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讨厌儒生的刘邦,偏偏又离不开他们。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好吃懒做,游荡成性,从不读诗书文章。在楚汉战争中,虽经文武大臣们给他推荐了几个读书人,也是必须经过实践,亲眼看到确有才学方受重用的。就刘邦本人而言,他是不喜欢读书人的。他常常用“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得天下”为口头禅,轻视儒生。为此,当秦朝博士叔孙通投靠刘邦时,因他素知高祖不喜儒生,便改着短衣,装扮成武士;进见高祖,取得高祖欢心才被受封为博士的。
楚人陆贾,对刘邦轻视儒生很不以为然,便常常乘进见刘邦时,谈诗论书,引经据典,津津有味。每到此时,刘邦听后,心中十分讨厌,但又不便发作,便佯装熟睡,呼声充耳。有一次,正值高祖心中烦躁,陆贾来到面前,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高祖一听便恼,高声向陆贾怒骂:“我是在马上取得天下的,你整天谈诗论书有什么屁用?”
陆贾并不惧怕,反而正色答道:“马上夺得天下,难道马上还能治天下么?据臣所了解,商汤、周武都是用武力夺取天下的,后来治理国家,却是以加强文化思想教育,才达到长治久安的。相反,秦朝统一六国取得天下之后,仍然任性好杀,便有焚书坑儒,草菅人命,才引起民愤,群起而攻之,最后导致灭亡。陛下不妨想想看,假如秦朝以武力夺取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周、汤,您又怎么能达到灭秦亡楚而取得皇帝的位子呢?”一席话,说得刘邦默言无语,慢慢低下头来,暗自生愧。他又想到,南粤赵佗,自中原大乱以来,多年称王,至今未能平服。前一段又听说赵佗想称皇帝,与刘邦抗衡。刘邦心感不安,便派陆贾前去安抚。陆贾去南粤,一刀一枪未动,只凭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利害,晓之以理,使得一个蛮横猖獗的赵佗,五体投地,备受感动,自愿称臣,遵奉汉约,并取出越中珍宝,价值千金,作为赆仪。这是何等的能耐?看来,武略文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刘邦想到这里,慢慢抬起头来,很是抱歉地说:“爱卿说得极是,请你为朕办一件事好吗?”
陆贾道:“陛下请讲。”
刘邦道:“你可将秦是如何失天下,我是如何得天下,分条解释,并用周汤以来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加以证明,找出真切的原因,著成一书,使子孙们代代相传,引为借鉴。”陆贾奉命出朝,认真写作,辑成12篇,尔后呈高祖过目。高祖看后,篇篇叫妙,并把该书命名为《新语》。从此,高祖刘邦对文治的作用加深了认识,也不像以前那样轻视儒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