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
【题解】
“说剑”,指庄子为赵文王说剑一事。其内容与庄子的无为思想也有一定的关系。作者以“文王喜剑”比喻统治者为政,例举了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三种为政的方法。说明“天子之剑”可以一统天下,匡正诸侯;“诸侯之剑”可以顺天安民,威震四方;而“庶人之剑”只如同斗鸡的儿戏,枉绝性命而无所用于国事。庄子劝文王当为天子之剑而弃庶人之剑。只要“大王安坐定气”,即可无为而治。由此可见,本篇仍在于说明为政当无为的道理,以无为而治就可达到统治的目的。
【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1】,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2】,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3】。
太子悝患之【4】,募左右曰【5】:“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6】,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
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7】。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
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8】,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9】?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诺。周善为剑。”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10】,垂冠【11】,曼胡之缨【12】,短后之衣【13】,瞋目而语难【14】,王乃说之【15】。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16】。”
庄子曰:“请治剑服【17】。”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18】。
庄子入殿门不趋【19】,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20】?”
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21】?”
曰:“臣之剑,十步一人【22】,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23】,示之以虚【24】,开之以利【25】,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
王曰:“夫子休【26】,就舍待命【27】,令设戏请夫子【28】。”
王乃校剑士七日【29】,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30】。”
庄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御杖【31】,长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32】。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
曰:“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庶人之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
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33】。齐岱为锷【34】,晋卫为脊【35】,周宋为镡【36】,韩魏为夹【37】,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恒山【38】,制以五行【39】,论以刑德【40】,开以阴阳【41】,持以春夏【42】,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43】,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44】,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45】,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
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46】;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47】。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
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48】。”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49】,王三环之【50】。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51】!”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52】。
【注释】
【1】赵文王:即赵惠文王,名何。【2】夹门而客:客居在宫门左右。【3】谋:图谋。之:指赵国。【4】悝(kuī):赵惠文王的太子,名悝。【5】募:召募,募集。左右:指左右的幕僚。【6】说:说服。【7】以币从者:赠送随从之人。【8】当:合。不当太子:意为有负太子的委任。【9】安:何。事:用。【10】蓬头:头发松散。突鬓:鬓毛突出。【11】垂冠:低垂帽子。【12】曼胡:粗而乱。缨:冠缨,盔缨。【13】短后之衣:后身短的衣服。【14】语难:用言语互相诘难。【15】说:同“悦”。【16】逆:反,不成功。【17】治:制作。【18】脱白刃:拔出利剑。【19】趋:快步走。【20】使太子先:通过太子先作介绍。【21】禁制:制服。【22】十步一人:意为十步杀一个人。【23】为剑:用剑。【24】虚:空虚。【25】利:可乘之机。【26】休:休息。【27】就舍:住在客舍。【28】戏:指试剑比武。【29】校:通“较”,较量。【30】敦:借为“对”。【31】御:用、对。杖:剑。【32】所奉:所用的剑。奉,通“捧”。【33】燕谿:燕国中的地名。百城:北方的山名。锋:剑端。【34】岱:泰山。锷:剑刃。【35】脊:剑背。【36】镡:剑环,剑鼻。【37】夹:通“铗”,剑把。【38】恒山:常山。【39】五行:金、木、水、火、土。【40】刑德:刑法的恩惠。【41】开:指开合变化。【42】持:把握。【43】直:伸。无前:前面无可阻挡。【44】决:通“抉”。【45】匡:正。【46】三光:日、月、星。【47】四乡(xiǎnɡ):四方。【48】薄:鄙薄。【49】宰人:负责国君膳食的人。上食:奉上食物。【50】三环之:绕了三圈。【51】毕奏:说完了。【52】服毙:自杀。服,通“伏”。
【译文】
从前,赵文王喜好剑术,剑士聚集在他门下为客的有三千多人,日夜在文王面前相互击剑,一年死伤一百多人。文王依然喜好而不厌恶。这样过了三年,国势衰败。各国诸侯开始图谋攻取赵国。
太子悝感到很忧虑,便召集他的左右幕僚说:“谁能说服文王让他停止剑士的活动,就赐他千金。”
左右的人说:“庄子可以。”
于是太子派人以千金奉送庄子。庄子不接受,和使者一起去见太子,说:“太子对我有什么指教,赐给我千金?”
太子说:“听说先生圣明,谨奉千金送给先生的随从。先生不接受,我还怎么敢说呢?”
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让我做的是要断绝文王的喜好。如我向上劝说文王而违逆了文王的心意,向下又有负太子的委任,于是身受刑罚而死去,我还怎么用这千金呢?假使我对上说服了文王,向下符合太子的心意了,我向赵国要求什么而得不到呢?”
太子说:“好吧。我们文王所见的人,只有剑士。”
庄子说:“行,我善于用剑。”
太子说:“但是我们大王所见的剑士,都是头发蓬乱,鬓毛突出,低垂帽子,冠缨粗而乱,衣服后身短,瞪着眼睛而用语言互相责难,这样,大王就高兴。现在先生一定要穿着儒服去拜见文王,事情必然不顺当。”
庄子说:“请制作剑士的服装。”用三天的时间制作了剑士的服装,就去拜见太子。太子便和庄子一起去见文王。文王拔出剑来等待他。
庄子进殿门不急步走,见文王也不拜。文王说:“你要用什么指教我,让太子先向我介绍。”
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术,所以以剑来拜见大王。”
文王说:“你的剑术如何制服对手呢?”
答说:“我的剑术,十步杀一人,千里无阻挡。”
文王非常高兴地说:“天下无敌了。”
庄子说:“用剑术的方法是,先示人以空虚,给人可乘之机。发动在后,抢先击倒。希望试一试。”
文王说:“先生休息一下,到馆舍等候,让我安排剑术比赛后请先生。”
于是文王让剑士较量了七天,死伤六十多人,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捧剑在宫殿下,于是去召庄子。文王说:“今天请与剑士对剑。”
庄子说:“期待很久了。”
文王说:“先生所使用的剑,长短如何?”
庄子说:“我用的这些剑都可以。然而我有三种剑,任大王选用。请先说然后再比剑。”
文王说:“愿意听听这三种剑。”
庄子说:“有天子的剑,有诸侯的剑,有庶人的剑。”
文王说:“天子之剑是怎么样的?”
庄子说:“天子之剑,以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以齐国的泰山做剑刃,以晋国和卫国做剑脊,以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以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无可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
赵文王听了茫然若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做剑尖,以清廉之士做剑刃,以贤良之士做剑脊,以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以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也无可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文王说:“庶人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庶人的剑,头发蓬乱而鬓毛突出,帽子低垂,冠缨粗而乱,衣服后身短,瞪着眼睛而用言语互相责难,在人面前互相攻击,上断人头,下断肝肺。这种庶人的剑,和斗鸡没有不同,性命绝于一旦,对国事无任何用处。现在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而喜好庶人的剑术,我私下为大王鄙薄它。”
于是文王引庄子上殿,负责膳食的人端来饭菜,文王绕了三个圈。庄子说:“大王您安静坐下定住气息,关于剑术的事情我已上奏完了!”
于是文王三个月没出宫门,剑士们都在他们的住处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