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军逼近清军营寨时,清军也列阵准备迎敌。
杨易看见清军簇拥着一个头戴黑色斗笠的人,一圈黑纱遮住了真容。神秘人物的打扮让杨易的思绪恍然回到自己和胡狗儿在关外被掳掠时的景象,当时的雅图也是这身打扮。
农场军在百步外停止前进,双方气氛诡异。杨易心思复杂的盯着那个神秘人物,而那个神秘人物也没有下令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两军在主将的带动下,就这样静静的对峙着。
终究到了这一步,曾经的恩怨,或者说曾经的恩爱到了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厮杀。杨易和面纱后的雅图同时思绪起伏,彼此终究属于敌对之国,儿女私情在战争面前是那么脆弱,无论他们如何回避,这一步终究到了。
“杨大哥!”喊声打破了僵局,清军营帐里跑出两个汉人。清军并没有阻止他们向对面跑去。
“虎子,小伢子!”杨易很是惊讶,下马将他们揽入怀中。
虎子和小伢子看见杨易非常兴奋,小伢子长高了,虎子更是虎背熊腰,两人已不再是小孩了,称之少年更恰当些。
“你俩没事吧!大娘和你姐姐呢?”杨易关切道。
虎子凑近杨易耳朵低声道,“大哥,我们没事,公主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呢。姐姐和大娘带着大伙儿躲在山里的,安全着呢!”
见杨易一头雾水,小伢子补充道,“鞑子要来打双山,雅图姐姐提前给我们报信让我们躲了起来。人都没事,就是养殖场毁了可惜。”
原来是雅图提前给双山报了信,小蓉带着大伙就躲到了山里。杨易长舒口气,财物损毁了无所谓,还能赚回来,人没事就好。
杨易上马,再次看了一眼黑纱人物,他能清晰的看见黑纱之后那张绝美的脸颊,还好,她不再是冷如蛇蝎。
杨易摆手下令,“回双山。”
哨总高青河不解,急忙道,“大人,我们人数数倍于敌,正是全歼鞑子的好时机,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时机。”
江原也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能歼灭这股鞑子,朝廷必然重赏”当然了,很多士兵都对此不解。
秦双喝道,“执行军令,不得违拗!”
……
没有任何语言,也无需语言,两军对峙就此化解,理解最深刻对的就是各自的主将。看着杨易的默默离去,黑纱里的雅图泪如雨下,她紧抿着双唇,才没有哭出声来……
通州行营。
监军高起潜和总督梁廷栋、兵部尚书张凤翼看着各地雪片般涌来的报告,各类报告汇集起来得到一个好消息,清军正逐步东撤向长城边口汇聚,陆陆续续出关。
高起潜长舒口气,“东虏终于要离开了……咦,梁总督的脸色为何如此不堪?”
按理说,鞑子撤军应该高兴才是,可总督梁廷栋脸色越发的不好,面对高起潜的疑问,梁廷栋打起精神,“昨夜受寒了,过几日就好了”
大热天的受寒个屁,每夜几个女婢伺候能受寒?高起潜暗自发笑,恐怕是担心陛下秋后算账吧!
鞑子在的话,崇祯会担心临时换将影响军心。若鞑子撤了,崇祯必然问责。梁廷栋通过内线得知崇祯肯定要问责的,自己是总督难辞其咎,所有心下惶惶。
兵部尚书张凤翼脸色也不好,梁廷栋逃不了干系,他自己也逃不了干系,每日都在偷偷服食大黄麻慢性自杀。
高起潜自然知道两人的心思,他作为临时启用的监军责任不大,但是鞑子入寇这一段时间确实没什么作为,事后要遭到言官的弹劾也难免。现在鞑子即将退兵,那么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
高起潜琢磨一番后对梁廷栋和张凤翼道,“鞑子肆虐,我等责任不小,现在必须要有所作为将功折罪,二位以为如何?”
张凤翼和梁廷栋对视一眼道,“高公公做主就是!”
高起潜召集众将议事,部署应对方略。主要策略是梁廷栋和张凤翼统领各路勤王兵马分西路和南路两路“追击”清军。
至于如何“追击”,高起潜明言道,“步步扎营。”说白了,就是慢慢追,不主动挑衅。说是“欢送”清军离开更为贴切。
杨易得知后明军大军出动,心想这个崔秉德着实厉害,居然说服行营追击鞑子。但是又得知明军每日行进不过二十里,心凉了半截。所谓追击,不过是个姿态而已,等他们赶到长城时,恐怕清军都回到了辽东。
杨易心灰意冷,完全没有再追击清军的想法了。乱世里,过一日是一日,朝廷高官们都不在乎,自己又何必多惹事端。从山里接到了小蓉带着躲藏的几百号养殖场员工后,就往密丰走。
事有凑巧,在兴州,杨易碰到了“追击”清军的一路明军。在双方哨骑的确认下,这路明军正是高起潜亲领的一路。明军旌旗猎猎,气势非凡,约莫万人左右。
行营传令兵要杨易觐见,杨易懒得搭理,说有要务在身,不便逗留。命全军让开大道,退让到荒原之上,等待大军过路。
高起潜大怒,区区操守不尊号令大逆不道。命令大同总兵王朴和总兵李重镇前去擒拿杨易。杨易发觉情形不妙,命人护送员工们躲到更远处,自己亲自带兵断后。
两位总兵前来擒拿一位操守官,自然不会赤手空拳,而是带着几千士兵前来的。干鞑子不行,对付几百同僚还是得心应手的,两位总兵也不客气,欲直接带兵冲杀过去。然而轰隆隆的爆炸声让他俩瞬间清醒。
农场军用一排炸药包炸出了一条“红线”,胆敢越线绝不客气。
两位总兵面面相觑,他们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诧。火药炸起的烟尘高达数丈,足可见其威力巨大。但是若说吓到了他们倒是言过其词,他们手下的火器装备不少,要打赢对方没有问题,关键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就不是他们愿意的。
杨易目光冷峻,心若磐石,管你是谁若敢找茬绝不客气。
明军乖乖的停在“红线”之外,一位穿着大红蟒袍的官员被众人簇拥在中央,这位官员颌下无须。杨易认出来了,是大太监高起潜。自己同这位太监的渊源比较“深”,从自己入关时就同他产生了“不解之缘”。
高起潜扯着尖嗓子道,“杨易,汝要造反么?”
杨易不卑不亢道,“高公公,汝身为朝廷监军统领十万大军,可不能乱扣帽子。我密丰军同鞑子血战多日,精忠报国,造反这帽子可扣不上。”
“杂家身为监军,统领京畿全军,汝不服号令,违抗军令,现在又威胁行营,不是造反是什么?”高起潜道。
杨易不屑道,“若听高公公号令,我密丰军就应该同其他友军一样龟缩在城里,更没有密丰军斩首鞑子千人的战绩。至于威胁行营更是无稽之谈,我等已经让路于大军,高公公何故命人带兵来追杀我们?我们可是杀鞑子的功臣,莫非高公公要替鞑子除掉我们?”
杨易反咬一口,高起潜气得浑身颤抖,“放肆,杂家有朝廷圣旨,号令京畿所有军队,统筹对敌。汝三番五次违抗军令,破坏抗敌大计。”
“狗屁大计!”杨易嗤之以鼻,“十万大明勇士被你藏在城内,任由鞑子劫掠,这就是你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