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乌骓马的马力,杨宸从云州沿东南来时之路全力疾行,心头怨气不小,无礼于朝廷他不敢,无礼于一个宣诏的礼部郎官,他的胆够够的。
已经明父皇的苦心,也有皇兄在东宫为助力,身后还有一个宇文家,自己乃太祖皇帝之孙,大宁的一等亲王,凭什么要忍下这一口气。既为宣诏之士,提前派人通禀这点隐秘的规矩都不知道,杨宸如何能信。
七月十一,杨宸带着去疾回到了王府门前,不需多想,除了乌骓马外,其余坐骑悉数已经力竭,刚到马棚之处,便径直倒下。
沐浴更衣,换上藩王蟒袍,怒气冲冲的奔去巡守府,在城门那里便听到和珅派来接应之人说起这位左大人来者不善,杨宸更是上了心火,难不成在自己的王城还能被一个初来此地从朝廷使臣给欺辱了不成。
“楚王殿下到!”
定南巡守衙门,从正门一直到后院设宴接风之处,所有人都能从这位少年楚王疾行的脚步里品出些不同与往常亲善的味道,纷纷避之不及。
巡守衙门的乌台,和珅今日早已打听好了这左大人乃金陵人士,故而特意让人去江南好请了厨子过来,为左大人接风。虽然心头看不起这帮言官,但场面上不曾让人觉得半分怠慢了不快。
“和大人,楚王殿下究竟在何处,可否实言说与本官,本官已经来了一日,还不曾见到楚王殿下,宣了陛下的圣诏,下官还得早日去南诏月牙寨呢”
“左大人,下官已经派人去云州说与殿下,殿下一路星夜兼程而来,今日暮时已经入城”
“那若是殿下今日不到,那本官便等明日再宣诏不成?一日又一日,这话可不兴这么说”
姓左名崇的都察院御史,品阶其实不及和珅,无非是做言官每日在朝堂上作威作福惯了,忽而收到了这么一桩算不得好的差事,心里有气,今日听到和珅如此奉承自然是更要将谱摆得多些。
寻常人不知道,可和大人门清,左崇大人可是首辅王太岳的同梓,更是当初在王大人蛰伏翰林时便已经离天子不过十五步的都察院御史,乃朝堂江南新党的第三把交椅,永文年间的这两次科考,可提携了不少人。
和大人只是不知,如此一位大员,陛下为何要分一个出使南诏的差使,一个藩国也当不起啊。
“楚王殿下到!”
杨宸步入乌台,去疾寸步不离的跟在身后。
“臣和珅参见殿下!”
“臣都察院御史领巡按南诏左崇,参见楚王殿下”
杨宸一时间也有些愣,这左崇在朝堂上是何等的尊崇他也清楚,背靠的可是整个江南清流,先前只当作是哪一个分不清道行的朝廷新贵领了这桩差使到自己封地作威作福,不曾想竟然是言官的第一把交椅来了。
“两位大人请起吧”
杨宸径直从左崇跟前走过,并不曾亲自搀扶起身,让和珅看在了眼里,心里想到最坏的情形便是这样,少年王爷碰上一个朝堂老匹夫,若不能和和气气,他日传回朝廷对楚藩可不是什么好事。
“谢殿下”
到底是多年混迹庙堂的,宠辱不惊四字他还懂得,何况此番而来,本就带着要楚藩失了礼数让庙堂里对四卫藩王当中最该站到清流对面的楚王殿下一个好看。
三人坐定,一个江南采买来的奴婢为杨宸斟满了酒,和珅方才想到要替杨宸在左崇面前美言一番,于是说道:
“殿下闻听左大人来宣诏,一路从云州跋涉数百里而来,此路定然是乏累了”
“嗯,这几百里倒是也难走,左大人要是早些时日派人来知会一声,本王也不必如此仓促。可左大人毕竟手中是父皇的圣诏,本王自然是不敢耽搁的”
一句话,将跋涉数百里的罪怪到了左崇头上,而且直接明着来此番仓促归来并非是看在他这朝廷老臣头上,而是因为陛下的圣诏。
“殿下劳苦,老臣这一路从长安而来,可是日日盼着早些将陛下的圣谕交于殿下,今日殿下来得迟了些,夜色已深,待明日去王府宣诏可好?”
