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里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你们其实本性还是善良的。以前的事就过去了,我也不追究。如果愿意留在农场,我可以安排你们做事,只要你们本本分分,衣食无忧没有问题,如果作奸犯科,就要按律法处置。”杨易随后安排跟随而来的农场文员,让他们好生安顿这群流民。
农场的拓荒工作一直在持续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只要规规矩矩做事,杨易都持欢迎态度。
流民们听说农场愿意收留他们,激动的泪如泉涌。磕头感恩。
流浪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去安置点的路上,流民们看见无垠的稻田,成群的牛羊,鸡鸭,还有农户们住的砖瓦房,房前都挂着晒干的鱼、腊肉等食物。流民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颠沛流离的他们看到无数荒芜的村庄,第一次见到如此富庶的地方,心中那份激动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也为自己投奔了好地方而庆幸。
热心的老憨一路上给他们讲解农场的来历,开发经过,农户们的日常生活,收入多少云云,还有农场的规矩、赋税等等。几位当家的听得两眼满是星星,这些信息很快传遍了流民,他们都欢呼雀跃,日子有奔头了。
随着农场拓荒边界的不断延伸,居民点也不断向外扩展。在潮河东南靠近黍谷山的地方,正在修建一个新的定居点,取名黍谷村,离密丰镇二十里左右,目前入住的人家很少,正好用来安置这帮流民。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农场水泥的产量相当多了,所有新建的住房都采用砖混结构,加上预制板,建房的成本很低,速度也快。至于抗不抗震,不在杨易的考虑范围之内。
杨易对农场的住房体制做了改变,筒子楼免费提供给新来的人员居住,相当于集体宿舍。如果想居住条件好的话,要么买地自己建房,要么买农场提供的商品房,有房契。商品房品种多,有四合院、别墅、楼房等,各种大小都有。
刚来农场的人们没有钱财,自然只能挤在筒子楼里;但条件好了之后皆愿意买属于自己的房产。随着农场的繁荣,前来农场的商贾等各色人等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在农场置办不动产,导致农场的房价不断创新高。以至于很多精明的商人开始投资农场的房产,大手笔囤积商铺和住宅。杨易因此通过房产获取了巨大利益。
杨易曾经盘算过,只要农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安全能得到保证,几年之后,仅房产一项收入就能还清所有欠债。难怪后世的大老板大多涉猎地产行业,暴利啊!
流民们来到黍谷村,看到刚建好的筒子楼,心里那个踏实啊。他们大部分人原来住的不过草屋、泥土房,不是漏雨就是漏风。哪有这样的房子结实。
“这是集体宿舍,免费给你们住的,挤是挤了点,但遮风挡雨。以后大伙条件好了,可以买大房子。”老憨是个热心肠,很有耐心的给大伙介绍,“村里有食堂,免费给你们供应一段时间,伙食虽不怎样,但管饱,偶尔会有肉菜。”免费伙食以稀粥为主,配上番薯土豆咸菜。并不是杨易舍不得,如果配置好了,大伙都好吃懒做吃白食了。故而免费伙食的宗旨是饿不死你足矣。
就算是稀粥、番薯,对于他们这群流民而言也是不错了,还免费管饱。
毛老三奇怪道,“那不是什么事不做也能在这儿吃饱饭了?”
老憨笑到,“瞧你那点出息。你天天在这儿喝稀粥,看我们吃肉喝酒你乐意啊?”
毛老三想想也是,能吃肉为啥要天天喝稀粥呢!
“东家说过,我们不养懒汉。不管怎样,都不能不劳而获。凡是不服从安排又不愿意劳动的,一个月了还在这里混吃混喝,农场就要将他赶走,把有限的粮食留给勤劳的人。”老憨认真说道。众人点点头。
王武把几个带头的人召集到一起,“百户大人对人宽容仁慈,能收留我们,是我们的福气,大伙要珍惜。不说咱们逃难这段时间的经历,就说咱们逃难前,大家过得日子也是苦逼的很。这里的农户再差也比咱们过得好,所以谁要是做对不起百户大人的事,谁就滚蛋。我王武绝不纵然他。”
“大当家的说的对,杨大人好心给我们活路,我们不能做黑心的人!”刘元声鼎力支持道。
“对,我们不做黑心的人。”众人异口同声。
王武又道,“以后我不再是什么当家的了,我们没有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了,我们都是杨大人的手下了,以后不可以再这么称呼,叫我王武,王大哥就好。"
“叫我刘二哥”刘元声说。
“叫我毛三哥”毛老三也道。
农场里的吏员对这群流民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宿舍,有家庭的一家一个单间,光棍汉们几个人一个单间。忙了两个时辰才分配完毕,又从镇上拉了一些被褥等生活用品分发给他们,勉强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
流民们分到了住房,个个兴高采烈,几乎是又哭又笑的住了进去。虽然没什么家当,连床都没有,可比露宿荒野强多了,至少不担心刮风下雨了,踏实。
毛娃子和几个同龄人住到一个房间,虽然就是打地铺,但他依然很兴奋,第一次睡砖房,激动啊!这房子真好,不漏风、不漏雨,以后俺找个媳妇住这房子多好。
夜里,很多房间传来低低的啜泣声,是激动的哭声。这是大半年来,他们第一次睡觉不用担心野兽,,踏实,真的很踏实。
接连几天,农场的吏员给他们丈量土地、分配土地或者安排别的营生。他们也趁机四处走走看看,很多事情好像都不同于他们以往的认识。
周边村落里的农户见到他们是新来的,纷纷介绍农场的这个那个。有些热情的农户邀请他们去家里参观。他们看见这些农户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鸡鸭,真是打心底里羡慕。
渐渐适应了环境,流民们也开始自我安排。有钱的自己改善一下伙食,去镇上添置些生活物品。没钱的想办法是不是去做雇工挣点生活费……
老憨邀请原来王武、刘元声兄弟、毛老三、毛娃子到家里做客。
老憨住的是商品楼房,底楼,三室一厅的,有前门后门。后门外圈了一个小院子,养了鸡鸭。老憨很想要独门独院的那种,但是价格高,买不起,等再攒点钱就买。
王武等人虽然觉着老憨的房子有点怪怪的,十几户人家住在一栋楼里,还分了两层。老憨解释说独门独院的太贵,他们也就释然了。
老憨在屋外摆上桌子,抽着旱烟,同王武等人喝口小酒摆起了龙门阵。
“俺儿子有点憨,不然在部队里混个队长,就能分到单独的小楼,还带院子的。不过这样俺也很满意了,我们老两口够住了,吃喝也不愁。”二憨爹很开心,“你们啦,也别羡慕,只要跟着大人,不用多久也能像我这样,没准儿比我还过得好呢!”
“憨老哥,这些日子尽是听到大家对千户杨大人的称赞,我们也感受到杨大人对大伙确实好,唉,大明如果多几个大人这样的官,要少多少家破人亡的故事。”王武感叹道。
二憨娘端了些下酒菜出来,有花生米、咸菜、炒肉丝、馒头等。“几个大兄弟,别客气,多吃点,嫂子还在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