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一门心思摆脱经济危机的时候,欧洲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大萧条以前,墨索里尼就已经成为意大利的独裁者。在大萧条期间,希特勒正式坐上了德国独裁者的头一把交椅。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一建立,欧洲立刻笼罩在一片战争阴云之下。
墨索里尼曾经在美国废除禁酒法之前公开宣称:美国的事两句话就说完了,一个是酒禁问题,一个是“林白事件”(指美国著名飞行员林白的婴儿被绑票杀害的事件)。
极权主义者认为,美国是走私犯和绑匪横行的国家,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安全可言。有人问墨索里尼: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墨索里尼答:美国根本没有外交政策。
罗斯福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一门心思着力扭转经济的颓势,确实没有提到国外的事。而在他的第一个任期结束的时候,世界和平已经岌岌可危了。罗斯福在竞选第二届总统之前,墨索里尼已经占领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已经点燃了战火,德国也重整军备占领了莱茵区。1935年逃到美国的犹太人就有8万人。在日本,好战的少壮派军官也促使昭和天皇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此时的美国惧怕战争,美国国务院虽然向日本提出过抗议,但并没有因此而采取任何具体行动。事实上,即便美国当时想干涉外国事务也力不从心。
罗斯福首届总统期间,美国的军备在继续削减,以至于全国的兵员还不如福特汽车厂的工人多。艾森豪威尔后来说:“美军当时真正的敌人是经费问题,或者说是经费不足问题。”
1934年,罗斯福总统出巡夏威夷的瓦胡岛,当地驻军司令搞了一场军事演习。本来想博总统一笑,最后却变成了大笑话:军用卡车半数抛锚,12辆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老坦克,有7辆在美国三军总司令(即总统)面前趴窝。
根据1935年杂志的报道,虽然美国步兵决定配备M-1半自动步枪,可M-1总数还不够装备一个团。该杂志估计,按照现在的采购速度,单单是把这种新式步枪装备美国常备军就要30年,而到那时候,这种枪早就过时了。文章还说,美军的现役军人中,竟有一个47岁的中尉,还有一个65岁的中士班长,上尉的平均年龄是43岁。
竞选对手帮了大忙
美国国内当时盛行孤立主义政策,人人反对干涉美洲以外的事务。
罗斯福继任总统的时候,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可是随后几年的繁荣程度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料。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的时候,失业工人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经济翻了一番,经济水平几乎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
但由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损害了垄断集团、大资本家的利益,所以在1936年总统大选时,这些人纷纷支持罗斯福的竞争对手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
1936年1月25日,有两千多阔佬,男的穿着礼服,女的身着貂皮大衣,相约来到华盛顿的五月花饭店,举行自由联盟晚宴,反对罗斯福连任总统。在美国政党竞选史上,这是最豪华的盛会。《纽约时报》评价说,美国的豪门巨富,大部分不是亲自光临就是派出代表出席。
当时会议的主要发言人史密斯,发表了一篇歇斯底里的反新政演说。他说,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俄国的味道。但罗斯福的民主党副总统认为,这篇演说非常好,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篇反对党的演说,民主党再也不用为竞选花一分钱了。换句话说,民主党候选人再度当选已是稳操胜券,因为这些完全不了解美国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土豪,已经给民主党的竞选帮了大忙。
1936年10月31日晚上,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罗斯福发表了一篇的演说。他指出,他的敌人是那些垄断性企业、金融垄断组织、投机倒把的奸商、没良心的银行老板、有组织的大财团。大批听众一直站着听,并且不时大声叫好欢呼,表示坚决拥护罗斯福。