“明日本王在王府领着上下,恭候左大人”
言毕,又是满饮一杯,此时的杨宸怒气未消,又找起和珅的谱,无他,不过是不想日后和珅在左崇前头难做人罢了。
“和大人,这菜可非巡守衙门素日里的菜色,这丫头一口的吴侬软语,先前本王也不曾知道和大人府上还有来自江南的奴婢啊”
“左大人自金陵胜地入朝为官二十余载,臣不过是想来左大人一路劳苦,或想用些家乡菜色,便派人去请了江南好的厨子来为左大人接风。这丫头,也就是这几日刚刚到的,殿下自然不曾见过”
和珅懂杨宸的意思,心里却也在为杨宸忧心,如此和江南清流的老臣结恶,何苦为之呢。
这番宴席自然三人都不曾吃得快意,杨宸那张脸色,随便寻一人来都能瞧出这是怨气冲天,左崇又倚老卖老,动辄说着一路南下如何不易,一把老骨头为陛下赴汤蹈火,自己如何得殚精竭虑,唯恐误了陛下的事。
临了,和珅亲自将杨宸送到巡守府前,还在提醒杨宸:“殿下,这在朝为官,可不能用少年心性,左大人毕竟是朝廷老臣,殿下何苦给他脸色瞧?”
“本王知你心意,刚刚那些话你切勿往心头去,本王不过是想你日后入朝在这些清流面前好做人罢了”
“臣谢殿下好意,可左大人毕竟乃朝廷旧臣,下官无礼,还请殿下明日在王府莫要再给人脸色瞧了”
杨宸一把将和珅拉到了旁边,有些惊喜的说道:“和大人,这可不像你素日里明哲保身的做派?怎么,为本王忧心,怕本王得罪他们江南清流?”
“殿下,臣绝无此意!”
和珅被杨宸这么拉一把也有些意外,素日里杨宸可是很少同他和珅亲近,可和珅自己却将杨宸视作日后和东宫往来的重要之人。
“管你有意无意,你且去想想,有王妃在,这清流们还用本王去得罪?如今既然故意找上门来,本王也不能让人觉着我楚藩只敢躲在镇国府身后,龟龟缩缩”
和珅心里哑然:“还说不是少年性子?凡事要争个高低,可不像在朝做官在做的事”,这过去半年,和珅对着小殿下已经是动了许多心思,该说的话说了,不该说的话也说了。
无奈之下,送走了杨宸回府之前,和大人也摇了摇头:“且去吧,有东宫和陛下在,清流也翻不了楚藩的天”
第二日,杨宸早早的焚香沐浴,领人到前院候着左崇,可左大人偏偏等到晨时骄阳顶头之际方才姗姗来迟宣旨。
从一旁的朝廷宦官手中打开檀木盒子,取出圣旨,左崇即高声对跪于身前的杨宸唤道:“楚王殿下接旨!”
“儿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楚王知仁义,不忍为兵戈之事,身处边地,依朕之意,建藩卫国,期年不过长雷一营卫所之军,今诏楚王,勤练军马,以备边疆藩府之要,已成天下四卫之定制............钦此!”
和左崇这一路所猜并无二致,不过是允诺楚藩再建两营兵马,和秦藩,辽藩,吴藩一样,成天下四卫,各拥军三万的定制。
“儿臣接旨”
杨宸从左崇手里接过圣旨,却并未让左崇就这么跟着自己进王府,反倒吩咐了一句:“来人,左大人还要往南诏宣诏,此路遥远,便不耽搁左大人了,去取几坛陈年茅酒,送到左大人处,以示礼数”
“臣,谢过楚王殿下!”
脚都不曾踏进楚王府,也未得一口茶喝,未得一口饭吃的左崇此时心里已是怒不可遏。
心中暴怒言道:“受圣宠不敢动的秦藩惹不得,拿银子消灾的辽藩不能动,地处江南日后返乡近在咫尺的吴王殿下不好得罪。你一个楚藩,当真我清流动不得你?一桩和宇文家的婚事,就让你翻天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