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天,空气干燥万里无云的,最近几日都是晴天,不着急。万一中暑了,地里的麦子怎么办?这是个小常识,天气不好,那拼了命也要收回来粮食。”
“磨刀不误砍柴工,回去休息吃饭,下午再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能压迫过了。
学子们拖着腿走回村里,还好村中有洗漱的地方,以前李承乾让人做的竹筒引水,把山上清凉的山水引了下来。
他们排队洗手洗脸,还趁机喝了几口水,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然后就是吃饭,没有人再有力气谈礼仪,一人一个大碗,盘腿坐在大树下,吃相可谓是狼吞虎咽。
“今日的伙食,是从我俸禄里抠出来的,有米饭有猪肉有青菜,农民过年才能吃上这样的饭,记得以后发达了,还我的俸禄。”
李承乾有点心疼,这一餐吃了不少,半大小子饿死老子啊!
“承乾公子你真小气,来到您的封地,您也不请我们吃。”杜构与李承乾熟悉,就大胆跟他开玩笑。
“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多贵,嘿嘿,不过,以后我会让你们知道的。”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都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又有点跃跃欲试。
“麦子送到打谷场,还需要晾晒,晒干后打谷脱粒,才能得到麦子,得到麦子之后,还需要晾晒、簸扬、磨面、筛分、捣搅才能变成面粉,这些工序每一步都繁琐而耗时,红薯村不错,有牛有驴有石磨,省下不少事情,如果全部靠人工,就更难。”
李承乾希望他们明白,从麦田到餐桌,每一粒粮食都需要经历无数的辛劳和付出。而这个辛苦的付出,需要得到尊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李纲插一句话,嗯,他感觉必须要在李承乾面前刷刷存在感。
孔子认为农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需要得到尊重。
伴随着李纲絮絮叨叨的声音,年轻的学子们东倒西歪都睡着了,有人还打起呼噜。
下午开始扛麦捆,少年们的双手开始有些发麻,四肢有不少小划痕。他们涨红了脸硬撑着,没有停下来,村里的壮汉们每次都给他们一个斜着的眼神。
送水的小孩与老人,经过他们的时候都好奇看两眼,笑几声。
实在是他们扛着的麦捆太小了!
喉咙干涩,皮肤被晒得灼热。有人很想放弃,但是还是在坚持,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提升自己。
虽然自己都不是很认可这个事情,但是总有一种感觉,现在放弃了,未来会被坚持的人甩在身后。
麦穗的香气弥漫在田间,李承乾说的工序在他们心中一遍又一遍出现,如今不过走了一点而已。
终于,太阳西斜,金黄的余晖洒满整片田野。
今日收麦子的事情终于结束,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麦堆,有人不可置信说道:“这都是我们搬运的,真是积沙成丘。”
少年们疲惫地坐在一起,欣赏着麦田的壮丽和黄昏的美景。他们身上的疲劳感被满足感所取代,自己好像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晚饭依旧简陋,但依旧美味,咀嚼饼子的时候,有种舍不得下咽的感觉。
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领略到了粮食的珍贵。没有人浪费粮食,当然李承乾也不给他们机会,一人最多三个饼子。
“承乾公子,这饭吃不完浪费。”有人竟然开始谈论浪费了,孔颖达与李纲相视一笑。孔颖达奋笔疾书写下自己此时的感悟——亲身体验才是最好的教育。
夜幕降临,少年们坐在村子纳凉广场上七嘴八舌聊天。在这一刻,他们对人若是没有怜悯恻隐之心就不配为人有了一点感触。
农民的确辛劳,而他们享受农民的劳动成果,如果对农民没有爱护之意,那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配为人了?
他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也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至少在此刻,他们心中都产生了一个珍惜粮食、爱护农民的想法。
“我曾想过,不食人间烟火,餐风饮露,才配得上我一身的才华,我如同仙人一般,如今我才知道,这饼子真好吃。”
李承乾过来叫他们准备睡觉,突然听到这句话,差点摔了一个跟头,教育过了,过了,过了啊,大唐的浪漫不能都没了,必须掰正一点回来。
但是浪漫是什么,李承乾完全不懂,他只知道浪漫要费钱!
“仙人不食人间烟火,是因为成仙了,我们还是肉体凡胎,必须吃饭。只是人若只是想到吃饭,也甚是无趣,你们谁作诗做得好,来一首,我们共赏,共赏。”
“没力气,”
“没灵感。”
“没心情。”
“没笔墨。”
……
叛逆期来的如此快,他们不配合,李承乾只能自己暖场子。
“今日你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做逃兵,也没一人偷懒,都尽力了,所以,所有人都是满分,恭喜你们。”
“是么?”
“哦!”
“还行吧!”
……
“你们不激动一下,相互庆祝鼓励一下?”这与李承乾想的不一样啊,他也不看看这些人都快成死猪了。
“我们如此卖力,得到满分不是非常正常,若是不是满分,我们会一起与您探讨一番。”戴至德皮笑肉不笑,其他人跟着点头。
“明月在空,虫鸣在耳边,好友在身侧,此时应该对月弹琴,可惜我没带古琴,美中不足。”一人刚说完,就闭上眼睛睡着了,可能梦里去弹琴吹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