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基
字——伯温
生卒——1311-1375年
职业——朱元璋的金手指
爱好——装神棍、忽悠人
病症——超忆症
临床表现——买的所有书都是新的,因为只要翻一遍就全记住了。
问题一:科学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有官方答案,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百度,我就不复制粘贴了。在我看来,科学就是让人类了解这个世界。只不过,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有些事情依然解释不清。
问题二: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答:比如超忆症,没人能解释清楚它出现的原因。
说起超忆症,其实就是过目不忘,这么厉害的技能之所以称为“症”,是因为它带来的影响多是负面的,会给拥有这个被动技能的人带来无限苦恼。要知道,记住所有事并非好事,只有忘记痛苦才能活得快乐。但也有例外,有些人的病情并不严重,能够把过目不忘的本事运用到学习领域,并且籍此获得渊博的学识,还能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就千古美名。
问题三:你说的是谁?
答: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洞天福地记》里有这样一条记载:“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南田就是南田山,此山以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就是青田县城。1311年,刘伯温在这里出生。为啥他的出生地点是洞天福地之一?呵呵,吾言此乃天意也,汝信否?
刘伯温大名叫刘基(别笑,那时候没有腐女),字伯温。小时候他就聪颖好学,识字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看书一目七行,简直牛得飞起。12岁就参加乡试,没有任何意外地考中了秀才。这件事让父老乡亲震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从此称他为“神童”。
神童到底有多神?简单来说就是过目不忘。这个技能在刘伯温十四岁上府学的时候真正觉醒,把教他《春秋》的那位老师吓得不轻。
老师:“《春秋》要多读几遍。”
刘伯温:“没必要。”
老师:“你说啥?”
刘伯温:“我有超忆症,看两遍就记住了,你想听听我的见解吗?”
老师:“我不信。”
刘伯温:“那你随便出题试一下。”
半小时之后……
老师:“我滴妈呀,简直奇才啊!我用脑袋担保,你以后一定会出名。”
公讳基,字伯温。神知迥绝,读书能七行具下。年十四,人郡胶,师受《春秋》,未尝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辨决疑义,出人意表。为人辄有奇气。诸家百氏,过目即洞其旨。(《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
学府三年毕业,十七岁的刘伯温又跑到处州找了一个名望很高的老师——郑复初,跟他学习程朱理学,再一次展示了聪颖好学,过目不忘的本事。郑老师的惊讶之色比府学那位更甚,直接开家长会,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家祖上德行深厚,这孩子以后必定光耀门楣。”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爚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明史·刘基传》)
你瞅瞅,你瞅瞅,那时候超忆症在众人眼里根本不是病,而是开挂技能,带着这种BUFF,不论在哪里学习,都能给同期学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教过刘伯温的两位老师像偷看剧本一样对他的未来给予了重大期望,殊不知在FLAG理论中这是大忌。他们的话或许是经年之后的结果,但中间的过程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拔掉他们竖起的旗帜。
刘伯温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甚至有点儿窝囊。
过目不忘可以提高学习速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超出常人的知识。刘伯温拥有这个能力,学得自然比别人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知识都学杂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兵法数学,甚至还学了《奇门遁甲》,刘大学霸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真的可以吗?
