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明世祖,中兴大明
  4. 第57章 南湖嘴(上)
设置

第57章 南湖嘴(上)(1 / 1)


与此同时,德兴北部的浮梁地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景德镇所在,多铎手下大将,江南提督,完颜叶臣统帅其余七千镶白旗主力和六万绿营大军,正朝着鄱阳湖畔的饶州府城鄱阳县进发。

多铎的身后,还有两万绿营大军,合计八旗兵将近万,绿营大军八万,满洲镶白旗几乎所有实力,这下子都全部拿了出来。

除此之外,江南长江流域上的安庆府、太平府,一支浩浩荡荡的内河船队正在缓慢地逆流而上。

一艘旗舰之上,张字大旗悬挂其中,新任不久的满清江南巡抚张存仁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两岸。

明朝时期,西洋的各种光学仪器就已经传入中国,到了明末,望远镜和眼镜对于富贵人家和官员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了。

张存仁是八旗汉军出身,当初跟随祖大寿降清,在清廷投降汉人 的鄙视链当中,属于那种顶端存在。

历史上这厮最大的功劳,其一是跟着多铎、勒克德浑攻略江浙,其二就是在顺治八年时为了剿灭北方抗清的榆园军起义,拔了黄河大堤,造孽无数。

但就从清廷方面看,张存仁确实属于汉臣当中的干将了,按照原本的历史,此时的张存仁应该是闽浙总督,但由于朱由榔的改变,满清不得不重视江南防备,让郡王博洛亲领闽浙,而张存仁则分给多铎、洪承畴打下手。

多铎残暴是不假,但必须承认,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在年前获悉了多尔衮准备围攻明廷战略后,多铎就在江南进行了充分准备。

其中之一便是让张存仁督造战船,江南之地,攻守交战不可无水军,尤其是江西、湖广这两个腹地围绕着鄱阳、洞庭两湖的地区。

好在江南地区本就不缺这方面的工匠,厂房,满清禁海之后,又趁机强行征用没收了不少未出港的内河商船,零零总总加起来有数百艘,张存仁凭借此训练了三万多内河水师。

于是乎,加上谭泰在九江等地尚能控制到的三四万人,此番鄱阳湖会战,清军方面至少能聚集起十五万人。

占了兵力总数的一小半,江南清军的大部分,而明军这边,人数处于劣势,光复军北路军总数在十万余 ,就算加上南昌反正和郝摇旗进入江西后组织起来的各路义军,也就是十二三万的样子。

…………………………………………………………………………………

九江城下

朱由榔是真的无奈了,攻城战已经进行了二十多日,除了焦琏那边扫荡了城南三寨外,其余丝毫没有明显进展。

之前明军要么是守城方,即使攻城,大多也是有内应之类取巧办法,这般排开阵势,强攻城池,尤其还是九江这种坚城,真是第一次。

谭泰沙场老将,绝非守长沙的屯泰之流甚至章于天之辈可比,他驻守九江的第一件事就是严密将城中百姓管控起来。

事实上明军到江西之前,他就开始有序把城中不少百姓赶出城外,对于剩下的进行保甲编制,限制活动。

又强迫城中青壮参与守城,以砖石堵死城门,强征粮食,保证军队供给,拆毁城外房屋,避免作为明军攻城器械材料。

总之,朱由榔终于部分体会到了当初孔有德在桂林城下的感受。

在古代,围城十月甚至好几年都打不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守城方谨慎行事,不轻敌冒进,安排得法,是很难被攻破的,故而孙子兵法有“十则围之”的说法,显然,朱由榔手里没有十倍于谭泰的大军。

于是,除了每天都进行的炮击外,明军很难再进行什么有效攻城。

而此时明军的大炮又不足以破坏九江重镇的城墙,最多只能杀伤一些守城清兵。

就在朱由榔和李过焦头烂额之际,南昌反正的消息传了过来,朱由榔和李过大为振奋,如此一来,九江事实上作为江西门户的意义已经不大,明军大可以直接从南昌府直接进入江西腹地。

正当明军准备下一步行动之时,谭泰却先动了。

翌日拂晓,谭泰派出精锐四千,悄悄出城,突袭九江外围,庐山北部的青山镇。

在这里获得船只后,他们迅速北上,企图占领南湖嘴。

如果说鄱阳湖是江西乃至于长江中段的战略要地,那么南湖嘴就是这块战略要地最重要的咽喉。

因为南湖嘴就是长江汇入鄱阳湖的进出口!

只要控制住南湖嘴,鄱阳湖流域的敌人难以汇入长江,而自己方面的人马却可以随时进入鄱阳湖。

在明初的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兵败企图突围,就必然从南湖嘴而走,朱元璋见机在此地以舟师、火筏封锁,与陈友谅决战,最终斩杀陈友谅,抵定胜局。

李过也不傻,早就在围攻九江之前,就已经分出一部水师,占领控制这里。

李过见谭泰行为,迅速就反应了过来,清军这是打算背靠鄱阳湖,与明军展开会战!如果只有谭泰一部,清军绝对没有这般底气,极大可能,不,他万分肯定,多铎的江南大军已经进入了江西!

李过预料得不差,仅仅就在两天后,锦衣卫探马司方面就传来了多铎率九万大军抵达鄱阳的消息。

几乎与此同时,张存仁三万水师,也铺天盖地地从安庆府顺长江抵达彭泽,进入江西。

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整个长江到鄱阳湖流域。

又过两日,谭泰决心放弃九江,开始准备突围。

张存仁水师开始与明军水师在湖口、南湖嘴等地交战。

说起来,双方都不是什么职业水军,而是临时拉起来的水师,可谓菜鸡互啄,但规模却是不小,明军方面水师近四万人,清军方面三万多,当然不可能同时交战,而是以几十艘,上千人的规模不断摩擦。

这个年代的内河水战其实和海战压根就是两码事,相较于更重视火力输出和舰船性能,以及航海技术的海战,内河水师交战,就没这么多技术含量了,一方面没有什么大风浪,另一方面离岸也近,往往都是直接倾泻完远程武器后就接舷而战,论起来其实和陆地野战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所以看古代战史时,会发现,那些内河流域的水战动不动就可以出动几万十几万人,而真正的海战,一支舰队有上万人都算庞大了。

因为水师和海军的技术含量根本就是两个量级,训练一只内河水师,几个月就行,甚至其中大部分军队其实就是陆军,只要不晕船就行了,实在不行,就地上岸便是。

而海军却要在茫茫大洋里寻找航向,与敌接战,而且一出航就是好几个月,无法像内河水师那样随时随地从岸上获得补给, 对于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也无法带太多人。

光复中军第六师副将塔天宝指挥着手下数十艘平底战船和清军周旋,塔天宝是顺军旧部,原是陕西人,指挥水战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好在一方面有上边专门派下来,熟悉水战的军官、水手辅佐,另一方面清军那边恐怕也不比自己好到哪里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