罗斯福总统突然厉声喝道:“在美国历史上,这几股势力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他们大家都恨我,我欢迎嘛!”据《纽约时报》说,当时演讲现场的群众发出阵阵欢呼,声如潮涌。
罗斯福说:“我希望得到的评价是:我首任总统任内,那些代表自私自利、权欲的势力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接着,他提高嗓门说:“我还希望大家有这样的评价,在我连任总统时,这些势力遇到的是克敌制胜的强手。”
这时全场听众已经沸腾,欢呼声如狂风暴雨,直到他离开会场还久久不息。罗斯福的连任毫无悬念,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日本炸了美国舰
获得连任的罗斯福开始考虑法西斯势力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其实早在1935年的圣诞节,罗斯福就写信给朋友说:我为世界大事的忧虑,仍远过于国内的问题,包括大选的问题。甚至他的竞争政敌也认为,如果发生大战,对罗斯福的仇恨就会马上消失,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威尔逊一样。
不久,对美国的考验到来了。
1937年12月12日,450吨的美国炮舰“帕奈”号在中国的长江上停泊。这艘军舰是奉命来接撤离南京的美侨的,因为南京马上就要沦陷于日军之手了。美国驻日大使已经将炮舰的停泊地点和大致的任务通知了日本政府。炮舰舰长休斯少校把舰上的星条旗高高挂起,让它更加显眼,让正在攻打南京的日军可以看清这是一艘美国军舰。
12月12日下午1点半,两批日本战斗机飞到长江上空,向炮舰和炮舰周围的美国船只俯冲投弹、扫射,直到它们一一沉没为止。甚至死里逃生的人划着救生艇往岸边逃生时,也遭到日军的机关枪扫射,导致2名水兵、1名侨民死亡,11人重伤。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甚至联想到了当年的“缅因”号事件,他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必将导致美国向日本宣战。
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东京迅速为“帕奈”号事件向美国做了解释和道歉,华盛顿方面居然欣然接受了道歉。美国国务院认为,“帕奈”号被攻击是一场误会。
事实上,击沉炮舰是日军指挥官下达的命令,用意是想试探美国的胆量到底如何。目前美国对事件的态度,足以使得他们认为美国只是一只纸老虎。
但罗斯福总统并没有遗忘“帕奈”号事件。他在主持一座大桥的落成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说,想试探试探民意。
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每当一场侵害人们健康的瘟疫初起,社会上都会赞成对病人实行隔离,借以保护本区居民的健康,防止瘟疫蔓延。他还说,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他希望以此引起美国人的注意,美国人果然注意了,但强烈反对,都说他是战争贩子,说他的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甚至有人给他拍电报,说,如果你痛恨战争,那你就不要发表这种言论来鼓动战争。
罗斯福明白,美国人现在是怕打仗的。他告诉自己的一个朋友,我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没有一个人跟着,真可怕啊!
1937年4月下旬,美国国会批准延长《中立法》期限。《纽约时报》评价:国会通过这个名为中立实不中立的法案,大概是国内孤立主义情绪达到了顶点的标志吧!
其实,这还不是顶点。九个月后,一位众议员提出了一个荒唐的法案,说即便国会要对外宣战,也要等待全国公民投票,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罗斯福为此给众议院议长写信,说如果通过这样一个修正案,政府就无法正常处理外交事务了。
可是根据民意测验的报告,全国竟有73%的人对这一荒唐提案表示赞成;再次测验之后,赞成人数仍然高达68%。众议院投票的结果,竟然有209票赞成,188票反对。
幸亏赞成的人数不足法定人数的三分之二,否则,正如罗斯福所说,外国就可以对美国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了。
墨索里尼在1937年说,民主国家是随风而逝的散沙。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确实如此。
想方设法扩军备
没有人能怀疑罗斯福具备坚忍的意志,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努力地在一点一点寻找突破,壮大美国的军备。
