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4. 第16章 士族谋议
设置

第16章 士族谋议(1 / 1)


太和九年,八月。

新朝大军直入草原,先后攻灭了钱部鲜卑和尉部鲜卑,共计缴获奴仆和牛羊万余。

西面的南匈奴单于率部驰援,再度包围了西部鲜卑的主力。

一桩桩捷报传来。

太和帝龙颜大悦,连夜传旨皇甫孝和,要他加快进军,将鲜卑王的头颅带回。

随着大军的深入,后方运送辎重的民夫也被迫北上。

他们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水土不服半路染病,甚至死于途中。

军中小吏将此事上奏,最终送达太和帝面前。

太和帝再降旨,征召民夫至前线。

恰逢秋收,加之瘟疫的余悸未散,粮食收成本就缩减。

这封征召民夫的圣旨,无疑加重了粮灾的窘迫。

……

南阳郡,杏花山。

李常笑领着一众山民,在后山开垦出一块块田地。

他从体内海岛中取出黑土,与新成的田地混合,使其可以立即用作耕种。

除此之外,他还把这些年种植果树的经验,传授给山民。

没有野兽的困扰,加之外野林木重重,竟然将肆虐的瘟疫隔绝在外。

纵观当世,或许杏花山可以算作是一方世外桃源。

李常笑发现这一切时,也倍感惊讶,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既然如此,索性做的更加彻底些。

他让白龟领着一群小弟,继续开辟深山的地界。

自己除了日常治病,得空就提起锄头,铲除路旁的杂草,开辟出一条阡陌的小道。

小道不深,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山民自家的鸡啼和犬吠,远远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反观涅阳城。

作为毗邻司隶的城池,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壮,都被征召到前线。

只剩下老弱妇孺在家中。

城外贼匪聚集作乱,城内的地痞流子再冒出头。

由于县尉出城征讨贼匪,带走了绝大部分县卒,导致城里的武备空虚。

只有寥寥几个都头勉强维持秩序,黄严自身武力超群,加上有县丞宗默替他撑腰,隐隐成为这些都头的领头人。

他亲自出手,先后击毙了十余名作恶的地痞,吊尸于城头,初步树立起威望。

县令考虑到治安,破格提拔黄严担任巡检,统率余下的县卒。

城里的太平信众起初有意生乱,他们派了一名二流境界的高手到黄严住所,打算将其刺杀。

谁知又是一去不复返的买卖。

翌日,高手的尸体也被悬挂城头。

余下的信众人人自危,按下了作乱的心思。

……

太和九年,十二月。

天气骤然严寒。

草原上原先明朗的局势顿时扑朔起来。

鲜卑方面,大批的牛羊冻死,还有许多族人也未能扛过冬天。

反观新朝大军。

他们的人数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大。

由于冰天雪地,原来的进攻计划被迫中止。

骑兵和步兵大军原地扎寨,好在军中的辎重尚且足够,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伤亡。

唯一肉痛的,是大军的消耗。

数十万人畜每日所需粮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倒是后方的民夫,他们毫无防备,一下子就冻死不少。

人手减少的同时,辎重运输道路受阻,致使大军补给困难。

长安方面,太和帝为了凑足粮草和衣物,可是没少耗费心思。

权衡利弊过后,他终是选择抄家的方式。

眼下用兵,正是需要仰仗武将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对武人动粗。

既然如此,只能由逼逼赖赖的文臣受罪了,几家士族首当其冲。

短短半个月,先后有十二家士族被下入狱。

家财浅薄被草草定罪,直接处死。

而六大士族中,汝南袁氏,下邳陈氏,弘农杨氏这三家都有嫡系入狱。

太和帝对他们略有宽宥,只要交足了钱粮就可免罪。

三家虽然不甘,可又不具备与太和帝硬抗的本事,只得老实凑足钱粮。

……

经过太和帝这么一通折腾,士族的脸面算是丢尽了。

一旦北伐成功,太和帝威望大盛,势必会影响士族的地位。

任其这么发展下去,往后的历代帝王效仿,士族的日子彻底没了盼头。

指不定, 就沦为帝王家的存钱罐,需要的时候敲打一番,简直比聚宝盆来钱都快。

这是万万不可的。

两日后,六大士族的家主聚集。

他们皆脸色沉重,知道眼下的情况,是全体士族的劫难,度不过则万事皆休。

来时各家族老商议过对策,答案还出奇的一致。

只是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或者说,背负这等坏名声。

沉默良久,弘农杨氏的家主,杨不群率先出声。

作为被太和帝关押的当事人之一,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天子受奸人蛊惑,冒然北伐,致使黎庶死伤惨重。吾等肩负圣贤真传,自当为生民立命。北伐,应当中止了!”

闻言,司马氏的家主,司马良光故作疑惑,“杨兄的意思是?”

见他装傻,杨不群冷笑一声,“倘若钱粮不足,大军自当退回。”

下邳陈氏的陈信,面露思索,“只是,当由何人出手?杨兄须知,吾等定是不具备这般武力的。”

杨不群笑而回道,“吾观张谯近来信众不少,最是适当。”

汝南袁氏的袁弘直接附和,“吾以为杨兄此议甚。”

他也是被太和帝杀鸡儆猴的倒霉蛋,当然不介意给龙椅上的天子找些乐子。

这下,场上只剩吴郡陆氏,颍川荀氏两家没有作声。

荀氏祖上与当今的皇族王氏是世交,自始皇以来就颇受礼遇。

他们虽出身士族,可终究无法如同其余几家这般,公然行背刺国朝之举。

至于吴郡陆氏,虽位列六大士族,可身处江东之地,与其余五族的关系颇有疏离。

杨不群见两位家主沉默,很快洞察了他们的心思。

虽心中愤恨,可面上却堆满笑容。

“荀兄与陆兄各有难处,未能替百姓伸张,老夫理解。”

“不过——”杨不群的话锋忽转,“两位俱是我士族中人,理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之理,当知晓才是。”

闻言,荀觅与陆康相识一眼,同时开口。

“杨公宽心,我等虽不欲掺和,却也不会行泄露之举。”

其余四位家主俱是一笑。

尤其是杨不群,他又说了不少恭维的话语。

……

当夜,回到住处。

杨不群即亲笔书信,邀张谯一见。

同时,暗中吩咐紧盯荀氏和陆氏,一旦有任何异样,就莫怪他不念旧情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