呃……那得看怎么用。
刘伯温23岁的时候去北京参加公务员考试,顺便在京城溜达了一圈。在某个书店闲逛的时候,看到一本很感兴趣的天文书,拿起来翻了两遍,不知不觉触发了“过目不忘”技能,当着老板的面儿把书的内容背了出来。书店老板哪见过这种奇人,还以为是哪路神仙来人间考察,差点儿没给他跪下,硬撑着站稳后非要把那本书送给他。
刘伯温只是微微一笑:“内容都背下来了,我还要书干啥?”说完就潇洒地离开了书店。那位老板望着这位奇才少年桀骜不驯的背影,心里瞬间跑过无数只羊驼。
尝游燕京,间阅书肆天文书,翊日背诵如流,其人大惊,欲以书授公,公曰:“此已在吾胸中矣。”(《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公务员考试,刘伯温中了三甲第20名进士。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神童也好,学霸也罢,名声上的优势大多数时候都和考试成绩没啥关系。否则,他应该是一甲第一名的状元才对。
中举之后就是当官,当了官之后刘伯温才知道,这个官是真不好当。接连换了好几个职位,他始终适应不了元朝的腐败,还受了一肚子气,最后索性辞职不干了,回家和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吹牛聊天,日子过得也挺爽。这期间他依然看了不少书,还写了一部《郁离子》,肚子里的学问就像元气值一样在沉淀累积,等到爆发的那一刻,必然会放出一记终极必杀。
有一次,刘伯温和朋友们去西湖游玩,看到西北方向的云彩与众不同。文人墨客遇到罕见的自然景观肯定要吟诗作赋一番,要不然内心的感叹之情抒发不出来容易憋疯。
在队友们吟诗赞美西边的云彩时,刘伯温只是闷头喝酒,喝多了就开始大放厥词:“我告诉你们,别小看那云彩,那是天子之气。十年之后此人必来金陵,我会辅佐他完成大业。”
友人笑道:“忽悠,接着忽悠。”
刘伯温撇嘴道:“你们懂个屁。”
那时候杭州还没有任何动荡的迹象,大家都觉得刘伯温是想出名想疯了。但也有例外,西蜀赵天泽就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现在的刘伯温与东汉末年在隆中务农的诸葛亮很像,表面上看着好像是神棍瞎忽悠,实际上一定是对天下大势做过系统分析之后得出了可靠结论,他由衷地觉得刘伯温就是另一个孔明。
至正初,以《春秋》举进士,授高安县丞,累官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政乱,投劾去。常建议剿方国珍,不用,安置绍兴。游西湖,有异云起西北,诸同游者皆以为庆云,将分韵赋诗。基独纵饮不顾,大言曰:“此天子气也。十年后应在金陵,我当辅之。”时杭州犹全盛,皆大骇以为狂,无知基者,惟西蜀赵天泽奇之,以为诸葛孔明之流。(《明史纪事本末》)
但刘伯温不是诸葛亮,朱元璋也不是刘备。
“三顾茅庐”这种故事只会出现在书本里,现实中很难有老板多次亲自登门招聘的戏剧性情节。纵使刘伯温有意效仿诸葛亮,朱元璋也不会惯着他。事实上,朱老板并没有把素未谋面的刘伯温放在眼里,派人去请是礼遇名士,刘伯温推辞不来,朱元璋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流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名声这种徒有其表的东西并不太认可。
一粒花生,吃了就吃了,不吃也无所谓。
那刘伯温最后有没有去呢?
当然去了。
朱元璋在总制官的建议下又邀请了一次,刘伯温这才去见他。他这个推辞的举动与之前在西湖的大放厥词前后矛盾,应该只是想抬一下身份。学贯古今的刘伯温对历史上的先贤了如指掌,很清楚“别指望有能力的人守规矩”这句话的真谛。
这一点,从他不拜小明王韩林儿就可以看出来。
说起韩林儿,这人实在没什么名气,他老子叫韩山童,自称宋朝后裔,以白莲教蛊惑人心,组织教众发动起义,刚闹出点动静就被元朝政府给杀了。为了给起义找个合理的名义,起义军奉他儿子韩林儿为帝,国号还叫大宋,韩林儿就成了小明王。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这伙人是以大宋的名义反抗元朝,面对这个傀儡皇帝,表面上的尊敬还是要有的,于是中书省在年初的时候组织了一场官员参拜小明王的活动。
刘伯温压根不在乎这货是什么人,他的眼里,主公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元璋,所以根本不拜,还不屑地说:“一个牧童而已,理他干啥?”转而跪拜朱元璋:“天命在您身上,我只参拜您。”
这个马屁拍得恰合时宜,至少在老板心里留了个好印象。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明史·刘基传》)
朱老板是因为刘伯温的名气才前去招聘,但名气这东西难保不是炒作而来,牛皮吹得震天响没有用,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行。
三国时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摆足了谱,刘备也给足了他面子,但如果见面之后他不能展示出真才实学,或者说不能给集团谋利,老板会把之前苦等时受的气一并还给他,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搞不好会玩脱丧命。不过还好,诸葛亮慷慨激昂一番《隆中对》,建功立业在他嘴里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着实给当时处于劣势的刘备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份工作顺利保住了。
刘伯温呢?完全效仿孔明。他给朱元璋搞了一套《时务十八策》,也是基本上已经把天下局势定了下来。与《隆中对》不同,《时务十八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成了千古之谜,可能只是口述,以刘伯温的尿性以及过目不忘这个BUG技能,他的确干得出来把原稿烧了以显示自己记性好这种事。这方法的确管用,老板看到后乐开了花,之前招聘时所有的不愉快全都消失了,在心里把他当成了张良、孔明之才。
陈时务一十八款,上从之。(《诚意伯刘公行状》)
元末的天下格局很有意思,打着反元旗号割据的军阀在军事力量稳定之后,几乎都对元朝政府失去了兴趣,纷纷掉转枪口,把铲除的对象瞄准了别的义军集团。当时有三股最强的势力,以强弱次序排列是这样的:汉军陈友谅、宋军朱元璋、吴军张士诚。以朱元璋的视角来看,张士诚是最好捏的软柿子,麾下的将军谋士也都同意先干张士诚,毕竟放着货不欺负去和强者对着干通常都是脑子有病的表现。
刘伯温可不是一般的谋士,他要做谋士中的老大,既然是老大,想法怎么能和别人一样呢?何况他真的有病。所以在朱元璋咨询征讨方案时,他撇着嘴说:“既然张士诚好打,那为什么还要先打?灭了陈友谅之后,谁还能威胁到你?”
