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救世宰相
  4. 第361章 谁守西北
设置

第361章 谁守西北(1 / 1)


北京紫禁城御花园内。

崇祯和周皇后分别披着貂皮大氅,并排踏着厚厚积雪,缓缓走进御花园。十几个宫女太监,悄无声息跟在他们身后。

御花园里,各种树木和各种低矮花丛都是银装素裹,衬得高高的蓝天更加湛蓝。

周皇后悄声说:“皇上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埋头政务,哪里有片刻松闲。御花园掌事太监跟臣妾说过许多次,今年的腊梅,开得格外娇艳,无论如何要请万岁爷来赏鉴,不然腊梅们真是白开了。”

崇祯笑笑:“这些奴才还真是会说话,也难为他们一片忠心,时刻想着让朕忙里偷闲放松一下。皇后说的腊梅在哪里?”

皇后往左前方一指:“就在前面。”

崇祯放眼望去,真是一片姹紫嫣红,在白雪的映衬之下娇艳欲滴。

崇祯正要迈开大步,走向前细细观赏,却见王承恩从侧面匆匆忙忙走来。

周皇后生怕王承恩破坏了崇祯赏花的心情,悄悄地直冲王承恩摆手。却不料崇祯低喝一声:“你不要多事,让王承恩过来。”

周皇后只得后退一步,眼看着王承恩走过来。

王承恩正要跪下行礼,却听崇祯说:“不要啰嗦,有事赶快说。”

王承恩只好躬身说道:“启奏皇上,闯贼李自成已经攻陷西安杀了秦王,并建国称号,随即派三十万贼兵,攻略宁夏、兰州等地。”

崇祯大怒:“孙传庭在哪里?”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奴才已经查明,闯贼攻破潼关后,孙传庭自知罪孽深重,已经自杀。”

崇祯大骂:“废物,通通是废物。耗费了朝廷多少银钱物资,都打的什么仗?传旨,内阁辅臣先商议对策,午后聚集乾清宫偏殿,君臣商讨决策。”

崇祯顾不得再理周皇后,转身走了,丢下周皇后一个人在雪地里发呆。

紫禁城内阁值房内。

温体仁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孙承宗、闵洪学、张维迎、朱纯臣等文武大臣分别坐在两边。

温体仁:“皇上命王公公传旨,让内阁辅臣商议对付西北流贼的策略。本官特地请来张、朱二位公爷,给咱们出出主意。请大家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张维迎略带调侃地说:“温阁老是内阁首辅,应该首先发言。”

温体仁大度地说:“应该集思广益。”

张维迎这才说道:“既然温阁老虚怀若谷,末将就先说两句。别看流贼气势汹汹,几十万大军占了西安,继续流窜至宁夏、兰州,其实是一伙乌合之众。”

温体仁提醒张维迎:“张公爷可不要轻敌,孙传庭是文武全才,与流贼缠斗十几年,最后还是兵败自杀。”

张维迎毫不为意:“孙传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拗不过监军太监的恐吓督促,才轻易派兵出关作战,着了流贼的道儿。若是换了我,谨守潼关天险,流贼便无计可施。”

孙承宗:“张公爷说得有道理。”

温体仁故意激将:“那就请张公爷挂帅出征西北如何?”

张维迎:“只要皇上同意,末将义不容辞。”

闵洪学小声提醒温体仁:“这十几年来,北京城的防务一直是张公爷总领,恐怕皇上不会轻易同意张公爷出征。”

张维迎:“若是这样,末将倒可以推荐一个人,挂帅出征。”

温体仁急切地问:“人选是谁?”

张维迎轻松回答:“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孙阁老。”

温体仁不以为意:“孙阁老正埋头《熹宗实录》的编纂,出京退敌恐怕不合适。”

朱纯臣问温体仁:“温阁老作为内阁首辅,应该知道孰轻孰重吧?”

孙承宗说道:“若是温阁老觉得孙某还有可用之处,孙某便请缨杀敌。”

朱纯臣说道:“当年是温阁老一力坚持,让洪承畴挂帅出征东北,结果他兵败投降。若是让孙阁老出镇东北,满蒙叛匪怎么会如此猖狂?”

温体仁满脸尴尬。

孙承宗缓和地说道:“过去的事,就不要再纠缠了。还请温阁老尽快定夺。”

温体仁不阴不阳地说:“还是请皇上定夺。”

紫禁城乾清宫偏殿内。

崇祯坐在龙椅上,有些烦躁不安地低头思索。

过了一会儿,崇祯抬起头来问在旁边站着的温体仁:“张维迎和朱纯臣,出身武将世家又多年掌兵,既然他们都推荐孙承宗挂帅出征,想来是合适的。温阁老为什么就是不同意?”

温体仁谦恭地说:“皇上也许还记得,当年为什么要把孙承宗从东北前线撤回来。”

崇祯似有所悟,但仍然示意温体仁说下去。

温体仁:“若派孙承宗率兵去西北剿匪,战事顺利与否都令人担忧。”

崇祯不解:“你这是什么意思?”

