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苏秦
字——季子
生卒——?-前284年
职业——纵横脱口秀达人,抗秦正义联盟盟主
爱好——自虐,而后虐别人
病症——忽悠成瘾
临床表现——你们听我的,准没错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个藏书癖。
这不是诽谤。
是真的!
清末学者梁启超曾说:“苏秦发奋,陈箧数十。”私家藏书是从苏秦这流传开来的,他是最早的藏书癖。后世例如陆游,都继承了苏秦的光荣传统(陆游家书多到皇帝都来找他借书)。
这一章,我们就来聊聊苏秦。
苏秦是农民出身,家里在雒阳种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爱成语的同学们,其实家里要供奉一下苏秦,因为他给我们贡献了不少成语,例如“头悬梁,锥刺股”里的刺股,便是苏秦所为。
那时候,苏秦已经不是孩子了,正儿八经的书已经读完了,专业是政治学,方向主攻纵横术。
什么叫纵横术呢?纵横术又称“合纵连横”,主要工作方法是以辩才陈述利害、游说君主,相当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脱口秀,谁说得好、人气高,谁就被君王信服,不仅有饭吃,而且还能一步登天。
苏秦的人生路比较坎坷,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更准确地说,是找了数份工作,但都通不过试用期。
他便开始外出游历,类似于现在的gap year,可惜家底薄,自己还缺乏打工能力,以至于穷困潦倒,狼狈归乡。
没钱的男人,不仅自己自尊心受挫,邻里街坊也瞧不起他,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妈们,每每跳完广场舞回来,经过苏秦家门口,都要嘲笑一下:“啧啧,你看那谁谁的儿子,还是名牌鬼谷子大学毕业的呢,这么多年都没找到过一份像样的工作!”
苏秦他妈一听就难受了,毕竟也是每天一起打鼓跳广场舞的老姐妹们,被这样嘲笑,以后还怎么抬得起头!所以苏秦妈咪也开始在家里数落儿子,每日照常三问:“找到工作了吗?有想过以后怎么办吗?能娶上媳妇吗?”抱孙子没问,因为苏妈不敢有那个指望。
苏秦被嘲笑了,也难受啊,他就干脆把房门关起来,耳不听心不烦,一日三餐都靠外卖点餐来解决。苏秦把所有社交ID的个人签名都改成“从师受教,埋头攻读,却不能换来荣华富贵,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以此激励自己,更加刻苦读书。
给苏秦妈吓得,儿子这是要考研啊!
苏秦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有起床困难症,铁打的身体,磁铁打的床,每天都起不来。奇了怪了,一粘上床,立刻上下眼皮打架想睡,甚至有时候不沾床,坐着都犯困(可以说是非常不熬夜非常养生了)。为了不让自己睡觉,苏秦想出个法子:一困,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到鲜血淋漓,就不困了,睁圆了眼睛继续读书。
PS:危险动作,各位读者切莫模仿。伤身甚至会有性命危险,且不能瘦腿。
苏秦就这么读了一年,虽然没去考研,但自考(自己给自己出了张测试卷)合格了,他觉得可以凭此游说君王了!
苏秦是洛阳人,所以首选家乡就业——这样可以免去房租,生活成本最低。他求见周显王,但显王身边的大臣都跟显王说他坏话:“要不得,苏秦这个人要不得。他这个人啊,网上被扒皮了,尽是黑料!”
因此显王对苏秦摆手说了拒绝。
周天子脚下找不到工作,苏秦只好背井离乡,上其他一线大城市去。他到了秦国咸阳,游说秦惠王。可惜,他来得不是时候。
本来,秦国的Top .1是秦孝公,这是位特别爱改革,爱吸纳各国说客的主,最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在他手底下施行的。可惜孝公故去,惠王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惠王特别讨厌说客,尤其是别国说客,统统判定为间谍。之前的红人商鞅都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惠王又怎么会听得进去苏秦一句呢?
面试再次没过,找不到工作的苏秦悻悻离开秦国,一直东进,到达赵国。
都说事不过三,一次两次失败,第三次总该成功了吧?
不!现实是残酷的,还特别喜欢让苏秦这样的年轻人体会到残酷。
当时,赵肃侯的弟弟赵成担任国相,而赵成不喜欢苏秦。
苏秦:“我怎么就这么没有同性缘!”
