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晒太阳呢,建国和红军他们不在啊!”
来人是林九妹的弟媳黄幺妹。
“幺妹呀!萍狗儿,给你幺宝端板凳,我这不是让他们两兄弟去看他们舅舅们去了。”
“是该去看哈,前两天还看到萍狗儿跟建军出去干活,我们萍狗儿还能干呢?”黄幺妹笑道。
“别夸她,一夸就倒毛。”
“也就你这个妈才看我们萍狗儿一身毛病,大嫂,我来呢主要是问哈你建国你是那么想的哦。”
“什么那么想?”林玖一时没有转过弯来。
“娶媳妇舍,你看建军两个娃娃都这么大了,建国现在都二十七八了还是单个子人,你就不着急呀?”黄幺妹问道。
“他之前几年都没有回来一次,那么好跟他说。他这次回来得突然,就算是要跟他说对象,一时在哪去找合适的姑娘?”
林玖知道,黄幺妹既然来找她,自然也是打了要说媒的主意。
“我娘屋里大姐婆家那边倒是有一个合适的姑娘,大嫂你看要不要抽时间相看相看。”
“就是你嫁到张家坝的那个大姐?”
原主的记忆中黄幺妹的大姐嫁到张家坝。
“欧,我大姐嫁的是老三,姑娘是老大家的,屋里姐弟三个,老汉儿前几年病死了,姑娘小小年纪就能挣工分,打席子什么的都做得来。你也晓得张家那屋头有些重男轻女,她那几个叔叔挑拨离间的,母女两个日子不太好过。我大姐看姑娘在那屋里带着也是造孽,所以想着让我给说户好家庭。”
“那丫头我见过,家里家外一把手,是个会过日子。大嫂,这人要是不好,我也不会过来跟你提这事。”
重男轻女是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的通病,但这年代人也要脸,没有几个人会去剥削出嫁的姑娘,所以林玖也能理解黄幺妹大姐的想法。
“姑娘多大了?”
“二十了。”
“那等晚上老大他们回来我问问老大,这毕竟是他们过日子。老大没有意见,那就抽时间在公社相看。”
“那行,等你解决完老大的事,也该考虑老四了。”黄幺妹笑道。
“老四不急,等过两年再说,到时还要你这个做婶娘的帮忙相看呢?”
“到时我一定给你看个好的,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坐会再回去。”
“不坐了,我还得回去喂猪呢?”黄幺妹边说边往外走。
“有时间过来耍。”
“妈,我是不是很快有大嫂了?”杨爱萍小声的问道。
“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事看你大哥回来怎么说吧!毕竟这是要跟他过日子的人。爱萍啊,你要找对象找到一个靠谱的,我也不会反对,可要是明知道你找的人是一个好吃懒做的还放任不管,那就是当妈的不称职。”
“妈,我知道了,其实这两天我也想明白了,那林浩轩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当初我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他吧!可一看到你们个个反对,都认为我眼光差时,我就不知道怎么了,你们越是反对,我就越想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
“妈,我错了,不应该因为一个外人跟你们吵架的。”
林玖知道,这就是青春期到了。
“你之前那种情况只是对异性有着朦胧的好感,就算是换一个长得好看的人你也会觉得喜欢,而那个林浩轩不过是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了你面前。这种现象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青春期。”
杨爱萍突然想到知青点其实还有几个长得好看的男知青,她对他们的感观也都不错,所以真如她妈说得那样,是那什么青春期到了。
杨爱萍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她现在就忙着她的挣钱大业,要知道这两天家里忙,她都没有时间打席子,她还准备多打两条席子换钱呢。
晚上的下午的时候,杨建国和杨红军兄弟俩回来,林玖便给杨建国说了他幺娘要给他介绍对象的事,女方家的情况林玖也根据自己知道的说给了杨建国听,见与不见都由杨建国自己决定。
杨建国思考了一会儿,想到部队领导也希望他把个人问题给解决了,于是还是决定相看,若是双方看对眼了,他便打结婚报告。
“梅子,你去找你幺娘说一下,就说我们同意相看,让女方约定一个时间和地点。”
最终黄幺妹将相看地点定在了她家,时间定在两天后。到时就算是双方没有看上,也可以说是走亲戚。
两天后,李梅还有杨爱萍陪着杨建国去了他幺爸家,而女方那边的则是由黄幺妹的大姐和大姐夫还有女孩的其他两个婶娘陪着过来的。
“怎么样,老大可是看上对方了?”林玖见李梅回来,连忙问道。
“我看大哥的意思是看上对方,我寻摸着这事能成,所以回来烧开水呢?”
川渝地区相看对象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也算是一种习俗,那就是男方如果对女方满意,便会邀请女方看家到家里喝开水,如果女方也看上了男方,便会同意男方的邀请,要是不愿意,便会各走各的。
“妈,我大哥的意思是给未来的大嫂打两个鸡蛋,其他几个陪着过来的一人打一个鸡蛋。幺娘怕我们家里鸡蛋不够,让我拿了一些过来。”
杨爱萍端着一碗鸡蛋走进厨房。
林玖听了杨爱萍的话,这便是知道杨建国对那姑娘很满意了。
“行了,我知道了,这水也快烧开了,你去帮忙叫人过来喝开水吧!梅子,多打两个蛋,你和孩子们也吃些。”
没过一会儿,黄幺妹便带着人过来了,并且边走边在跟对方说起家里的情况。
杨爱萍牵着那姑娘走在杨建国的前面,姑娘有些瘦,穿着不太合身的衣服,想来是临时借的。
“大嫂,这是张英。”
“嬢嬢。”
张英有些腼腆的叫了林玖一声。
“走累了吧!来进屋喝碗开水,爱萍,进去帮你二嫂端开水。建国红军,还不请保保们到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