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成难民
  4. 第313章房地产
设置

第313章房地产(1 / 1)


产业的调整只是一方面,要见到效果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缓解农场的资金困境不是一时半会儿。但是却有一个能立竿见影为农场带来庞大资金的产业,那就是房地产。

战争重创了京畿周边,很多人不但家园被毁,而且严重缺乏安全感。明军的无能让很多民众失望,而密丰却是能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地方。

数万清军在密丰折戟沉沙,就是对密丰最好的广告。加之密丰宽松的经商环境、没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给人安全感又军纪严明的农场军,战争结束后,很多逃难而来的民众不愿意离开,纷纷在密丰置办产业。京畿周边不少大户人家也纷纷到密丰置办产业,连京师里的勋贵们都有人偷偷在密丰买房买地。他们纷纷将地窖里的银子挖出来,用到密丰。即使平时不用去住,但战乱再起时,到密丰也有个栖身之所。

大户人家们只是在密丰置办产业,而不少普通民众索性全家人搬迁到密丰。密丰的人口直接突破十万,大量涌入的人口也带动了密丰不动产的发展,尤其是房产业,房价急剧攀升,核心地段的价位堪比京师。

整个密丰的房子和地都垄断在杨易手里,除了已经售出去的房和地。嗅觉灵敏的杨易开始露出资本家的嘴脸,限量供地供房,有意助推密丰房产价格急剧攀升,甚至导致一天一个价格。

杨易成立了房产交易市场,简化房产交易程序,对交易的房产公开挂价,让民众们切实感受到房产的炙热。房产价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让从没见识过这种阵仗的民众们个个眼光变得炽热。有房的民众们感到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富翁,欣喜若狂。这也令京师的大户们坐立不安,很多人纠结要不要去密丰买房,结果一犹豫,房价又涨了。

人性就是怪,追涨杀跌。房价越涨,买的人越多。大户们在捶胸顿足之余,纷纷派家仆去密丰买房,担心再晚一步价格又涨了。

密丰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升温,导致了很多悲喜剧,同后世一样。密丰的老居民们攒了点钱,想购买房子,选选挑挑一番后发觉买不起了,无奈之下决定再等等,结果越等越买不起。房价刚涨时,有房的民众们把房子卖了,等房价低落时再买回来,并为赚到点钱而沾沾自喜。结果一去不回头的房价让他们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不少人耍赖,想要回房子,就打起了官司,自然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一家人为了买房或买房争得不可开交,一些聪明的贩子靠倒卖房产过上了财务自由的日子……

杨易看到了后世房地产的影子,人们的故事同后世也是一模一样,悲喜交加。而密丰的房产是由他一手铸就的,他能从设计者的高度来看待房地产,也明白了房产对于官府的重要性。核心一点,房产能为政府带来近乎没有成本的庞大收入。

地就摆在那里,用地可以建房种田,不用就是一文不值的荒地,而且有多少有多少。房子,无非就是水泥铸就,成本也没几个钱。后世的政府靠助推房地产来抬升土地价格,获取巨大利益。而杨易做得更彻底,不但垄断了地,还垄断了房产。密丰所有房产皆为其手下的建筑队修建,他不但能获得地皮的收益,还能获得房产的收益。

在房价日渐攀升的时候,杨易将手中的存量房产和商铺有序的抛售到市场上,获取大量利益,很多核心地段的商铺只租不售。

农场的住房机制杨易也是深思熟虑的,贫穷的人可以租农场名下的筒子楼,支付少量租金,相当于后世的廉租房,这种房子只能说可以遮风挡雨,舒适度肯定谈不上。新来的贫穷流民都安置到周边的村子,他们挣了钱后多半都会到镇上购买房产。商品房有楼房、独楼、合院等等,价位高低不等,只能拿钱购买。农场的居民们有条件的也会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合适的房产。

密丰房地产为农场带来滚滚财源,成就了不少“地产富翁”,也塑造了不少城市贫民,加剧了两极分化。作为“规划者”的杨易,很清楚其中的弊端,和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后果,但杨易不为所动,房地产带来的收益太诱人了,他无法拒绝。而且密丰房产再如何疯狂其体量都不大,京师有着有庞大的“接盘侠”,足够密丰房产繁荣几个年头。

农场行署衙门里,杨易正在接见晋商,这次晋商的团队可以用“豪华阵营”来形容。以前几次同晋商打交道都是笵三拔为首,这次领头的是范家家主范永斗,作为儿子的笵三拔只能坐末席。其他几位晋商有王登库、黄永发、靳良玉、梁家宾等人,都是家族中的头面人物,也是晋商中最具实力的家族,都在后世所谓“八大皇商”的名单之中。

在杨易眼里,这帮商人为了利益是缺乏原则的,没有底线。杨易内心是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的,但是迫于现实又不得不接触。孤军从草原征战回来时,被债主逼债,是范家提供资金缓解了自己的困境;这次南征,也是他们为军队做后勤,保障了军队的粮草供应。唉,杨易无奈叹息,离不开啊!

双方一番客气寒暄之后,步入正题。范永斗掏出这次农场军南征时的账单,“大人,这是贵军南下时的账单,请过目,一共四十二万五千七百八十五两三钱七分”南下的所有消耗都是晋商垫资的,包括送给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钱粮。

杨易哑然失笑,“范掌柜何须算计如此精确,尾数四舍五入即可,我们多给点也无妨!”杨易接过账单,交由崔柏达核账。

范永斗捋须一笑,“历来由商家抹减,怎能让客人吃亏,四十二万即可!”

“范掌柜的爽快,可为我省了五千多两银子,杨某就不矫情了”杨易对萧懿道,“库房中的现银可够支付?”

萧懿挺起胸膛,“够,只不过大多为碎银,没来得及铸造成银圆。”暴利的房地产为农场带来庞大收益,库房里的银子堆积如山,给了萧懿十足的底气。

杨易对范永斗道,“市面上货币成色不一,惯常我们会铸造成银圆支付,最近确实太忙了,来不及铸造。几位掌柜若不嫌弃,只能用碎银支付了。”

碎银本来就是常用支付手段,只有牛皮哄哄的密丰农场嫌弃,晋商们可不嫌弃。但是他们更震惊的是农场居然眼睛都不带眨眼的就能以现银支付这巨量账单。本来他们以为农场会支付部分,拖欠部分呢,谁知人家压根儿没拖欠的意思。

几位晋商面面相觑,这农场实力深不可测啊!

范永斗呵呵一笑,“跟杨大人做生意就是痛快,言而有信、付钱也不拖泥带水。更让老朽钦佩的是杨大人才是商人中的天才,经商手段天马行空,翻云覆雨间就能万金入账,让吾等靠着蛮力挣钱的商贾们汗颜!”作为嗅觉灵敏的商人,范永斗在密丰嗅到了浓厚的金钱气息,尤其是近乎狂热的房地产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也自然看到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但这种逻辑他们晋商是玩不了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