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幕“大戏”要开演,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这就需要“上方”的配合。比如,刘良佐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如何进城,又如何“恰巧”出现在襄王府?杨易以加强襄阳防守为名,调刘良佐部驻守南城门,南城门同襄王府只有一街之隔,能第一时间“救援”襄王府。
襄王府出事,其他军队肯定会赶来,不便于刘良佐的行动。这很好办,杨易发出钧谕,令各部守军不得妄动。虽然杨易的钧谕不符合“流程”,但是鉴于杨易强势整军的威望,没有将领敢不执行。这事儿杨易没有通知熊文灿,熊文灿襄闻王府出事,也准备派人传达钧谕调军平乱,但杨易“及时”派人告知他,已经安排了调度,总理可以睡个安稳觉。熊文灿也就作罢,回到新纳的小妾身上继续“辛勤耕耘”。
一大早,杨易赶到总理行辕汇报“战况”,潜伏在襄阳的流贼奸相欲刺杀襄王,逼迫朝廷处置襄阳官员,进而阻挠剿贼战事。幸得,刘良佐及时赶到,剿灭流贼奸细,保襄王无恙,襄王感激之下,自愿助粮一万石。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但是这个事漏洞百出,刘良佐部驻守南门不足两日,襄王府就遇袭,有这么巧?出事之后,杨易令守军不得妄动,又派人阻挠地方官府支援,一句不忍让更多人伤亡的话就能解释得通?襄王府好歹是亲王一级的王府,家丁护卫众多,流贼细作没有一定实力能攻进去?而贼兵没有一个活口,只留下十几具开不了口说话的尸体,如何令人信服?若是查验下这些尸体,就能发现他们是死囚。襄阳城昼夜有军士巡逻,流贼细作就没能提前发现?
熊文灿何尝看不出这就是“监守自盗”的行为,但是他选择了“相信”,不相信又能如何,朝廷怪罪下来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再者,藩王坐享国家供奉,出点钱粮是应该的。
熊文灿相信了,其他文武官员也跟着相信了,于是襄王府一事就以杨易的说辞定性了。回到军营的刘良佐,还得到了两位总理的嘉奖钧谕。
刘泽谷道,“跟着杨总理做事真痛快,连王府都敢动!”在他们眼里,亲王可是天潢贵胄,高不可攀,他们居然能从亲王府里敲诈出油水。
“痛快个屁”刘良佐啐道,“动亲王那是诛九族的大罪,老子是被杨易那混蛋逼的。”想想后果,刘良佐心有余悸。
刘泽谷道,“有杨易罩着,怕甚!昨晚,看见襄王那死肥猪屁滚尿流的样子,就是痛快!”
昨夜,刘良佐派士兵扮做流贼攻入襄王府,襄王府猝不及防之下,被贼兵攻入后殿。好不容易襄王府的护卫们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反攻。刘良佐就率军以剿贼为名,进入襄王府。名为剿贼,实则阻挠襄王府的家丁们反击,趁着混乱,将王府护卫们一通揍。
肥头大耳的襄王四处躲藏,看见官兵来了,本能促使他要向官兵这方跑来。刘良佐亲自带着襄王躲避贼兵,躲来躲去结果被贼兵包围在花园里的亭子里,襄王答应助粮万石后,刘良佐爆发“洪荒之力”,率军击退流贼,取得胜利。
刘良佐担心襄王食言,边“剿”流贼边“运粮”,两手抓,两手都取得了成果。
其实刘良佐对自己能任意拿捏大明亲王这种事,心里也是痛快的。但是,他知道,他不过是执行者,幕后策划的大佬是杨易。杨易藐视大明亲王的那种气势是他刘良佐一辈子拍马都追不上的,唉,刘良佐自觉在杨易面前又矮了一截。
“痛快倒是痛快,”刘良佐哀叹,“我们上了杨易的贼船,以后能不能下船都不知道了”漏洞百出的襄王府事件,肯定会被有心人留意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被翻出来,搞不好他杨易被问责,他刘良佐会被斩首。
刘泽谷道,“杨易做的诛九族的事儿还少么?不一样活得好好的,还不断升官,大帅无须担心。反倒是我们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看左良玉手下还剩几个兵了,很多总兵的兵力都被削弱了,但没有动大帅你。”
刘良佐想想也是,自己也算幸运了。
“副总理钧谕”一个行辕的传令官进来了,刘良佐不敢怠慢,整整衣冠,恭敬聆听钧谕。
传令官道,“副总理钧谕,一万石粮食不够用”
刘良佐差点一头栽地上。
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搞点粮食,居然嫌少。
……
三日后,一支船队逆流而上抵达襄阳城东的码头,汉水正是丰水期,船只吃水很深,除了借助风力,还有庞大的纤夫队伍拉纤。
杨易带着熊文灿和一众文武官员抵达码头,大批脚夫从船上搬运军火上岸,尤其是一门门轻型野战火炮被拖拽下来。
负责押送的是魏大勇,魏大勇大步来到杨易面前,行军礼道,“报告大人,两百门火炮,四千支火枪,炸药包一万包,手榴弹十万枚,铅弹五十万个……下一批军火将在半月后运抵。”
杨易回礼道,“辛苦了,做好交割”
“是”魏大勇一个立正,然后同陈启新做交割去了。除了军火,此次还有一千密丰军士兵,他们是来补充伤亡的。
杨易对熊文灿和一众文武官员道,“为了剿灭流贼,我会从密丰军中调配大量火器给友军,各位将官可派司吏去仓库支取。这批火器在朝廷的调拨范围之外,也算我密丰军对友军表示的善意。”也就是说,这批火器是杨易自掏腰包为官军提供的,将有助于提高官军的战斗力。为了剿灭流贼,杨易是下了血本了,自带干粮为国征战不说,还要提供先进的火器武装友军。
众人深受震撼,且不说副总理的这份“高风亮节”,就是副总理的这份家底深不可测啊!装备精良的密丰军完全就是银子堆起来的,还能为友军提供大批精良火器,这得有多大的家底才能实现啊!
左良玉的脸色阴晴不定,心思极度复杂,被杨易生擒可以说是运气使然,但是杨易的“家底”是他左良玉远远不及的,无论他搜刮劫掠多少府县,他都追不上。密丰军的后勤几乎不用依赖朝廷的补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密丰军依托长江水道在沿岸建立多个补给点,而且雇佣商人为军队提供补给。可以说,密丰军不屑于劫掠地方,因为他们的东主太有钱了。而他左良玉若是不劫掠地方,根本就养不起自己的军队。
这几日,左良玉对密丰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的结果让他惊骇不已。更让他惊骇的是杨易这个人,左良玉清晰的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进京贩鸡的杨易带着几份稚嫩,却有面对权贵不折腰的傲气。时光如梭,几年后,当初的少年却成为总理五省军务,能决定国家安邦的大臣。左良玉生心里出“我不如杨易也”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