐浪郡王。
648年正月二十五日,李世民令右武卫将军薛万彻,及右卫将军裴行方,率兵三万人,驾驶楼船战舰,再从莱州起航渡海攻击高丽。
东征军刚刚出发,又打算派兵西征。
西域有个龟慈围(今新疆境内)距唐朝首都约七千里。
高祖李渊时,龟兹国王苏代勃驶,曾派使者入朝廷拜见。
到贞观四年(630年),苏代勃驶派他儿子苏代叠,给唐朝进贡了宝马。
后来他们向北突厥称臣,不再向唐进贡。
苏代叠死了,他弟弟诃黎失布毕继位。因为听说西突厥也归顺唐朝了,又开始向唐朝进献贡礼。
李世民恨他们失去礼节多年不往来,把他们派来的使者训斥一顿赶回去了。
打算派大将前往征讨,群臣都不敢劝阻。
这时有一位有见识的宫廷才女,她关心百姓疾苦,忧心国家命运,写了一篇奏疏,交给了李世民。
她就是被后宫宫人私下里下称为青春少女版长孙皇后的徐贤妃。
奏疏上说:
“臣妾徐惠上奏:
我听说以武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轻松顺利,皆大欢喜。
以武力征服,自己疲于征战,人家还心中不服。
今陛下东征高丽,又想西讨龟兹。
拿出国内有限的物资和粮食去征战,好像把这些物资扔进了波涛汹涌的海浪里,扔进了广阔无边的沙漠里。
贪图得到还没俘获的敌国兵众,先把我国现成的兵士丧失在战斗中。
我私下觉得这样得不偿失。
过去秦始皇吞并六国,反而加速了自身灭亡。
贪图战功自恃强大,放弃仁德,轻视邻国。贪图利益,忘记了因此导致的危亡。
我在后宫,怎么敢妄议外政?
但是我心里忧虑担心,不敢不说出来。
宁愿超越权限被处死,也不敢憋在心里不说,导致危机发生了才去做没有用的后悔。
原陛下体察这些话,息兵罢战安宁百姓,则天下大幸!”
李世民看完,不禁赞叹说:
“徐充容有如此见解,我不得不暂时休兵了。”
徐惠入宫后,开始为才人,又升为充容。
李世民欣赏她才华横溢,颇有见识,往往听从她的意见。
于是决定暂时不再西征。
薛万彻率部渡过大海,阵势浩大的楼船舰队,从鸭绿江宽阔的入海口,直接驶进鸭绿江内河。
“不好了!唐朝海军舰队直接开进鸭绿江了!”
“快逃啊!唐朝水军从大海里沿着河道杀进内陆了!”
鸭绿江附近各城高丽军民惊慌万状,大都放弃城市,逃跑到了他们认为安全的山沟里。
只有泊沟城城主所夫孙率高丽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敢在城外列开阵势同唐军开战。
副将裴行方令骑兵各自牵着战马,踏着又宽又长的结实木板,陆续走下战船,上岸列队集结。
然后裴行方率领骑兵冲击敌阵。
高丽军挡不住唐军冲击,混乱溃逃,唐军紧跟在他们后面,追杀出一百多里。
裴行方追上高丽头领所夫孙。他大声喊道:
“所夫孙!别人都赶紧逃跑,你胆敢抵抗?且拿命来!”
裴行方挥舞长杆大刀,一刀斩杀泊沟城主所夫孙。
唐军进围泊沟城,泊沟城倚山而建,又以鸭绿山为屏障,易守难攻。唐军久攻不下。
高丽国派高文率三万人分两路前来救援,薛万彻分兵迎战。
双方交战不一会,高丽军大败溃退。
九月初五,薛万彻得胜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