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回到南宋做皇帝
  4. 第31章 环境恶劣的军营
设置

第31章 环境恶劣的军营(1 / 1)


武班说:“军中工匠都是仔细挑选,身家清白的人。他们忠于大宋,明白身上的重担,不会有人泄露。”赵盏说:“我相信你们都是忠臣。但这类事情,连家人朋友都要保密。虽说不是有意泄露,要是无意,一样是重罪,别说我没提醒过你。”武班说:“小王爷放心。工匠军士都和家人住在一起,平时都有专人管理。稍后我再重点警告他们,把嘴巴都闭紧了。”赵盏说:“你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就行。怎么军士的家人也在军营里住?只是军官,还是寻常士兵都如此?”“寻常士兵也是这样。”“那是为什么?士兵为国尽忠,难道他们的家人都是人质吗?”武班说:“这下官不敢乱说。大宋历来的规矩。”赵盏说:“你带我去看看。”武班问:“小王爷要看什么?”“去那些兵士家属的住处看看。”“小王爷,到了午饭时间,吃了饭再去吧。”“就去那吃。我看看他们都吃些什么。”武班说:“他们吃的自然不会太好,小王爷千金之躯,怎么能吃那些东西?”“他们能吃,我怎么就不能吃?你别废话,这有什么秘密不能让我看吗?”武班说:“小王爷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下官带你去就是了。”