朱元璋:“先生说得对。可是现在陈友谅气势正盛,正要集结军队来干我,有人劝我跑,有人劝我降,你有啥办法没?”
刘伯温:“这还用说吗?不敢正面硬刚的人一律枪毙。陈友谅急功近利,装备没出完就要越塔强杀,这种秀操作式的打法肯定赢不了。咱们就蹲草丛等他深入,配合防御塔将其团灭。”
朱元璋:“先生一看就是钻石级别的老玩家,排位赛升级就靠你了。”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天道后举者胜 ,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明史·刘基传》)
按理说刘伯温是一介文臣,从考中进士开始干的始终是后勤工作,应该没有实际作战经验才对。可是他遇到朱元璋之后就变成了战神,不论是洞察人心还是鼓舞士气,甚至具体的作战部署他都玩得游刃有余,几乎让人有种错觉,这货就是孙武、韩信转世。
其实他之所以这么神,全靠学识的积累,曾经熟读过的兵法韬略在沉淀之后终于爆发了,以六神装破防减伤的气势一路横冲直撞,只堵对面泉水,大杀特杀,帮助老板铲除了帝业途中一切威胁者,为推翻元朝,建立不朽基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对于刘伯温的作战才能,有本书值得说一下,那就是《百战奇略》。这本书特别神,记载了一百种作战的方法。以刘伯温的超忆症BUFF把曾经看过的兵法类文献进行总结,编撰得的确合情合理,只不过《明史》中根本没有此书记载。此书究竟是不是刘伯温所撰成为未解之谜。
与此类似的还有他的《烧饼歌》,那更是一部奇书,可以和唐朝《推背图》相提并论,内容是对明朝及后世的各种预言。至于准不准,这就跟绝大多数算命的一样,你信它就准,即便不准,你也会想方设法牵强附会地把结果与真实发生的事联系起来。
毕竟,谁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在竞技类桌游《英雄杀》里,刘伯温叨咕出以上台词时,就表示他要发动“占卜”技能了,此技能可以观看最上面五张牌,不仅自己能选择好牌,还能主导下家的牌。如果你坐在他的下家,且正好被“手捧雷”威胁,那可就要小心了,他随便给你一张黑桃数字牌,你的游戏体验就到此结束了。
抛开游戏不说,上面那句云山雾绕高深莫测的句子正是出自《烧饼歌》。刘伯温深谙天文历法,有些自然现象自然是可以观测出来的,这就跟现在的天气预报一样,没什么稀奇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他说的命理之事都是靠这种玄乎的方式忽悠人。
《烧饼歌》的故事发生在朱元璋登基以后,某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御膳房的珍馐美味吃腻了,朱元璋竟然拿起一个烧饼啃了起来,刚咬了一口,听闻刘伯温觐见,朱元璋脑袋一抽,顺手把饼扔到碗里盖了起来。然后,也不管刘伯温来找他是为了什么军国大事,直接开始了相声专场。
朱元璋:“相声讲究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尤其这个逗,得有渊博的学识。比如我旁边这位刘先生,大家都认识,那可是过目不忘的奇才。刘先生,你看了这么多书,深谙命理之道,能说说我这碗里是什么吗?”
