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拍拍额头,“文弱啊,你这嘴一张就要增兵十二万,可知花费要增多少?”
杨嗣昌不紧不慢道,“十二万官兵,步卒七万四,每人每天饷银五分,一年需饷银一百三十三万两;马兵,三万六,每人每天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需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两项合计一年需银二百六十三万两。”其实,杨嗣昌还少算了一万官兵的饷银,按足额十二万人算,需筹饷近二百九十万两银子。
近三百万两银子啊,差不多接近国库一年的岁入了,崇祯脑袋嗡嗡作响,又该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银子。
崇祯无奈道,“如今帑藏空隙,钱粮何来?”
杨嗣昌眼睛不带眨的,“按田亩一体加征。”
崇祯一愣,“不因粮输饷?”因粮输饷是卢象升剿寇时提出的加税策略。这个加税策略对贫民百姓还算友好,它只对地亩粮税在五两以上的大户和中户加征,交税低于五两的贫民百姓不加征税收。多多少少考虑到了底层百姓的生活。
而杨嗣昌的按田亩一体加征,就是不区分穷人和富人,只要有田就一律加税。可以想见,这种方法对底层贫民百姓的伤害是很大的。
杨嗣昌回答,“因粮输饷,此前卢象升奏行一年,不能应手。良由宦室富民从来飞洒、诡寄,以避大户差徭。如今欲分贫富,其事甚难,只分得个巧拙而已。”杨嗣昌说得也是事实,大户人家有的是办法逃避各种税赋,而且辨别贫富这事做起来太难了,不如干脆点,按田亩一体加征。
崇祯想起了山西巡抚吴牲上的一份奏疏,吴牲在奏疏中说,“……晋民有三苦,一苦于凶荒,无计糊口则为盗;一苦于追呼,无力完粮则为盗;一苦于杀掳,无策保全则为盗。此三苦不除,尽人皆盗。呜呼,未来之盗无穷也!……”
虽然身居紫禁城,不解民间疾苦,但是税赋的加重必然导致逼民为盗的恶果。崇祯很犹豫,“文弱,可有它法?”
杨嗣昌摇摇头,“无有它法。”
“可是,增税会……”崇祯说不下去了,显示内心的极度矛盾。
“陛下,臣知陛下爱民,不忍加派”杨嗣昌话锋一转,“非常时期当行果敢魄力,忍一时之痛定百年安宁,陛下,只要流寇荡平,再行减赋,万民当体谅陛下之苦心”
崇祯咬牙道,“下诏”
诏书曰,“流寇蔓延既久,生民涂炭已极,不集兵会剿,贼不能速除;不多措钱粮,兵不能大举;帑部匮讪,设处无方。廷议改因粮为均输,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筹思再四,万非得已……今责成所在抚按,大张榜示,备述朝廷为民除贼、多方轸恤至意。遍集官吏,严行戒饬,递布乡村,详加劝谕,使远尔尽知,贫富均纳,果能遵行无忧,自然好义乐输,剿功告成,一体叙录。”
为了近三百万两军饷,大明朝廷再次加征赋税,无论贫富一体加派。这样的加征一而再,再而三,对富人影响甚微,受苦的是贫民百姓。这样的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把无数贫民百姓逼到了农民军那边去。
除了加征田赋粮税,杨嗣昌别出心裁的引唐代为例,建议税房间架,向城市居民征收门面税。朝廷据此发布诏令,“暂借民间房租一年”,规定无论大户、小户,一律按门面加税一钱。
朝廷命令一钱,到了地方官手里层层加码,甚至达到了一两。京师里的小户人家怨声沸腾,呼崇祯为“重征”,借以发泄对朝廷苛捐杂税的不满。
……
朝廷加征的布告每到一地,都引起民怨一片。尤其是地方官们以此又添加更多名目繁杂的税种,百姓的负担日趋加重。
杨易看到朝廷的诏令,沉默良久,他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大明为自己的棺材板上又钉了一颗钉子。
有时候,杨易很费解,大明地大物博,土地肥沃,人口庞大,为什么朝廷就会如此窘迫呢?然而穿越以来的所见所闻,又在告诉他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唉,种种的种种,大明沦落至此乃人祸。
与大明各地因为征税而带来的抱怨不同,特区新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甚至超过了杨易的想象。
江南各地的百姓、豪绅如潮水般涌入新城,甚至有京师、两广的人也搬迁来到新城。新城在籍人口突破五十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城制度的优越性,大儒们的谩骂和攻击在事实面前显得滑稽和可笑。
在新城里,移民们不用担心反复无常的官府敲骨吸髓,新城的官署非常自律,一切照章办事,只要遵纪守法,一切都是自由的。新城除了没有苛捐杂税,也没有严刑峻法,割鼻、凌迟、水牢、诛族连坐等残酷的刑罚都被杨易废除,对轻罪之人不进行残肢处罚等等。相比大明其它的地方,这里是非常宽容的。正因为这些,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谋求生计、置办产业。
新城的建筑成片成片的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而平坦的街道不断延伸。尤其是标志性建筑钟楼,高度达到二十丈之高,比京师的钟鼓楼还高。巨大的西洋钟挂在上面,这个钟是从葡萄牙商人手中花巨资购得,杨易希望人们逐渐适应这种计时方式。
行署大楼、银行大厦等机关大楼也纷纷建成。
贫民百姓来到新城,可以租住行署提供的筒子楼;有点家底的小户人家可以购买商品房,商品房为多层建筑,普遍高度在五六层;大户人家可以购买别墅、四合院,或者自己买地自己建。
其实杨易很想建高层建筑,但是受限于条件,不得不放弃。没有电梯、缺钢筋等等,无法实现杨易高楼大厦的愿望。但杨易预留了很多繁华地段的地皮,为将来修建高楼大厦做储备。
庞大的人流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兴盛,大量工场主来新城办工坊,纺织厂、丝绸厂、木器坊、玉器行、铁器坊等等,餐饮、茶肆、旅店、车马行、船行等服务业发展迅速,青楼、妓院这些烟花行业也跟着繁荣了起来。
以农场银行大厦为核心,周边街区汇聚大量钱庄、当铺、银坊、金店,初步形成金融区。农场银行以卓越的信誉逐步为人们所信任,吸储量和贷款量稳步攀升,发行的银票和汇票也为更多的人接受。很多大宗交易,双方商人甚至不用现银交易,直接以农场银行开具的汇票作为交易凭证。
所谓银行大厦其实并不高,只有八层楼,跟后世的高楼大厦比起来如同蚂蚁一般,唉,没有电梯,修高了爬着累。杨易打算搞成玻璃幕墙,得等玻璃生产出来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