只好北上了,苏秦出了山海关,来到燕国。
仍是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燕文侯:“咋的,有意见啊?信不信我分分钟削你啊!”
苏秦:“不敢不敢,大王您听我讲!”然后苏秦一顿脱口秀,先指出燕国的战略错误——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担心百里之内的赵国?后建议燕国合纵赵国,结为一体。
燕文侯认为苏秦说得很有道理,竟无法反驳,于是给苏秦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如果合纵之计能成功,愿举国相报。也就是如果成了,让苏秦当丞相。
燕文侯还资助苏秦一张能无限透支的信用卡和一辆豪车,命他前去游说赵国。
苏秦来到赵国,先自我感叹了一番。说“我会回来的”可不是背台词,这回真的回来了。
还好,不喜欢苏秦的赵成已经死了——由此可见养生的重要性。
苏秦赶紧拿保温杯泡了一杯枸杞水,然后来到赵肃侯面前,游说他联合六国,集体抗秦。
这时候,千里之外的秦王打了个喷嚏,皱了下眉头:“怎么总觉得有谁同寡人有什么仇什么怨。”
苏秦给赵肃侯分析了下形势如此危急,得出必须联合抗秦,组成六国“正义联盟”,才能叫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的结论。
有理有据有口才,赵肃侯决定听苏秦的。他也送了苏秦豪车巨款,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连锁加盟。
接下来,苏秦开始了他的人生顺旅。
许是之前太不顺了,老天爷看不过去就给他改了人生模式,由HARD调成EASY,一键升至999级,苏秦接下来一路游说闯关,俨然是人民币玩家,毫无难度。
苏秦首先来到韩国,游说韩宣王。
他先分析了韩国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接着,又分析韩国的劣势:目前侍奉秦国,割地求和,秦国的欲望无穷无尽,总有一天会变本加厉,等到那一天韩国也就离灭亡不远了。毕竟千年后可有位姓赵的说过,自家枕边怎容他人酣睡!
韩宣王一听,有道理啊,寡人的国家这么强,干吗要认嘛!于是韩国愿意举国听从苏秦安排。
接着,苏秦来到魏国,游说魏襄王。
老套路,苏秦照例先分析魏国的优势和劣势:魏国地方小,人口密集,人多就是力量,打起仗来十个打一个,大概率能赢。可如今却侍奉秦国,纳贡称臣,一旦秦国伐魏,没人愿意救魏国的!
苏秦给魏襄王举了越王勾践和武王伐纣的例子,令魏襄王增强了以少胜多的信心。他还援引《周书》,劝诫魏王事前不考虑成熟,今后必有大患。
魏王听完立马在合纵合同上签字,愿举国相从。
第三关,苏秦闯齐,游说齐宣王。
齐宣王也是成语贡献者。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滥竽充数的故事。齐宣王爱听吹竽,喜欢搞大合奏。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混进竽乐队里装模作样,一直都没被拆穿,领了十几年高薪。直到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愍王喜欢单独演奏,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这才逃亡别国。
苏秦见到齐宣王,没吹竽,也不会吹。他给齐宣王吹合纵,老三套,分析齐国的优势——四面天险,兵精粮足,人口众多,而且还不跟秦国相接。
没缺点,干吗还要畏惧遥远的秦国?
齐宣王心想:“有道理啊!这苏秦话说的比吹竽还好听!是我以前太笨了,以后都要听从苏秦的教诲!”
最后一关,也是最远的一国——楚国。苏秦来到楚国,游说楚威王。
其实听了这么多,套路大家都熟了,说来说去优势也就那几点: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军队百万之众,战车千辆,战马万匹,还有十年存粮。
这么厉害的国家,还不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有虎狼之心的秦国?
楚国本来就有同秦国作对的意思,苏秦这么一说,正合心意,于是也签订合约,举国服从。
一番嘴炮之后,六国结成团结一致的抗秦者联盟(合纵联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一瞬间成为当时万千少女的偶像,女孩们都想嫁给苏秦。
苏秦当年刺股的血肉淋漓,终于得到了回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战国策》)
除了“锥刺股”,关于苏秦还有另外一个典故。
据说,苏秦合纵成功后,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他途经洛阳时,随行的诸侯使者、豪车车队加上奢侈品行李,比帝王还气派。当年拒绝苏秦的周显王感到非常害怕,为苏秦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迎接。
苏秦老家也在洛阳,家里人都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看他一眼,尤其是苏秦的嫂嫂。之前苏秦没发迹,嫂嫂对待他是相当无礼。
于是苏秦问道:“嫂嫂为什么前倨后恭?”