按照美国陆军的新军备预算,只能购买1870支步枪。但是总统十分清楚,如果总统提出以保卫美国为需要,即便是最顽固的孤立派,也会赞成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1938年1月,罗斯福前往国会,要求拨款10亿美元建立两洋海军,最终如愿以偿。与此同时,他派手下到太平洋沿岸各州进行调查,了解普通飞机场改为军用机场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1938年,罗斯福总统公开说,美国需要8000架军用飞机。听到这个说法的人都大吃一惊,甚至包括陆海军的高级将领,唯一例外的是陆军航空兵的亨利·阿诺德将军,他是后来美国空军唯一的五星上将。阿诺德将军向总统报告说,德国大概有80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美国却只有1650名飞行员和几百架过时的飞机。罗斯福立刻叫他动手扩建空军。战后阿诺德将军表示,如果不是罗斯福当时批准他的请求,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就不可能一举击溃德国空军,盟军也不可能如期在6月6日登陆。
1938年9月12日,纳粹头子希特勒来到德国的纽伦堡,在纳粹党年会上发表了演讲。
纳粹党的这次演讲,美国的两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都进行了现场实况转播。美国人第一次在收音机中听到了希特勒的声音,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懂德语,但他们都能听得出希特勒的话里中充满仇恨。
罗斯福总统精通德语,他当然能够直接听懂希特勒在说什么。那些听不懂德语的美国人只能靠翻译,尤其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时事评论家的翻译。
据美国报纸报道,在广播史上,除了英王爱德华八世的退位演说外,只有这位评论家的听众最多。为了翻译希特勒的演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大楼17层的第九演播室里待了18天。一时间,他声名鹊起。
沉睡的巨人终于醒了
1939年6月,世界博览会在纽约召开。英王乔治六世和王后作为嘉宾来到美国,这可能是英国国王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北美大陆。
罗斯福极尽地主之谊,亲自开车陪英国贵宾环游。当然,他开的是福特的特制汽车,刹车用手扳,不用脚踩,否则凭他那下半身瘫痪的身体,是不可能亲自驾车的。
华盛顿有60万人夹道欢迎英国国王的到来。这一举动的政治意义极其重大,因为三个月前,希特勒已经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迫在眉睫。罗斯福想让全世界知道,他除了能给德国总理拍一些空谈原则的电报,还能做其他的事。他公开说,美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现在已经醒过来了,侵略者还是当心一点儿吧。
希特勒很看不起美国,他对美国总统的评价是“诡计百出的犹太人”,还大骂罗斯福夫人。
美国普通民众看问题喜欢简单化,对于外交政策和本国所受到的威胁,根本就没有运用理智想一想。如果这时候美国政府要采取类似对德宣战的行动,人们必将群起而反对。
身为总统,罗斯福不得不体察民意,谨慎行事。他知道,希特勒对灭掉波兰志在必得,所以他大力扩建美国陆军,因为当时美国陆军的人数还不如波兰。
1939年7月的最后一周,罗斯福请国会领导人来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让国务卿赫尔坐在自己身旁,摆出证据说希特勒如何野心勃勃,估计战事一起,反法西斯同盟国胜负未卜。他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现行的《中立法》禁止出售军火,不论是卖给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都是禁止的。如果修改了《中立法》,希特勒也许会收敛一下,和平还可以得到保持。
罗斯福对国会领导人说,我连最后一发子弹都打出去了,现在得装一颗到弹夹里。
对于修改《中立法》起关键作用的是参议员博拉,只要博拉能够同意,整个参议院会一致赞成,但是博拉不同意。他说,今年不会有战争,眼前这种恐慌行为不过是人为有意制造出来的。
国务卿赫尔听了大失所望,只好说,我想请博拉参议员到我的办公室去看看电报,好不好?博拉丝毫不为所动,声称自己在欧洲有情报来源,甚至比国务院的情报还可靠。赫尔问,你的情报从何而来?博拉回答说,我的情报来源就是外国报刊,没别的。赫尔气得几乎当场飙泪。
副总统加纳点了点人数,问在座的人有多少人赞成修订《中立法》,随即对罗斯福说,我们还是承认事实吧,你的票数不够,就是这么一回事。
罗斯福只好冷静地对国会领袖们说,该说的我都说完了,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去负责,祝各位晚安!