温体仁显示出一片公忠体国之情:“战事顺利,孙承宗的威望便空前高涨。也许他一方面居功自傲,一方面记恨自己此前不被重用,若生出二心,恐非朝廷之福。战事不顺利,朝臣难免不断攻讦,他若生出异心,定成朝廷之患。”

崇祯似乎恍然大悟:“看来孙承宗还是不能重用。”

温体仁躬身说道:“全凭皇上圣裁。”

崇祯:“让文武大臣们进来吧。”

温体仁走出偏殿,一会儿工夫,就领着孙承宗等人走进偏殿。

崇祯等文武大臣朝拜完毕,便开口道:“今日请各位大臣前来,专议西北剿贼派谁率兵前往。请各抒己见。”

张维迎毫不犹豫地说:“臣推荐孙承宗前往。”

朱纯臣立即响应:“臣附议。”

温体仁只好硬起头皮说道:“臣有异议。”

崇祯:“温阁老请讲。”

温体仁:“行伍之中最讲究袍泽关系,若派孙阁老前往,他手里可有信任依赖之将士?”

崇祯问:“孙阁老对温阁老的异议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回答:“若蒙皇上差遣,请调派两万关宁铁骑,跟随臣赴西北剿贼。”

闵洪学夸张地说:“关宁铁骑一共才有四万多,抽出来两万,朝廷还要不要东北?”

孙承宗轻松地反问:“前些时日,温闵二位阁老还力主放弃宁远,怎么今日忽然如此重视东北?”

闵洪学一时语塞。

孙承宗接着说:“臣以为,留下两万多关宁铁骑,固守宁远没有问题。万一叛匪袭击宁远,山海关还有几万大军,随时可以增援宁远。况且满蒙叛匪,新立幼主内部不稳,短期内不敢轻举妄动。”

张维迎说:“皇上,孙阁老深谋远虑料敌如神,又屡建功勋,就派他去西北剿贼吧。”

朱纯臣:“若是流贼在宁夏、兰州一带得逞,再回马山西、河北,京师危矣。”

闵洪学横下一条心,有些蛮横地说:“照二位公爷看来,孙阁老不出马,大明江山就保不住了?”

张维迎恨恨骂道:“闵洪学,你这是嫉贤妒能!”

温体仁见张维迎不管不顾咆哮朝堂,不敢再顶撞,便冲着崇祯躬身说道:“请皇上圣裁。”

崇祯略带怒意地说:“西北剿贼之事,改日再议。退朝。”

夜,蓟州总兵府后堂内。

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的蓟州总兵马世龙,身穿一身便服,与手下七个同样身穿便服的将军,围坐一个圆桌边喝酒。

马世龙和蔼地问:“各位兄弟,今天这几坛二锅头喝得怎么样?”

带些酒意的几个将军七嘴八舌嚷嚷:“过瘾,够劲,再来两坛更好。”

马世龙笑着说:“还想再喝呀,二锅头可真没了,孙阁老只送来了这四坛。”

邢参将嘟嘟囔囔:“孙阁老忒小气了,也不多送点儿,让弟兄们喝个痛快。”

马世龙笑骂道:“你这个酒鬼,孙阁老就靠那点俸禄过日子,能给咱们送四坛酒,知足吧。”

李副将问道:“不年不节的,孙阁老怎么想着给咱们送酒?”

没想到马世龙叹息道:“孙阁老听说咱们拖延着不愿意派兵增援西北,所以派红霞姑娘给咱们送酒,请咱们一定体谅朝廷的难处,尽快派兵。”

邢参将问:“红霞姑娘来了?怎么不和大家见见面,都是老熟人。”

邢参将话音刚落,红霞推开后门进来,笑着说道:“既然大家愿意见我,我就进来和大家聊聊。”

军官们七嘴八舌让座让酒。

红霞坐在马世龙身边,轻声说道:“我确实不能喝酒,陪着大家说说话。”

李副将:“红霞姑娘,我们这些当兵的,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请红霞姑娘回去跟孙阁老直说,若是朝廷派孙阁老挂帅出征西北,我们二话不说,水里火里一同去。若是派别人,我们不伺候。”

红霞委婉地说:“李将军这话不妥当,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流贼在西北肆虐,至于跟谁去那不重要。反正都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打仗。”

王副将梗着脖子瞪着眼说:“跟谁去打仗还真不一样,比方说我们原来跟着孙阁老在东北,经常打胜仗;后来跟着洪承畴去东北,就差点儿把命丢了。”

邢参将恼怒地说:“我们早就听说了,英国公、成国公大力推荐孙阁老挂帅去西北剿匪,皇上和温体仁他们推三阻四。皇上既然不心疼自己的土地和百姓,我们也犯不着为了别人去冒险。”

马世龙提醒邢参将:“不要乱说话。”

邢参将仍然说:“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孙阁老提拔起来的,跟着他出兵打仗,我们没二话。温体仁这帮混蛋嫉贤妒能,有本事让他们带兵去西北好了。”

马世龙正色道:“弟兄们的心思,红霞姑娘也明白了,回去就跟孙阁老实话实说。大家散了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