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相信,只要有人看到了她的举报信,绝对不会视而不见。
毕竟这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各方领导都极为重视,收到这样的举报信,怎么也会重视三分。
期间,报纸先一步被刊登了出来。
并且因为加上了高考、第一届考生、权势压人等等热门话题,准备好的报纸很快便被一售而空。
一时间,关于顶替高考成绩、学籍造假等新闻就开始大肆传播,引起巨大反响。
她拿了一份贴在了京大广场公告栏上,并用毛笔将文章内容抄写了一篇大字号的,贴在了一起,保证能让人一眼就看见。
报纸上写出了那个小偷的专业、班级,姓名用林某烟代替,就差指名道姓的说明对方的无耻行径了。
“这个叫林某烟的同志是谁?有人认识吗?”
“我们班有个林语烟,不会是她吧?”
“肯定是她!没见上面写了中文3班吗,我们班只有她一个叫林某烟的同志,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我们班的?简直丢尽了我们班的脸!”
“……”
京大的学生都不耻自己的学校竟然出现了这样拖后腿的人,纷纷向校领导反应情况。
特别是老师将拿出试卷,让林语写,而她因为心虚,愤怒拒绝之后,京大师生对她的情绪到达了顶峰。
她的拒绝相当于直接将她最后能自证的机会都拒之门外,虽然她不拒绝也无法自证就是了。
一时之间,林语的日子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
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对她指指点点,更有性格直率暴躁的,直接跑到她面前破口大骂。
她自然也看到了公示墙上面的内容,愤怒的冲上去将其撕得粉碎,但毫无用处。
反而骂她的人更多了。
林语躲在宿舍里,再不敢出门。
但宿舍里还有其它的同学,她们是之前跟林语交流最多的人,更是觉得受到了欺骗,对她恶心透顶。
再难以忍受和她同寝室,联名向老师请求将她换出去。
……
这些事情林烟哪怕不知道,却也能想象到。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还是淳朴正义的,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根植心中。
轻易摘取了他人努力的成果,这样的消息对于绝大多数靠自己奋斗的大学生而言,稍微一代入都觉得难以接受。
而且,现在正是各所大学开学的紧要关头,时隔多年的第一批学子,正是最激动昂扬、振奋不已的时候,乍一看到这种消息,自然是怒不可遏。
别的地方就算知道这个消息也不能把罪魁祸首林语怎么样,但在京大,林语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二十一世纪屡见不鲜的舆论手段,被她提前用在了七十年代。
不可否认,她此举并不值得推荐,但是对偷取别人人生的小偷,她不觉得她过分了。
毕竟,原主可是为此丢了一条命。
人群中也不乏另外的声音,说这报道不一定是真实的,有可能是诬陷。
但面对谁人何时何地如何帮忙等情况都清晰可见的文章,纯粹编造的可能性太低。
而发出这样声音的人,则被质疑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不然怎么会帮着小偷说话。
这话当然无人敢接。
因此几乎无人再敢提起质疑,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
但到后面,争论的焦点已经从林烟转到高考是否公平,权势能否代替努力等话题上来。
舆论的雪球越滚越大,才第二天, 各大报纸上已经出现了各界人士的发声。
《恢复高考,是人才唯先,还是权势为上?》
《请严查顶替事件,还高考清朗环境》
《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浅论顶替高考成绩事件》
……
“您好,请问,你是林烟同志吗?”
被人找上的时候,她几乎毫不意外,甚至特意为他们的到来准备了一个憔悴的形象。
听到他们的称呼,她就知道,她的举报信得到了重视,或者说,是透过她反映出来的整个现象得到了重视。
这样一来,她的目的就实现了八成。
而现在,需要她展现出价值,或者说资格。
她微微点头,一双带着失意的眸里闪过一丝了然,“我是,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来人中明显是做主的那人,一身中山装熨烫得平平整整,衬得整个人身材笔挺,气质不凡,带着些许风霜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但细看不难发现他眼神锐利,几乎能将人一眼看穿。
“我是京市教育局副局长霍廷,想必林烟同志知道我们的来意。”
林烟点点头,带着些第一次见大领导的拘谨,“各位领导里边请,地方简陋,还请见谅。”
招待所自然不会有单独的房间,她这个房间也住了好几个人,但是住招待所的基本上都是有事在身的人,这个时间点,还在房间里的只有她一个。
“林烟同志不必麻烦,我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你写得举报信我们已经认真查看过了,局里对这件事也特别重视,特地委派我来跟进此事。”
制止住她准备倒水的行为,霍廷豪不嫌弃的往矮凳上一坐,果断的开口。
事实上,最先看到举报信的是专门收集群众意见的部门,他们每天都有专人查阅举报信、举报线索之类的。
市政府的领导知道此事后,十分重视,立即通知了教育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开会探讨此事。
十年来,第一次恢复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报纸一出来,关注度高涨,若是此事不处理好,很可能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
为此,市上领导发话,成立专案组,专门调查此事。
而他是看到这封举报信后,主动请缨带队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