这便是成语“前倨后恭”的来源。
苏秦感慨万千:“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之前一穷二白贫贱时,亲戚们都是爱理不理呢!由此类推,假如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没被人鄙视,那就会安于现状。后来怎么会发愤图强,现在又怎能佩戴六国相印呢!”
所以,莫欺少年穷啊!
于是散了千金送给亲戚朋友们。
其中,在苏秦去燕国找工作那会儿,曾经向人借过一百块钱做路费——当时还真有一个人愿意借他。苏秦知恩图报,如今富贵,给那人还了百金。
苏秦还发了很多红包给他的初创团队,但有一个随从没有得到报偿。他非常不甘心,忍不住上前询问苏秦。苏秦说:“我怎么会忘了你呢,只不过当初你随我去燕国,在易水边你三番五次打算放弃期权,离职跳槽。那时候我苏氏团队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这些我都记着呢,现在也要挨到最后才发你分红。”毕竟有怨报怨,有恩报恩,恩怨都要分明。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乃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而且他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
所以直到现在,还有非常多的人敬仰他的成就。在早些年,侠客们还存在的年代,武林中甚至命名了一招“苏秦背剑”的武术定式。古人背剑,皆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苏秦背剑却是剑柄在下,剑尖朝上,斜跨于背。以器械置于背部格挡对手从背后的袭击,颇有苏秦纵横捭阖之意。这一招我们能在许多历史、评书和演义中读到。
琉璃易碎彩云散,越是辉煌就越是容易陨落跌坠,苏秦也不例外。
苏秦合纵时,秦国曾有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不敢出来侵犯别国领土。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这其中也有个典故,说是苏秦在赵国时,秦王曾经攻打魏国,还取得了胜利,甚至有继续挥师东进的念头。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学张仪入秦,维护联盟。
张仪当时一丁点也不知情,不知道被同学坑了卖了,只是每天都不停地打喷嚏。
苏秦的激将之法是,先在微信上让张仪来投奔自己。张仪信了,来到赵国,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不仅动车票和连锁快捷酒店的住宿钱不给张仪报销,而且还当面羞辱他。
张仪又气又羞,一怒之下,奔秦!哼,既然跟你苏秦势不两立,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去秦国寻求帮助去!
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助他一路顺利到达秦国,见到君王,甚至当上客卿(专给秦王策划攻打各国诸侯国方案的职位)。这时候,帮助张仪的恩公才告诉张仪真相——苏秦是故意激怒张仪的,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说好的兄弟情可一点都没变呢!
张仪知道后,感叹万千,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可是,秦国,多厉害的一国啊!那么多军队,待在函谷关里十五年,终究还是耐不住了。
秦国先是派使者欺骗魏国和齐国,想同二国攻打赵国,凭此破坏抗秦者联盟。
魏国和齐国还真听话,真攻打赵国了,赵王一看大军压境,很惶恐啊,就责备苏秦。苏秦居然也害怕了,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仇。
苏秦离开赵国后,抗秦者盟约就失效了。
秦国一打听,苏秦去燕国了。那好,便同燕国搞好关系,决不能放过他!
秦惠王将公主嫁给燕国太子,同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
易王刚登基,齐宣王趁着发丧之机,攻打燕国,胜了,抢去了燕国十座城池。
这易王虽然娶的是秦国媳妇,但相信苏秦,请求苏秦替燕国收复被侵占的国土。
苏秦一口应允,然后出使齐国。
苏秦来到齐国时,齐王还是爱听集体大合奏的那位。苏秦见齐宣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3秒变脸,又行哀悼之礼。
齐宣王当然是一脸搞不清状况。
齐宣王问苏秦,苏秦说:“人再饿,吃馒头吃树皮,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喙,因为那样会死。而且吃得越多,死得越快。燕秦是联姻之国,齐国抢燕国的城池,那就是作死,等同于和秦国结下了仇怨,跟吃有毒的乌喙有什么区别?”