果然,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进攻波兰。
罗斯福总统给希特勒拍了最后一份电报,劝他罢兵言和,但得到的答复是:元首睡着了。希特勒根本不屑于跟罗斯福讲话。
希特勒赶走了核专家
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认真地为战争做准备,特别重视掌握战争的制高点——科学技术。
希特勒的排犹政策,致使很多杰出的犹太物理学家在德国无法立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叫迈特纳的犹太女物理学家。她曾经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实验室里用中子轰击铀元素,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但她现在随时可能被关进集中营。她的那些名望很高的同事去见元首,为她求情。他们说,科学与人种无关,物理学只有真伪之别,并无种族之分。德国正是因为有真理指引,所以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是美国的三倍。
希特勒一听勃然大怒,骂这些说客是“白犹”,把他们全都撵了出去,然后下令逮捕迈特纳。迈特纳乔装改扮逃到荷兰,后来又逃到瑞典。她觉得自己的事业已付诸东流,个人生活也毁了。不但德国的很多核物理学家是这样,意大利的核物理学家也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一位核物理学家把自己的论文提供给美国的《自然科学》杂志。美国人立刻做出了反应。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希拉德清楚地认识到,一旦这个研究成果被利用,制造出原子弹,希特勒就能统治整个世界,或者毁灭整个世界!在他的建议下,美国政府出手把这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全部搜罗到美国,使得美国能在“二战”中最早生产出原子弹。
1940年1月,美国反对战争最激烈的博拉参议员终于撒手人寰。
德军这时已经侵入丹麦和挪威,并且在西线发动了大举进攻。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闪电战”。
6月22日,欧洲头号陆军强国——法国也投降了。紧接着不列颠之战开始了,欧洲只剩下英国孤军奋战了。
“V”字手势很流行
美国人是在广播中了解到欧洲的战争进程的。美国人在情感上爱憎鲜明。在美国,支持纳粹党的没几个。德国人是不善于争取人心的,他们非但暴行累累,而且还公然吹嘘。战争一开始,他们就枪杀人质,美国国内各个种族集团几乎都不喜欢德国人。但这还不是极限。德国人征服了希腊之后,德国军官命令一名希腊士兵将蓝白两色的希腊国旗从城墙上降下来。这位英勇的士兵就在将旗降下来的一刻,果断地用降下的国旗裹住自己的身体,从城墙上纵身一跃,摔到地面上,壮烈殉国。
从广播里听到这么悲壮的事情,美国人也为之动容。一位美国诗人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啊,制造吧,装配吧,送去吧,这样英法才能跟我们一起活下来,否则我们将孤军奋战。”可见,美国人的情绪此时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有一个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德拉维利,就像戴高乐一样,天天从英国对本国同胞广播,鼓励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1940年年底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各种公共场所书写“V”字,用以表示坚信盟军最终会胜利,让那些纳粹匪徒心神不宁。
自从用十字架来纪念基督耶稣之后,好像没有什么符号比“V”字更家喻户晓了。在塞尔维亚语、捷克语、荷兰语中,“V”字都代表勇气、胜利和自由,在乌云笼罩的欧洲,朋友见面也伸出两根手指做“V”字互相打招呼。
餐馆里的刀叉也摆成了“V”字,不走的时钟上的11点5分也拨成“V”字形,甚至连德国军官的专用厕所也有“V”字。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为了掩人耳目,将计就计,说“V”字在德语中是“胜利”的意思,是“希特勒完全胜利”的意思,但没有人会信他,连德国人都不信。
后来“V”字在美国被视为时尚,百货店里出现了镶人造宝石的“V”字别针。美国著名的首饰品牌蒂芬尼(直到今天仍然是大牌),还特意设计制作出用真钻石镶嵌的“V”字别针,当然是天价——5000美元。