刘伯温:“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应该是个饼。”
朱元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刘伯温:“猜的。”
朱元璋:“果然厉害,那你说说,我大明能延续多少年?”
刘伯温:“这有什么可说的,陛下万子万孙。”
后面二人又巴拉巴拉地说了好多,据说一直预言到了现代。看起来的确和《推背图》是类似的东西,连之后那些所谓的解析都一样毫无根据且牵强附会。
就上面这段而言,刘伯温的预言准确吗?看起来是瞎扯淡,因为明朝在崇祯死后就灭亡了。但是,解读这段的人可不这样说,而是把“万”说成了万历皇帝,崇祯恰好是万历皇帝的孙子,于是“万子万孙”就成了崇祯年间明朝终结。
多么牵强的解读。
刘伯温如果真有这么强的占卜能力,他怎么没预见到自己的死期?
但刘伯温对占卜的运用,也并非是阿谀奉承以博皇帝一笑,他是要以此鬼神之说来达到实际目的,因为有些话直接说出来没人乐意听。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封刘伯温为太史令,说白了这个官职就是皇上的算命先生,不仅研究天文历法,还得占卜吉凶祸福。
天下笃定,为了给老板博得一些好名声,刘伯温想让朱元璋搞个罪己诏,对一些无关痛痒的错误进行检讨。这种事如果直接说出来,以朱元璋的脾气肯定不同意。所以刘伯温换了个方式,用神棍的口吻忽悠道:“啧啧啧,近期我夜观天象,有些不妙啊!”
朱元璋:“你能不吓唬我不?”
刘伯温:“荧惑星停在心宿的位置,这是有灾祸的预兆。”
朱元璋:“先生可能破?”
刘伯温:“依我看,也不是不能破,就是得难为陛下了。”
朱元璋:“一小般的难为我还是能接受的,只要别太严重就行。”
刘伯温:“下诏己罪。”
朱元璋:“妥妥的。”
然后这件事就过去了,朱元璋真的下了个罪己诏。
又过了段时间,天气大旱,刘伯温通过天文知识观测到旱期将消,不日便有大雨降临。
这么好的显摆机会可不能白白浪费,他跑到朱元璋面前说:“陛下,你知道为什么会大旱吗?”
朱元璋:“有屁快放。”
刘伯温:“呃……你把我思绪都打乱了。对了,大旱是因为有冤案,请陛下清理积压的冤案,为民平反,当冤气消弭之时,必得神鬼庇佑之力,大雨不请自来。”
朱元璋:“交给你去办。”
然后刘伯温就奉命去审理冤案了,他踩着时间节点审案,积压的案件刚清理完,大雨也如期而至了。这件事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神鬼之术深信不疑,后来刘神棍请求建立法制阻止官府滥杀无辜的时候,朱老板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除了假托鬼神以外,刘伯温还给朱元璋解梦,神乎其神地瞎忽悠了一通,真实的目的还是劝老板不要滥杀无辜。
吴元年以基为太史令,上《戊申大统历》。荧惑守心 ,请下诏罪己。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明史·刘基传》)
学识渊博是一码事,怎么样利用是另外一码事,刘伯温玩的这手猫腻在当时没人能看出破绽。即便是现代,有些迷信之人依然相信解决旱灾的暴雨就是刘伯温通过神力求来的。
真是笑死人了。
话说刘伯温就没有失手的时候吗?当然有,毕竟天气预报也不是那么准。
那件事发生在朱元璋巡视河南汴梁的时候。他把刘伯温和左丞相李善长留在了京城,刘伯温向朱元璋提议整肃纲纪,得到批准后谁也不惯着,哪怕对方是李善长的亲信。可是左丞相毕竟有权,可以要求御史台暂缓处置,刘伯温压根不理,快马加鞭去给朱元璋送信,得到批复的时候正好赶上求雨,就在祭坛之下把那人给杀了。
杀人就这么痛快,给对手造成了极差的人生体验。
这下可好,他跟李善长结下了一个大梁子。朱元璋刚回来,李善长就和那些厌恶刘伯温的人在御前告了一状,罪名是刘伯温在祭坛下杀人,得罪神明导致大旱。
朱元璋问他:“你怎么说?”