齐王吓得冷汗涟涟,赶紧听苏秦的话,把夺来的城池还给了燕国。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问题解决了?
问题解决了,因为齐王认为苏秦说得很对,齐国归还了燕国的城池。
问题没解决,因为齐国其他人认为苏秦出卖国家、反复无常,是作乱妖人。
苏秦怕死,连夜返回燕国。
按道理,苏秦使齐这一番功劳,燕王应该奖赏他,但燕王却没有给苏秦任何官职。
苏秦很聪明,立刻推断出是有人毁谤自己不忠信。
苏秦求见燕王,道:“忠信的人,是一切为了自己的,进取的人才是为了别人,而弃家外游,就是要求进取。”苏秦还举例曾参(不离父母)、伯夷(坚守正义饿死在首阳山下)、尾生(跟女子约在水岸见面,女子没来水却涨潮了,尾生仍等着女子,最后抱柱而死)的例子,撑“进取”,反“忠信”。
燕王觉得苏秦是神逻辑,自己不忠不信,还有一套歪理邪说。
苏秦又举例:“大老婆不仅给老公戴原谅帽,还毒死老公。小老婆打翻了毒酒救了老公,老公却只看到她打翻了酒壶,生气地打了小老婆板子,我现在就是那个小老婆!”
燕王第一次听到一个大男人自比小老婆,觉得很新鲜,就恢复了苏秦的官职,愈发厚待他。
“不然。臣闻客有远为吏而其妻私于人者,其夫将来,其私者忧之,妻曰‘勿忧,吾已作药酒待之矣’。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于是乎详僵而弃酒。主父大怒,笞之五十。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恶在乎忠信之无罪也夫?臣之过,不幸而类是乎!”(《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其实这个时候,苏秦好好做官就挺好的,接下来的人生也不会那么凶险。
可他却偏偏做了一件不得了的、不该做的事——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给老燕王戴了绿帽子。
活着不好么?
燕易王知道了,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且愈发厚待苏秦。
这厚待令苏秦害怕,总觉得燕王的笑脸后面是杀头刀。苏秦便提议前去齐国,暗中助燕,这样就能离燕王远一点。燕易王同意了,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是的,这会儿齐宣王还未去世,南郭先生仍在滥竽充数,但过不久,齐宣王就去世了。
齐愍王继位,南郭先生被发现根本没有音乐技能,逃亡别国。而苏秦仍待在齐国,他劝说愍王厚葬宣王以示孝顺,大兴土木以示得志——目的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过不久,燕易王也去世了,燕哙继位。风云波动,嫉妒使人疯狂,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
苏秦重伤,虽然没死,但也活不了多久了。
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
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谍活动罪”将他车裂于市,并犒赏行刺之人,这样刺伤他的贼人就会出现。
齐王依计车裂苏秦,凶手果然出现,齐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也被泄露了出来。
齐王心情复杂。
燕王也心情复杂——好在齐王替苏秦报仇了!
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曰:“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苏秦所遭受的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让马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强行撕裂为六块,也就是五马分尸。
最初的最初,苏秦还是少年时,去秦国找工作,那会儿秦王刚车裂完改革派先锋商鞅,恐怕他还能得见一两点血迹。
不知彼时彼地,少年苏秦是何心态?是否满满都是一颗追逐功名利禄之心?
千年之后,另一位改革派先锋王安石,写了一首名为《苏秦》的诗:
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
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苏秦早年求学鬼谷学院,他的老师是鬼谷子。
鬼谷子不是真名,人家姓王名诩,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鬼谷子同墨子的交情不错,两个人经常结伴出入,特别是进山采药。
有一天,他俩又进山了,到了鬼谷这个地方,王诩一看,哎哟不错,这个地方好得很啦!名字也够格调,非常适合我的风格。于是,王诩对墨子说:“你自己回去吧!我就不跟你出去了,后半辈子就要在这隐居了!”