婚戒白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白宫的外交政策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基本原则是防止任何国家单独控制全欧洲。罗斯福认为,美国在大西洋两岸这一地区也必须采取相同的立场。
194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历届总统从来都没有连任两届以上的,虽然竞选第三届并不违背宪法,可是两届而止是美国难以动摇的传统。罗斯福总统并没有打破传统的打算,他本来计划到1941年1月退休,可是如今他觉得不能辜负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如果孤立派当选,那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罗斯福在第二个总统任期的最后,抓紧时间让美国扩军备战,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实行征兵。
1940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征兵制,只有加拿大、古巴等少数美洲国家和美国仍然维持老制度。他们认为征兵就等于让他们回到他们早先离开的欧洲,但是马歇尔将军说,没有士兵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国防,因此要马上招募。
罗斯福总统在一次演说中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保证,美国的装备和训练将足以应付一切紧急国防事务。为此,他向众议院提出了法案。
反对参战的大有人在,但是这批人运气欠佳。
当罗斯福把征兵法案递交给众议院的时候,正是纳粹飞机狂轰乱炸伦敦,造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伦敦熊熊大火的照片刊登在各报的头版头条。
1940年6月1日的民意测验显示,有半数的美国人赞成征兵。法国沦陷后,赞成者上升到67%,不列颠之战开战后增至71%。
于是,美国国会批准征兵一年,规定21岁—35岁之间的美国男子都要登记应征。结果不到一天,美国最大的结婚戒指制造商之一——伍德父子公司的生意增加了两倍半,全国各地掀起了抢在征兵前结婚的浪潮,他们以为只要结了婚就可以永远免征了,但是他们打错了主意,婚戒白买了。
罗斯福任命陆军军官赫尔希为兵役局局长,这哥们儿从1926年以来就专门研究各种征兵方案,什么漏洞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那些年轻小伙子一窝峰地结婚,明摆着想逃兵役。赫尔希可不是吃素的,你抢在征兵前结婚也没用,该上战场还得上战场。那些新婚男子全都在劫难逃,只能乖乖服兵役。
借军火就是卖军火
1940年,美国开始大选,希特勒当然希望罗斯福落选。
根据战后调查,德国为达这一目的花了不少钱,但这些钱都白花了。德国大使馆在《纽约时报》上整版整版地刊登广告,支持两党中的孤立派。
对于罗斯福的竞争对手、共和党的温德尔·威尔基来说,战争本来是他唯一可以用来指责攻击罗斯福的武器,但是威尔基为人正直,待人以礼,不屑于加以利用。相反,他赞成罗斯福把军火送到英国,支持总统在和平时期征兵和用旧军舰进行交易。
他只是批评总统说,这笔交易不应该背着国会来做。共和党的顽固派认为,威尔基简直是罗斯福的跟屁虫。
1940年,罗斯福第三次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
1940年年底,战争的形势非常不利于反法西斯盟国,英国一败涂地,英镑储备接近于枯竭。罗斯福第二次连任刚结束,就得了鼻窦炎,乘船来到加勒比海晒太阳。这时候一架水上飞机翩然而降,送上了丘吉尔的一封亲笔信。信中丘吉尔说:“英国军用物资十分短缺,又没钱采购补充,国库存款只有20亿美元。”
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是最大的工业国家,连希特勒都在美国大选结束两天后公开谈到美国的产值,说用天文数字也不能充分表示,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不打算出面竞争。
丘吉尔在信的最后问美国总统,能否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想个办法,防止英国继续沉沦。罗斯福总统足足想了两天,向国会提交了著名的《租借法案》。
