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衙后堂。
刺史吴忠高踞主位,此刻正端着一盏碧螺春细细品味,不时吹着浮在上面的些许茶叶。吴忠其人身长不足七尺,略显矮胖。北疆苦寒之地,多有风霜。但在吴忠的脸上丝毫看不出风霜的痕迹,相反确是面色红润,福气满满。不知是太原的城墙太高,挡住了风霜。还是他终日端坐府衙之中,自有仆役环绕伺候,使他得以养尊处优,有了这样的好气色。
坐在吴忠左侧客位的是太原府长史张远。此刻他也在品茶,只是没有吴忠那般享受,而是轻轻抿了一口就放在了一旁。申寒一行初入太原的时候,就见过此人。当时适逢太原府月考,张远一个人悄悄溜到了城北的枫叶池躲清闲,不巧被申寒等人撞见,因此有了一番偶遇。
此番吴忠召见赵源溪,顺带把张远喊来作陪。别看张远平日里有些懒散,但他却颇受吴忠的倚重,每有重要的事情,吴忠总会向张远请教问询,张远也都能给出较为合理的建议。至于吴忠听不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像这次吴忠气得发公文召见赵源溪,张远就建议作罢,毕竟那东市是孔府的手笔,若是强行召见和责难赵源溪,势必会因此得罪孔府。但吴忠处在气头上,又想来个敲山震虎,因此就没有听从张远的建议。赵源溪只得奉召来了太原府。
坐在张远对面的便是此次事件的主角,阳曲县令赵源溪。此刻他却是没有心情品茶怡情,心中挂念着阳曲的公务和初建的东市。对于吴忠即将展开的责难,他倒是丝毫没有担心,毕竟自己同意修建东市是出于公心,可谓是问心无愧。至于没有向太原府行文报备,自然也是有意为之。只等稍后吴忠责难,自己应对便是。
“赵大人,此番好手笔啊。”吴忠放下茶盏,看向赵源溪说道。
“请刺史大人明示。”赵源溪拱手回道。
“阳曲县兴建东市,为何不向太原府行文报备?是不把本官这个太原刺史放在眼里?还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吴忠责问道。
“大人息怒。依《秦律》,在所辖地区内,地方行政主官有权批准兴建除军事用途之外的相关农业或商业设施。若需朝廷下拨款项,则需向上官行文报备, 再由上官逐级递交,朝廷审批同意后即可下拨款项开工,并由户部、工部分别派员监督款项使用和工程质量。此番兴建东市,所需费用皆由洛阳孔府出资,官府并不需要出一两银子。正因如此,下官才未向太原府行文报备,还望大人明察。”赵源溪回道。
“本官自是知晓《秦律》,只是东市工程较大,绝非一般小事。虽不需花费朝廷银两,但本官身为太原府最高行政长官,阳曲又是太原府辖下之地,赵大人真就不把本官当一回事吗?”吴忠继续责问道。
“回大人。下官只是依法办事,若是因此使大人不悦,下官也是无可奈何。”赵源溪不卑不亢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