军营西边,有一大片木头棚子。下过了雨,地上都是泥泞。许许多多的女子穿着脏衣服坐在门口,有的缝补衣衫,有的揉搓绳子制作弓弦,还有的端着破陶碗喝着稀粥。一些四五六岁的孩子在泥泞中跑跳追逐,几个孩子连裤子都没有。武班说:“小王爷,地上难走,就在这看看吧。”赵盏踏进泥里,武班只得跟随。许多人见了赵盏的绸缎袍子和武班的武将红衣,都先后站起,奇怪的看着他们。孩子也都赶紧跑到了大人身边。武班说:“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孩都在军中跟随训练。女孩学习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以备家用。这里都是些妇孺老弱。”赵盏说:“我在金陵城的巷子里见过的乞丐,都比这里的生活条件更好。难道他们真的是士卒的家人?”武班说:“军官的家还好些,寻常士卒就住在这里。除去白天训练,晚上还要回来整理盔甲兵刃,很多人家连油灯都点不起,需要摸黑做。”赵盏说:“这么对待将士,景王他怎么想的?”“这事不能怪王爷。朝廷的军费本就有限,需要时时刻刻防备金人。军费都用在了招募,军械和训练上,这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了。”赵盏不说话,走到一个茅棚前,武班赶忙替他撩开草帘。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茅草屋里阴暗晦涩,统共不过十平米。角落蜷缩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见了赵盏,将头深深埋在墙角,不敢去看。赵盏弯腰走进去,一脚深陷进泥里。原来屋里的地下同样潮湿,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草。不禁问:“他们就在这上面睡?”武班叹了口气。“是。江南本就多雨,许多人因此害了腰痛背痛的毛病。”赵盏看看四面透风的木墙,上面挂着一两件旧衣服。门口方石头上摆着个陶碗,里面是小半块黑色的饽饽。除此,小茅屋里什么都没有了。他将饽饽拿起,闻起来有些发酸。武班忙道:“小王爷,吃不得了。”赵盏问那孩子:“好孩子,这是你吃的吗?”那孩子点点头。赵盏费力的咬下一小口,在嘴里仔细嚼着。武班说:“小王爷,你要是吃了拉肚子,下官担待不起,吐出来吧。”赵盏咬牙咽下。“我曾经受过穷,却穷到吃些什么变质的东西。士卒和家人就吃这些,他们怎么打仗。”对那孩子说:“好孩子,来叔叔这。”那孩子见他面容和善,不似坏人。小心的走了过来。赵盏将他抱起,走到茅屋外。中午时分,一些士卒回来吃饭,外面聚集了很多人。武班说:“这是景王爷的嫡子,来看望大家伙了。”众人齐齐下拜。赵盏忙说:“地上都是泥,你们快点起来。”人们依言站起,却不敢抬头。赵盏说:“让你们生活的这等穷苦,是景王的错。我回去跟他说,让他想办法。你们为国而战,都该获得更好的生活。”周围寂静一片,没人出声。赵盏心说:“他们怕是根本不相信我的话,该怎样让他们相信?他们以为我高高在上,不可触及,那我就放下身段,他们就能相信了。”他将孩子放下,咬了一口黑饽饽。“今天中午,我在这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欢不欢迎我?”众人这才陆续的抬头偷偷看他,没那么多的惊惧了。不知是谁喊了句:“小王爷到我家吃。”余人跟着叫喊,周围顿时一片喧闹。赵盏被人群簇拥,走在泥泞里,喝着稀粥,吃着硬饽饽。有人还将珍藏许久的腊肉和老酒取出来招待他。赵盏忽然觉得,相比外出游玩骑马,这样有意义得多。酒足饭饱,众人围着他坐着。有人问:“小王爷,你说让我们过上好的日子,真的假的。”赵盏说:“我说过的话,就会兑现。”“那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赵盏说:“我得听听你们的想法。跟我说说你们想象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有人说:“我想要住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房子,不透风,不漏雨,有床住。”有人说:“最好有窗有门。”有人说:“要是路上能铺砖,不用满脚是泥就更好了。”有人说:“希望孩子能上学堂。”“别让我们自己修理铠甲兵刃,训练之后,能有时间跟家人在一块休息。”有人说:“要是隔三差五能吃一顿肉喝一顿酒,可美了。”“周围没有医馆,军中的大夫太少。”有人说:“要是能再讨个婆娘做媳妇,生个娃娃,我死在战场上,也给家族留后了。”士卒和家人们不断的说着理想中的日子,眼里闪烁着光芒。赵盏眼里泛着泪光。有个遮风挡雨的房子,能吃的好一点,生病了有大夫治疗,孩子能得到教育,娶妻生子,陪伴家人,全是人之常情,最基本的需求。而此刻,在他们看来,竟然都成了最大梦想。大宋有纸醉金迷的一面,更有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一面。何况,大宋所处的时代,远非和平乐土,需要这些人来守护支撑,怎能让他们过得如此贫苦呢?赵盏大声说:“你们的话,我都记下了。我先张罗钱,在附近挑选一块地方,盖房子。用砖瓦盖房子,不会漏风漏雨,一定有门有窗。”众人齐声欢呼。待平静了些,赵盏问:“你们几个人住一起?”人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少的一个人,多的七个人。赵盏略微想想。“要是盖上一个七人的砖瓦房,不会太拥挤,得多少银子?”众人低声议论,都说不出准确数字。有人问:“小王爷,七个人和一个人,住的房子能一样大吗?”赵盏说:“按道理来讲,不该一样大。但我看咱们这,得盖很多很多的房子,一样大,肯定更快,更方便。”“要是这样,就不公平了。七个人挤在一起,一个人单独住一个,怎么能成?”赵盏说:“的确不太公平。咱们还得商量商量,看看到底该怎么办。”他问武班。“军营里一共多少兵士?”武班说:“八万人。这座金陵大营,是大宋目前最大的军营。三万禁军,其余五万都是民兵。民兵的军饷只有正规军的一半不到,武器装备也差很多。有时候还要做些民夫的活,建设军营,挖沟渠之类的。”赵盏说:“别管民夫还是正规军,那也是八万人,八万户。要是盖那种,比如两个茅草房这么大的砖瓦房,得多少钱一个?有没有能估计出来?”一阵议论后,有人说:“小王爷,我做过瓦匠,那么大的砖瓦房两间得二两银子。”赵盏说:“那就是十六万两。算上其他杂七杂八,至少得准备二十万两。”他皱眉计算,众人不敢出声打搅。二十万两,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天文数字,就算对景王府来讲,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小王爷能做得来景王爷的主吗?很多人开始怀疑。赵盏抬起头。“银子的事再说,先商量怎么分配。刚刚有人讲,一个人和七个人住相同的房子不公平,是不公平。我想个法子,一个人,没成婚的,就不给分配房子了。”人群中开始有不满的人。赵盏接着说:“没成婚的都安排住在一起。谁结婚了,带着媳妇,就可以得到房子住。”有人说:“小王爷,谁家姑娘愿意嫁给我们?”赵盏说:“这里很多人都有妻子,有孩子,怎么就没人嫁呢?”“他们都是成婚后再进军营,和我们不一样。”赵盏说:“你成了婚,就有房子住,还有军饷,怎么会找不到媳妇?”那人挠着头皮:“小王爷说的是。假如真有这样的条件,倒是会有姑娘嫁给我。”周围一阵起哄,那人红着脸不说话了。“所以,想要有房子,就抓紧娶媳妇。你要是单身狗...要是不结婚,就住大通铺。实在找不着媳妇,那就怪不着别人了,是不是?”众人哄笑。有人问:“小王爷,那该怎么分?结了婚,也是两个人,和七个人住一样的房子吗?”赵盏说:“我是这么想的。不管是两个人,还是七个人,按户分,都分两间砖瓦房。七个人肯定是够了。两个人成婚,父母,岳父岳母,可能也要来住。以后有了孩子,早晚不也得五六七个人吗?其实大家都一样,没什么不公平。”众人一想有道理,不多计较了。赵盏说:“这只是目前的想法,详细还得商量。估计不能紧挨着军营,每天训练回家不方便。要是在军营里单独盖房子,做成通铺,每十个人,或者二十个人住在一起,平时不能外出,专心训练。各营十天一轮换,就是相隔十天能外出一次,有家的可以回家,不回家可以到金陵城里逛逛。当日早上离营,次日早上回营。你们看怎么样?”议论后,有人说:“要真能十天休息一天就太好了。”武班在赵盏耳边说:“小王爷,这事得王爷决定,你不好先答应了。”赵盏点点头,对众人说:“我只是有想法,能不能成,说不准。但房子的事,我答应了。等我弄到了钱,景王也不能不允。”他续道:“假如,我说的十天休息一天可以实行。可以在周围建设学校,医馆,工坊,店铺,还能铺设砖路。在军营里的人数少得多,军中的大夫照料得过来。你们的家人住在外面,孩子能上学,生病能看病。还能去工坊里学习做工赚钱补贴家用。在附近开辟良田,你们自己种粮食,养蚕,养猪羊。那些坏了的盔甲兵刃,也可以在工坊里做。要是你们参与修理盔甲,工坊可以支付报酬。平时安排兵士在周围巡逻把守,不敢有人到院子里寻衅滋事。”众人大声欢呼。赵盏起身,欢呼声渐止。“我先这么跟你们说,不敢保证和说得一样。我敢保证的是,二十万两想方设法筹措到,房子给你们建起来。其余的事要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人们一直送赵盏到巷子外,告别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浴血拼杀,为国征战。但他们都是人,都有血有肉。赵盏的承诺,犹如黑暗中的一点灯火,给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都将这位小王爷深深的烙在了心里,若是真能实现承诺,此后他们不仅是为国而战,必定还会为了妻子,为了父母,为了好的生活,为了那个人而战。赵盏自然没想到收买人心,他只是想每个人都过的更好,尤其那些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军人。他们和他们的亲人,都该获得更好的待遇。可他放下身段,促膝长谈,要是能盖起了房子,仍旧收买了一支精锐之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