从此自号鬼谷子。
许多志怪,都坚称鬼谷子是下凡的神仙。例如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箴戒》中就有“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玉蔬金菜,并一寸椹”的记载。
这当然有些扯,鬼谷子99%不可能是神仙,但也很了不起,因为他创立了一个学派——纵横派。
这一派没事就讲讲太极阴阳八卦。
现如今爱看八卦爱吃瓜的诸位,可以来拜见祖师爷。
太极八卦,讲究两极对垒,相辅相成。不是黑便是白,不是矛便是盾。鬼谷子这个人有趣得很,教学生也喜欢教出一个矛,一个盾。
例如同期生苏秦和张仪。
苏秦是六国(除了秦国)国相,组织合纵联盟,联合抗秦。
张仪是秦国国相(是的,张仪后来拜相了),组织以横破纵,专门帮着秦国对付别国。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苏秦列传》)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咱们学过历史,知道最后是秦国赢了。古往今来,各种争论,大多数也是觉得张仪强过苏秦。(虽然张仪最后也从秦国逃到了魏国。)
《史记》里记载,张仪在鬼谷学院读书时,成绩就比苏秦好,张仪门门是A,而苏秦只能拿到B等成绩。
鬼谷子教的学生,同期的,总是一位不如另外一位。
例如另外一期,他教出了庞涓和孙膑。
也是矛与盾。
庞涓和孙膑同在鬼谷学院读书,从小学读到大学,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庞涓从来没有比孙膑考得高过。关键是庞涓每天从早到晚学习,补课,做大量习题,例如《十五年高考二十年模拟》全部翻来覆去做了三遍,但每次还是考C或B+。孙膑却是上课不听讲,回宿舍打游戏,考前突击一下,不好意思又拿了A。
庞涓每天努力,却不如别人随便搞搞,丧不丧?
而且,庞涓出身平常百姓家,孙膑却是孙武的后代,《孙子兵法》是他祖宗写的,也算是个二代,本身的物质条件和人脉也不是庞涓能比的。
庞涓觉得世道不公平,心态崩了。
所以,当庞涓在魏国当将军时,因为嫉妒心驱使,设计陷害孙膑,让孙膑受了膑刑和黥刑,双足也被砍去了。
庞涓:“叫你了不起!叫你了不起!现在你站都站不起来,还怎么了不起!”
但是,孙膑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哪怕是失去了双腿的金子。齐国使者来魏国时,孙膑已经是受了刑的囚徒,失去了双腿,他就以这般卑贱的身份见了使者。使者觉得此人奇货可居,悄悄将孙膑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孙膑,待他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在马场赛马,设重金赌注。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孙膑发现每个同等级的马脚力都差不多,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很信任他,完全照孙膑的吩咐,下千金赌注。比赛开始,孙膑教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付公子们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公子们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公子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田忌一败两胜,大赚一笔。
这便是田忌赛马的故事。
尝到了甜头的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做老师,专教兵法。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魏惠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魏国由庞涓领兵,进攻韩国。韩国打不过,向齐国求救。
齐王派孙膑做军师,统领齐、楚等多国雄兵。孙膑用了一招声东击西之法,大军不去韩国救援,而是直击魏国都城,魏国慌了,庞涓赶紧退兵回国守城。
孙膑很了解庞涓这个人,他完全摸透了庞涓的弱点——毕竟读书的时候打败了他三百多次。孙膑考虑到庞涓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网上可没少水军嘲笑齐军)。孙膑便决定诱敌深入,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他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
庞涓追了三天,很仔细地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以为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士兵就跑了一大半。于是,庞涓更加心切,为了追上孙膑,竟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追击,夜走马陵道。道路狭窄,两旁多峻隘险阻,庞涓走着走着,发现道旁大树似乎不对劲。庞涓命人举起火把,近前一看,树皮被砍了,露出白木,其上刻着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当时心里就难受了,但还没等他开口,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
根本就没有逃兵好么?十几万齐军涌上,庞涓知道输了,这一次考试仍没考过孙膑。庞涓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也有说,庞涓不是自刎而是被乱箭射死的。)
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里这样唱这一出不相爱只相杀的故事:俺和他同堂友至契至交,须不是被傍人厮间厮渫。俺可也为甚么相贼相残,都是他平日里自作自孽。他把切骨的冤仇死也似结,怎教俺便忘了者。俺如今拚的个不做不休,这就是至诚心为人为彻。
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孙膑一战成名,且报了刖足之仇。
遥远的秦国: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