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哗然,羡慕嫉妒恨的人更多了。明朝对功臣封爵非常吝啬,在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给功臣封爵,其后的每一任皇帝对封爵都格外慎重,因为封爵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朱家的子孙太多了。明朝中期以后,除了外戚封爵,功臣被封爵的屈指可数。
到了崇祯一朝,财政越发艰难,除了几个外戚,文臣武将几乎无人获得爵位。所以,杨易初得爵位就是侯爵,能不令人嫉妒么!以杨易的功劳而言,配得起这份殊荣,除了耀眼的战功,杨易每年为朝廷输送巨额银两和粮食,为大明王朝“输液”呢!
为杨易封爵是崇祯三思三思再三思之后做出的,一来肯定杨易的“成绩”,二来,鼓励杨易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创佳绩,三来,显示对杨易的恩宠。
杨易用实力和能力证明了自己是崇祯需要的人才,尤其国难之际,更是值得倚仗的重臣。所以,崇祯破天荒的为功臣封侯。
杨易谢恩之后,崇祯站了起来,“大战在即,朕盼爱卿扬大明国威,再立新功,朕更不吝重赏!”
杨易铿锵有力的表示,“不驱逐鞑虏,杨易誓不还朝!”
召对结束后,一些朝臣前来祝贺,杨易感谢一番后,就匆匆离开,赶往会馆。国事重要,自己的“家事”也重要啊,密丰被豪格围攻多日,怎能不担心呢!
……
随着杨易地位的提升,密丰会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前来洽谈商务的商贾越来越多,会馆的工作人员出门,腰板都比以前直了。
杨易回到会馆,会馆上下沸腾了,周边的街坊邻居都跑来看热闹。杨易简单应付之后,在后堂单独接见了赵依。
赵依详细汇报了农场近况,农场在豪格的围攻下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天气转暖,河冰破裂无法承受重量,清军无法踏冰进攻,已经停止了对农场的进攻。
农场无忧,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杨易长舒口气,“豪格势必南下,支援多尔衮,你传我命令给侯成,豪格一旦南下,务必派兵袭扰!”
“诺!”赵依禀报道,“纪纲带领一千宁夏军马已经抵达长城外,隐藏在白马川山区;虎子、俄虎尔带着五百蒙古骑兵在木兰待命。”
当年,杨易率军入陕剿贼,借助尤家对边关的影响力,在宁夏后卫花马池一带征募士卒,组建了一支军队,由纪纲、刘文迁负责。名义上尤云烈是主将,但是这支军队全靠农场的供给,实际指挥权在纪纲手里。
这支军队仅两千人马,一直在陕北协助洪承畴剿贼。鞑子入寇后,纪纲担忧农场安危,率一千人马从长城外赶赴而来,藏匿在山区,伺机而动。
虎子和俄虎尔长期混迹于草原,两年前,杨易出于离心蒙古部落的原因,支援漠北的苏尼特、呙尔达部落,为他们提供火器和教官,帮他们训练了一支火器军队,虎子和俄虎尔在里面任军官。听闻农场有难,两人率五百骑兵南下支援。
杨易心中一暖,自己这么多年的功夫没有白费,纪纲、虎子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听闻农场有难,不惜赶路千里来支援。杨易本来没打算调动他们的,因为距离太远、兵力有限,千里赶来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是部下们这份心意让他暖洋洋的。
杨易想了想,“清军很快就要出塞北返,命他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袭扰出塞的小股清军,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尤其嘱咐虎子和俄虎尔,他们要乔装成明军,务必不能暴露他们是蒙古兵。”杨易本能的意识到,这支蒙古兵可能会在将来起到奇兵的作用,所以尽量不要暴露,否则会遭到满清的报复。
“奴家,记下了”
……
在会馆歇息了一夜,翌日一早,杨易就带着护卫队出城奔赴天津。
杨易出城门时,一辆避让在路旁的马车,窗帘掀开一角,一道目光迸射出来。但杨易可没精力来揣测这道目光的含义,因为他的心已经奔赴在去沙场的路上,他甚至没有注意到这辆马车。
“登徒子!”车内传来一声啐骂声。
坐在车架上的瘦削汉子听到了,眉头一皱,“小莲,不可无礼。杨易贵为总督,与鞑虏血战,扬我军威,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以后不可再口出辱骂之言。”这汉子就是陈楚楚的护卫兼马夫马一天。
车内坐着陈楚楚、小莲主仆二人。小莲对马一天是敬畏的,不敢反驳,赶紧闭嘴。
陈楚楚叹道,“杨易如今统领三军,不是当年的落魄之人,小莲,以后你说话注意点,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我也救不了你”论身份,杨易贵不可言,不是你一个仆人能评论的。杨易要杀你一个丫鬟,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马车进入城内,向着皇宫的方向。多尔衮为了展示议和的诚意,释放了陈楚楚,允其自由出入,此番入京,陈楚楚是来汇报和议进展的。
崇祯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了陈楚楚,陈楚楚呈上一封信,“陛下,这是虏酋多尔衮的信,请陛下一阅!”
多尔衮在信中再次强调,此番南下是为了报复半年前议和不给回音,同时又提出满清对议和是充满诚意的,希望永罢刀兵云云。
崇祯看了信,面无表情,“老生常谈,了无新意!”
陈楚楚恭敬道,“陛下,微臣感觉多尔衮这次很有诚意。”
“哦,说来听听”崇祯喝了一口燕窝汤,漫不经心,可能杨易给了他决战的勇气,对和议之事冷淡了些。
陈楚楚道,“多尔衮提出以双方实控地为界,他们不再要求我们交出宁锦,他还说,可以派兵助大明剿贼!”
“哼,流贼已经被剿得差不多了,不需要他们”崇祯冷哼一声,“宁锦乃关外屏障,不可能交与他们,说跟没说一样。”
陈楚楚明显感觉到崇祯对和议冷淡了许多,继续道,“多尔衮指责我们任用杨易为总督,杨易乃主战派,对双方和议不利,要求我们撤掉杨易,还嘲笑杨易的卫河防线,根本无法挡住他们的进攻。”
崇祯将碗重重掷到宫女手中的托盘上,“笑话,杨易乃朕之肱骨,是朕对付鞑虏的利刃,朕还没有昏聩到自毁长城的程度。卫河防线牢固与否,他们试试就知道了。”
陈楚楚想了想,道,“陛下,微臣对杨易的部署了解一二,就是利用运河、卫河阻挡鞑虏北返。防线绵延数百里,真能做到处处设防么?”
防线太长,清军可以择机选择一处或多处突破点,崇祯也意识到这点,但具体应对措施,不是他这个皇帝操心的,那是杨易应该操心的。
陈楚楚补充道,“其实防线并不能阻挡鞑虏北返,臣以为杨易的核心战略是死拼,用我们的勇士去消耗鞑子兵。只是不知道我们京畿二十万勤王之兵能拼掉多少鞑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