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八年,脱欢迎立脱脱不花为大汗,名义上统一蒙古诸部,侵蚀明朝边境,你不为所动,因为你觉得此刻的蒙古,并不能对大明造成多大威胁,与其为此空耗国力,不如听之任之,同时你减少的东南赋税,世人皆赞你为千古明君。】
朱棣拳头攥紧,恨不得现在就醒过来去打这该死的孙子一顿!
明你母的君!天心滥施!人家都吃你徒弟了你不管不问?不求你开疆扩土,至少也要保住祖辈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啊!
这小子,似乎对边疆事物缺少警惕,也并不想出手干预,几乎掌握不了异域的情报。
朕的锦衣卫呢?妈的,用起来啊!
朱棣看着眼前的画面,心中痛如刀绞,这才多久啊,这孙子的竟然将局面败坏到如此地步。
【你纵容麓川思任发侵夺南甸、腾冲等地,认为麓川虽然犯错,但都是因为连年用兵于交址、四川番寇,军民劳弊未甦,所以应当宽宥,好好规劝,如果实在劝不了,再打。】
我打你母!
朱棣实在是怒不可遏,这孙子,只要是涉及军事方面的,永远都是愚蠢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永远都是退让,永远都是放纵!全然不顾及大明的面子。
现在不处理,等到人家强大的时候再处理?那到时候消耗的国力,又是几何?
【在你执政期间,政治清明,有着三杨粉饰太平,你几乎看不到大明王朝潜在的危机,不过在你的确仁德,经常减免赋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大明一片祥和,几乎没有什么内忧外患。】
朱棣摇头苦笑,要是没看前面的内容,他或许还会认为太孙是个英明之主,在他的统治之下,国泰民安,整个大明朝一片祥和。
但看了这些,你只想说,在这些祥和的背后,是无数危机与漏洞,或许未来某一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危机,就会变成压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棣的战略眼光的确高远,事实证明,这些看似不算问题的问题,后来都变成了大明要命的难题。
放任北方瓦剌做大,任由脱欢吞并二王,逐步统一整个蒙古,后来将整个大明精锐士卒葬送的土木堡大败,就是此刻埋下的伏笔!
放弃安南,使得大明宗主国地位受到动摇,权威不再,而且丧失了一个极佳的出海口,同时也丧失了和西方列强在印度洋交流的机会。
如果那时候,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不在东南亚,而是在印度洋,那强弱格局,将变得完全不同,再不济,面对西方的时候,中原王朝也会表现的更加从容。
纵容麓川政权,也是为了日后麓川之乱埋下伏笔,当时朝廷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平息?还是以盟约的方式平息,数十万军队轮番上阵,以至于大军疲敝,国库空虚,对北方蒙古的防御变得更加空虚。
朱棣又开始怀念瞻壑了,统一蒙古!平灭南洋,攻占大半个中亚!哪里会像圣孙一样憋屈?
他甚至产生了一丝自责的情绪,瞻壑表现的如此优秀,他竟然还犹豫不决,还对这该死的朱瞻基怀有希望。
那狗屁圣孙配吗?
残杀叔父!放弃国土!安于现状!缺乏远见!
虽然内政处理的不错,但对于鹰派皇帝朱棣来说,这算个狗屁?
大明需要休养生息的皇帝,也不是你这种休养生息的啊的?啥都放弃啥都给,以后敌人做大做强了,要你皇位你给不给?
【宣德十年正月,你突发恶疾,不能视朝,你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与民生息,大臣们都夸你是贤明君主,长久以来,你也觉得自己是个明君,至少能跟文景相提并论吧,你想大声的告诉你爷爷,你并没有辜负他对你的嘱托。】
朱棣额露青筋,还没辜负?要是真成为了现实,怕是谁都压不住朕的棺材板!
【可你也有些黯然神伤,你才三十六岁啊,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正是与民同乐的时候,你还有好多蛐蛐没玩,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
朱棣恍惚之间,想起了那该死的解缙对他说的好圣孙旺三代,尼玛的管这叫三代?
后两代一个一年不到,一个十年?
拢共十一年,就是两代人了?
上次模拟这小子当藩王的时候,还活了三十八岁才暴毙,这下好了,一当皇帝,三十六岁就暴毙了?
诶不对,模拟当中,他的那玄孙朱祁镇好像挺聪明,解缙那小子说的旺三代,是不是指太子、朱瞻基这废物,还有玄孙朱祁镇呢?
不确定,再看看,突发恶疾又不等于一定要死,说不定没事儿呢?
【宣德十年正月末,你积重难返,传位于皇太子朱祁镇之后,含恨而亡,终年三十六岁。】
……
真就,真就三十六岁就没了?
朱棣原本还抱有一丝侥幸,但现在,这丝侥幸,没了。
而与此同时,他对太孙原本抱有的所有希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已经决定,在未来的这几年内,一定要慢慢将汉王立为太子,让瞻壑当圣孙。
将太子和圣孙从继承人的位置上拉下来!
就你父子俩,也配继承我大明?
只不过如今太子势力庞大,这件事做起来,也并不简单,只能徐徐图之。
不过也瞻壑这小子的才智,迟早都会让所有人发现他的才华。
到时候,所有人都发现大明皇族,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强大的孙子,他所做的事情,就会减少很多阻力。
【人生模拟器推演完毕,欢迎下次使用。】
朱棣从混沌中苏醒过来,他睁开眼,双目无比清明。
此刻的他,已经没有犹豫不决,在模拟器的帮助下,他没有立太子时的那种纠结,有的只有从容不迫,和无须选择的畅快之感。
瞻壑啊瞻壑,好好干,大明是我的,也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