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士兵们很高兴,但是朱棣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已,连正面对比都算不上,此次若不是依靠自己多年在战场上累积的经验做出的判断,只怕的确不好应付。
接下来的考验还在后面,算来日子,杭州和苏州的兵应该已经到了,五十万的军现在就在眼前,五十万对十万,这一个人平均要打五个人,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就在朱棣苦思冥想,与自己的手下众将讨论公事之时,一个小兵前来报告。
“殿下,有人来,是从朝廷大军那边来的?”
“哦?难不成是送信的使者?让他进来。”
随后士兵带着那个人走了进来,朱棣一看也是一愣,这不是自己以前的部下吗?
“张保?怎么是你?”
张保看着燕王,单膝跪地,恭敬的拱手行礼道:“末将张宝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上前将张保扶了起来,这张保以前乃是北平的部将,当年朱棣深入漠北八百里之时就是他负责北平与朱棣之间的粮草供应。
此人是有点本事的,八百里这补给线拉的实在是太长了,而且茫茫草原又没有标识物可以确认自己现在究竟身在何方,但他就是凭借着多年行军经验,在茫茫的草原上找到了朱棣大军的踪迹,带着粮草,找到了粮草已经所剩无几的朱棣。
朱棣觉得张保是个人才,为了这事朱棣还特意上书给朝廷,希望能够给张宝一些赏赐,再封他一个大大的官,可没想到当时朱元璋觉得这张保的确是一个人才。
可是也担心有这么一个善于追踪行军,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对于朱棣来说是如虎添翼,想了想为了自己孙子的幸福和安全着想,朱元璋把张宝调离了北平,调到了京师,官职不变。
也或许是这几年张保在京师的仕途一直不顺,尤其是朱元璋去世了之后,张保的建文的重文轻武的思想之下,觉得自己更是出路无门又想起殿下英武过人,想了想,还是决定来跟随殿下。
见到张保,朱棣很高兴,他拉着张保的手坐了下来,一开口没问对方的军营如何,也没打听对方有什么战术战略上的安排,只是拉着张保问那些家长里短。
就比如你娘子孩子怎么样啊?孩子现在在学堂上课学的好不好呀?小儿子是喜欢习文还是习武啊?你老娘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可谓是关怀备至,把张保感动的一塌糊涂。
张保起身再次跪了下来:“殿下末将此次来是真心来投降的,末将给殿下带来了一个消息,朝廷五十万大军并未到期,江浙一带最近接连暴雨,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甚至就连耿炳文号称的三十万大军也是个虚假的数字。”
“殿下,老天都站在你这边,耿炳文此次出征,虽然是点满了五十万将士,可自应天北上,耿炳文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决定以骑兵和步军先行,所以他的军队之内现在只有骑兵和步兵,至于火炮兵还有一应的粮草全在后面,按照他的计划,本以为五天之内就能全部集结,可谁曾想将这下了大暴雨,就连应天到北上的这一条路也是接连状况不断,一直拖延行军速度。”
“因为最近南方一直在下雨,末将估计他们的粮草可能都快发霉了!”
张玉等武将一听顿时大喜,急忙向朱棣进言道:“殿下,这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本来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恶战,真没想到连老天爷都站在殿下这边,殿下咱们别再等了,即刻进军吧,拿下耿炳文这个老贼!”
朱棣脸上不见一丝一毫的喜悦,他起身背着手,在营帐内来回的踱步。
“不,我们不能这个时候进兵,本王要等着他们五十万大军全部到了之后再与耿炳文决战!”
张保听了之后懵了,这是为啥呀?你要是不趁着现在这个时候进兵的话,那我这次背叛朝廷不是毫无意义了吗?
“殿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殿下趁着现在人数还未满他们的排兵布阵又极为分散,现在进兵正是极好的时机呀!”
朱棣将张保扶了起来:“敌军人数未满,这倒的确,而且人数分散,若是我们攻击的话,他们必然反应不过来,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集合力量反击我们。”
“可是短时间是多长时间,大概是一刻钟?也许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兵力分散可以迅速集结,敌人分兵两处反而并不容易打败,若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瞬间集结的话,那我们就会腹背受敌。”
“至于他们的人数未满,现在出兵虽然能打赢,但也只是取巧之道,对于手下的军士们的信心没有多大的变化,可若等到他们五十万大军全都到了,这个他们这一路行来必定十分艰难辛苦,这战力需要削减三成,本王第一战打胜的消息想必也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战力又须削减三成,剩下的四成,他们的粮草都发霉了,就算是从应天或者就近在调集粮草的话也需要时间,这战力还需再下三成!”
“本王面对的朝廷大军就只有了一成战力。只有一成,就算是五十万大军又有何妨!他就算是集结百万大军,本王亦是不惧!”
“来人啊,给耿炳文写封信,就说本王要让他把兵力迅速的集结起来,本王不会趁人之危,本王会等到他的五十万大军全都到了之后,本王在选择进兵!与他决战!”
……
耿炳文的帅帐之内,当耿炳文看完了朱棣送过来的信之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如今耿炳文已不再年轻了,他是大明朝开国将领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其他的老兄弟们是病的病,退的退,唯独剩下他这么一位将军,太祖高皇帝临终之时,曾给耿铭文写下了一封信,希望耿炳文能好好辅佐朱允炆。
太祖高皇帝在晚年之时对功臣大肆杀戮,为的是什么?耿炳文心知肚明,为的就是保住他孙子的皇位,怕这些功臣们压着他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