回到华盛顿后,罗斯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花了45分钟来解释“租借”的概念。他说:“设想我的邻居家着火了,而我家恰好有一条浇花用的水龙带,我只要让邻居拿着我的这条水龙带接上水龙头,我就可以帮助他把火灭了。我不会在救火之前对他说:老兄,这条管子我花了15块钱,你得照价付钱。那我怎么办呢?我不要这15块钱,我只要求他在灭火之后还我这条水龙带,就是这样。如果火灭了,水龙带还是好好的,没有损坏,那他就会送还我原物,连声道谢!要是坏了,那用实物偿还就是了。”
罗斯福的这个比喻十分高明,而且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罗斯福要借给英国的并不是什么水龙带,而是坦克、飞机、战舰。这些东西在战后是不可能用实物偿还的。
《租借法案》的全称是《进一步促进美国国防及其他目标的法案》。法案授予罗斯福之前其他总统从没被授予过的大权。
法案规定,如果总统认为该国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就可以给它提供援助。
民意测验表明,71%的人赞同总统的意见,54%的人主张立刻开始实施《租借法案》。
罗斯福牵手丘吉尔
1941年2月,墨索里尼下令关闭美国在意大利的两所领事馆。罗斯福对此立刻进行了相应的报复,也把意大利的两所领事馆关了。
总统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冻结了德、意两国在美国的资产,扣留了轴心国和一切实际被轴心国控制的国家的船只,包括法国维希政府的船只。陆军航空兵指挥部宣称,要为英国训练8000名飞行员。10艘海岸警卫队快艇也被移交给英国,当然了,这是一些该进博物馆的老古董。
美国还跟格陵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保护格陵兰免遭侵略。美国总统甚至宣布:从东海岸往东1000英里都是美国的安全带。记者们说那是美国的“贞节带”。
罗斯福总统甚至有意透露:美国军舰正在与英国舰队合作。美国人认为,正是在这种秘而不宣的军令下,美国已经介入北大西洋的战争中。但是,总统对记者说,自己反对美国出兵海外。
罗斯福认为,要等到全国意见一致,领导工作才好做。同时他也知道,一旦挂着美国国旗的船只在公海上受到攻击,全国的团结就会加强。他采用的政策,正是为了造成那种不可避免的事件。
1941年4月10日,一艘荷兰货轮不幸被鱼雷击中,美国驱逐舰赶去搭救落海船员时发现了德国潜艇,于是放出深水炸弹,轰走了它。
这时候,英国每个月被德军击沉的船只吨位高达40万吨。罗斯福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他对报界说,要是我们坐等德国人来到我们家门口,那就是自杀!于是,他把防卫西半球的范围几乎扩大到了欧洲的北海。
海军作战部长在6月17日送给总统一份备忘录,建议派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到冰岛接换英军的防务,准备作战。很快备忘录就批下来了,上面只有一个词“OK(好)”,然后就是总统的签名。
当时希特勒觉得罗斯福正在寻找开战的借口,自己绝不能上他的当。他下令给自己的海军司令雷德尔,命令德国海军一定要谨慎小心,避免攻击美舰。希特勒之所以这样克制,是因为6月22日德军已向苏联发动了进攻。他已经招惹了世界上地皮最大的国家,不想再招惹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人一般对苏德双方都没有好感,《时代》周刊评论说,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极权主义国家,像沼泽里的两只半瞎而又疯狂的史前巨兽,现在厮杀起来了。
后来成为罗斯福继任者的参议员杜鲁门说,他希望纳粹党大杀俄国人,同时也希望俄国人大杀纳粹党。斯大林为这句话恨了他一辈子。华盛顿的海陆军将领根据苏德目前战况的发展,都认为苏联败局已定,建议不能再给苏联运送军用物资。可是罗斯福坚决不同意。
10月1日,美苏两国外交官签署了租借议定书,此后苏联货轮开始冒着艰难万险,长途跋涉来往于美苏之间,运回美国给苏联提供的大量战争物资。
1941年7月,罗斯福的代表霍普金斯来到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会见丘吉尔。他对丘吉尔讲,总统盼望在一处僻静的海湾跟首相您见见面。丘吉尔听完非常高兴,马上选好会面地点——世界上很少有人到的纽芬兰海湾。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罗斯福总统的旗舰“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与丘吉尔首相的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并排停泊在纽芬兰海湾。两人为了防止德国搞偷袭,都带了够打一次大型海战的护卫舰船。
