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为中国历史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外交部评为外事活动礼品茶。该茶属于徽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如锋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经手工炒制而成。
黄山毛峰的传说: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慨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资料记载: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直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
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茶帛成后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山毛峰被人们以名山产名茶,顾名思义定产于黄山风景区茶园,并作推断为“黄山云雾茶”的后身。
干茶鉴别
黄山毛峰条索细扁,形似“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茶笋”或“金片”,有别于其他毛峰特征之一);芽肥壮、匀齐、多毫;香气清鲜高长。
黄山毛峰茶特征
泡茶品鉴
黄山毛峰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也以80℃左右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
1备具
玻璃杯1个,黄山毛峰茶叶6克,茶荷、茶匙等。
2冲泡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荷中拨入玻璃杯中,冲入80℃左右的水至玻璃杯八分满即可。
3品茶
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清碧微黄,香气如兰,叶底嫩匀成朵,入口后味道鲜浓醇和,回味甘甜。
贮藏
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
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最好选有封口的塑料袋,材料厚一点、密度高。装入茶后袋中空气尽量挤出,再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向套上。
金属罐装贮存法
可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锡罐。市面上有卖两层盖子的不锈钢茶罐,配合塑料袋装茶后,再置入罐内盖上盖子,以胶带粘封盖口则更佳。
低温贮存法
将茶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保存茶叶,使用此法要注意,贮存期六个月以内者,冷藏温度以维持0~5℃最经济有效;贮藏期超过半年者,以冷冻(-10~-18℃)较佳。贮存以专用冷藏库最好,如必须与其他食物共冷藏,则茶叶应妥善包装。
一次购买大量茶叶时,应先予小包分装,再放入冷藏库中,每次取出所需冲泡量,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