刘伯温:“那些匹夫懂个屁。”
朱元璋:“依你看呢?”
刘伯温趁机解决政务:“士卒过世后,他们的妻子都编入了别的营地,但凡人数过万,就会造成阴气郁结,必须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一现状。还有就是工匠死了不安葬,他们的冤魂能消停吗?再就是张士诚的降将都编入军队,这就冲犯了国家的和气。如此三点解决,必有甘霖普降。”
由于之前有先例,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话深信不疑,对他的建议全都同意了。
然而……老天给了刘伯温一个响亮的耳光。
十天过去了,滴雨未见。
刘伯温每天绕着观星台打转,胡子都快揪掉了,硬是想不出来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
朱元璋很生气,但不好发作,因为这时候刘伯温的老婆死了,他请求回家发丧。一次玩脱了的求雨事件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被化解了。
说起来,刘伯温真的有个好老婆,死了以后都能帮他化解一次危机。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昵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由是与善长忤。帝归,愬基僇人坛壝下,不敬。诸怨基者亦交谮之。会以旱求言,基奏:“士卒物故者,其妻悉处别营,凡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骸暴露,吴将吏降者皆编军户,足干和气。”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会基有妻丧,遂请告归。(《明史·刘基传》)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杀人跟切菜一样,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大臣灭门。不只是他,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允炆以外性格都挺扭曲,要么呆傻要么诡谲多疑,更多的是残暴。
刘伯温跟着朱元璋东征西讨,对这位老板的性格还是很了解的,没当上皇帝之前他对这些帮着打天下的臣属格外礼遇,一旦坐上了帝位,这些当初的功臣就成了他朱氏政权最大的威胁,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那怎么办?
除了告老还乡,刘伯温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纵观历史,权臣压主这种事屡见不鲜。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末期的权臣干政,蜀国有诸葛亮,魏国有司马懿,且不论这二人是否具有可比性,但站在被压制多年的皇帝角度来看,他们其实是一路货色。司马懿最后造反了,明目张胆地把曹魏的权力架空,司马家族成了魏国第一掌门人,他的孙子更是取代魏国建立了新的政权。诸葛亮没有这样,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起来比司马懿高尚许多。但他六出祁山的这种征讨行为太过主观,根本就没给刘禅发表意见的余地。
刘禅:“宝宝心里苦,明明我才是皇帝。”
曹芳:“老哥我很理解你,这就是命。”
朱元璋就算出身再低微,他也了解这些朝代更迭的原因,在对待功臣和权臣的态度上,他要狠毒得多。
刘伯温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跑路。
朱元璋对丞相李善长很不满意,总惦记着炒他鱿鱼,刘伯温一看势头不对,急忙劝道:“老李跟你混这么久了,同事们跟他都很熟,有他在可以给你背锅,没事还可以演演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得罪人的事都让他去干。”
朱元璋皱眉:“你俩不是关系不好吗?把他炒了,丞相就是你的了。”
刘伯温直接跪下了:“可别。就算把他炒了,我也不能干。偷梁换柱你应该找个更粗的,我只是根筷子,支撑不起这座宫殿。”
后来朱元璋还是把李善长开除了,想让跟刘伯温关系好的杨宪当丞相。
刘伯温忙说:“杨宪小心眼,当不了丞相。”
看到没,这种朋友最可怕,平时称兄道弟,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
朱元璋:“汪广洋呢?”
刘伯温:“心眼更小。”
朱元璋:“胡惟庸呢?”
刘伯温:“此人太狂,无法胜任。”
朱元璋:“那就只剩你了。”
刘伯温:“我不干。”
朱元璋:“……你可以滚了。”
后来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官位是弘文馆学士,恩赐他可以告老还乡。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归老于乡。(《明史·刘基传》)
正如年少时那两位老师所言,刘伯温的确获得了光耀门楣的成就,甚至千古留名,但这并非是天赋所致,过目不忘只是一个辅助属性,如果不用功读书,学以致用,就算天赋异禀也是废材一个。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著称,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神,命理术数、奇门遁甲终究抵不过变幻莫测的帝王之心,他被胡惟庸毒死后,子嗣也被朱元璋杀得几乎灭门。流传于后世的,只有他的名声和文学作品《诚意伯文集》,星象占卜方面的研究全都化为了梦幻泡影,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