会谈在美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只有星期天的时候,罗斯福才会跨过跳板登上英国战舰做一次礼拜。
美英两国官兵同声高唱圣诗,圣诗唱完之后,丘吉尔告诉罗斯福:我并不是特别笃信宗教,可是我得感谢上帝,美国政府此时此刻的领袖不是别人,而是你。
两位领袖连同幕僚开了三天会,一起合影留念,共同起草了一篇阐述方针的联合声明,这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认为:自由国家的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领导人;收复被武力强占的土地;彼此自由贸易,按均等原则取得原料,改善落后国家的状况;解除侵略国的武装;在公海上自由航行;并享有免予匮乏、免予恐惧的自由。
《大西洋宪章》实际上是英美结盟的宣言书。
德国潜艇又惹祸
1941年9月4日,德国U652号潜艇在冰岛附近海面,发现自己受到深水炸弹的攻击。此时这艘潜艇的头顶上恰好有一艘驱逐舰,潜艇艇长想当然地认为这艘驱逐舰属于英国,而且要击毁自己。事实上,他的观察严重失误,攻击他的深水炸弹来自一架英国飞机的空投,而那艘驱逐舰是一艘其实并没有攻击意图的美国舰艇。
德国潜艇向驱逐舰一连发射了两枚鱼雷。美国驱逐舰舰长看到鱼雷,赶紧转舵避开,同时下令发射深水炸弹进行自卫。最终,德国潜艇和美国驱逐舰都没有受损。
鉴于德国人首先对美舰发动了攻击,罗斯福大骂德国人是海盗行为,下令海军搜索前进,遇敌即歼。换句话说就是,要求美国海军舰队只要见到德国船就往死里打,以击沉德军舰船为目标。
这种情形意味着美国对纳粹在海上已经不宣而战。根据美国的民意测验,2/3的美国人对此是赞成的。
10月17日,冰岛以南400英里的海面上,德国的潜艇群攻击了英国的护航舰队,护航舰队司令发电求援。五艘美国军舰前去救援,一艘驱逐舰被鱼雷击中,虽然没有下沉,但是美国人在报上读到了“二战”的首批伤亡名单:两人,九人失踪,大概已经丧生了。
罗斯福总统宣布:这不是偶发的遭遇战,而是纳粹蓄谋已久的计划,想把美国船只全部逐出公海。罗斯福说,谁先发第一枪,历史已经有了明白的记载。我们美国人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进入战斗岗位,保家卫国,不容松懈!
此后不到两个星期,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在冰岛附近海面执行护航任务时,又一次遭到德国潜艇鱼雷的攻击。这回驱逐舰被打沉了,舰上100名水兵遇难。
“鲁本·詹姆斯”号事件激起美国上下的愤怒,人们对战争狂热无比,唯独没有惊醒国会的那些孤立派。他们仍然不为所动,顽固地拒绝向法西斯宣战,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国从心底里非常看不起日本人。美国人由于种种因素,包括民族沙文主义因素,从来没把日本人放在眼里,认为日本人只是一些猥琐可笑的矮子,戴着厚眼镜,一嘴龅牙,长着两条罗圈腿。
美国军政要员都清楚,美国将会不可避免地与日本打一仗,却没有人真的相信这一点,他们一方面认为不可避免,一方面又觉得跟日本人开打非常荒唐。美国《时代》周刊宣称,美国海军防御力量相当强大。美国国务卿赫尔也信心满满地认为,美国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日本。
美国时间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一片火海。
到了这个时候,《时代》周刊竟然还说美国人信心十足,从仰光到檀香山,每个美国士兵都已经站到了战斗岗位上。
实际上,真正站到战斗岗位上的是每个日本士兵。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各大广播电台相继停止了正在播出的节目,转播战争爆发的消息。
有些美国球迷对广播电台中断体育比赛的报道非常生气,纷纷打电话质问电台到底在搞什么,球赛到底什么情况了。没有人关心美国已经遭遇的战事。
有人给《亚利桑那共和报》打电话气愤地问,芝加哥健儿队对红衣队的比分记录,你们知道不知道?难道除了战争节目,你们就没有其他消息了吗?
丹佛市的电台临时停播了一档宗教节目,有信徒就对此突发情况打电话质问:“电台是否认为报道战争比传播福音更重要?”
新泽西市有个上了年纪的人哈哈大笑,给电台打电话:上次你们广播说什么火星人到了地球,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我早就料到,你们又会来这么一手,现在又说什么日本人打了我们。
美国时间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珍珠港一片火海
在芝加哥,一大群人围着一个报摊买《论坛报》号外。一个矮胖的女人过来问,你们这是干吗?
有人回答说,太太,我们在打仗啦,嚷的就是这事。
太太听完之后大惊:啊?打仗了?跟谁打?
一连几天,这件事都被传为笑谈。
其实,胖太太的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总统的战略向来是把大西洋放到第一位的。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当天下午,丘吉尔就打电话问罗斯福,总统先生,日本人来这么一手,情形究竟怎样?
罗斯福回答说,消息没错,是打起来了。他们袭击了我们的珍珠港,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希特勒帮了罗斯福
美国国会几乎全票通过了对日本宣战的提案,美国人群情激昂仅仅只限于针对日本,珍珠港的罪行总不能归咎于纳粹德国。
尽管国会议员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要求对日宣战,但是如果要求对德日同时宣战,国会大概不会同意。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这时候帮了盟国的大忙。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援引《三国公约》要求德国对美宣战。当时稳居世界法西斯黑帮老大地位的希特勒可以根本不搭理法西斯东京分舵的要求,因为《三国公约》规定:只有日本本土遭受攻击,德意两国才有援助的义务。希特勒即便是对日本的要求置之不理,日本也毫无办法。
希特勒手下的一帮参谋纷纷劝阻他道,咱们树敌已经够多了,不要再加上美国了。但希特勒这时已丧失了理智,他居然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一边,《三国公约》在政治上就失效了。
从12月8日到11日,柏林整整进行了四天的激辩,东京惶惶不安,苦等结果,最后希特勒终于决定对美宣战。
他直言,宣战的真正动机是为了进行报复,同时为东京小弟出头。
希特勒认为,德军之所以在俄罗斯草原上受到挫折,全是因为美国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武器。再加上美国驱逐舰在大西洋上频繁对德国进行挑衅,使得元首忍无可忍。
希特勒说,德美交战早已成为事实,所以他宣布:德国与美国处于交战状态。
墨索里尼这时候已经沦为希特勒十足的小跟班,随即响应老大对美国宣战。
事后出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写道:“由于敌人愚蠢到了极点,终于帮我们解决了种种困难,解除了重重疑虑,使我国人民团结起来,走上了为国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长而艰苦的道路。”
冲冠一怒打日本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节节失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除了关注西海岸之外,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希特勒身上,没有几个美国人听说过什么新不列颠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新几内亚等,美国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教过这些地名。
在航空时代到来之前,什么威克岛、中途岛、硫黄岛统统一毛钱不值。截至1941年,有且仅有美孚石油公司对太平洋上的岛屿感兴趣。
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使用的图纸竟然是18世纪的航海地图。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进入所罗门群岛时,一边前进,一边测量,他们在那儿打的第一场仗,甚至连地名都标错了。
在美国人看来,太平洋诸岛是充满异国情调的乐土,那儿棕榈成荫,传教士跟异国少女混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土著少女潜到海底采珍珠……
实际上,美国人的想象只有一星半点儿符合当时的事实。他们面临的对手——日军骁勇善战,没有天皇的命令,日本人是不会投降的。甚至天皇宣布投降之后,有些死硬分子还一直躲到山洞里坚持到50年代,最后一个投降的日本兵甚至坚持到1972年。
日本人认为被敌人俘虏是十分丢脸的事,所以随时准备自杀。
到了战争中后期,日本战败的势头渐显。
日本军官在战争没有获胜希望的情况下,往往会把士兵集合在一起,按照日军传统,发动一次高喊“天皇万岁”的自杀性冲锋。没有步枪就发棍棒,不能行动的就发手榴弹或手雷自己炸死自己。总之,全都自己了结完事儿。
当美军攻占塞班岛的时候,岛上的守军司令南云中将受伤之后,无力自杀,只好命令副官开枪打死自己。
同样也是在塞班岛上,年仅五岁的日本小孩儿竟能围成一圈,互扔手榴弹同归于尽。
1939年,日本将军本间雅晴就曾说过:“跟美国人打仗,我们准备牺牲1000万人。”
直到今天,太平洋诸岛的一块日军墓地上还插着一块木牌,写着字迹潦草的口号:“我们要用自己的血肉在太平洋铸成一道防线。”
甚至当美军声称要在日本本土登陆的时候,日本人提出了“一亿国民总玉碎”的口号。东京街头也贴出了这样的标语:“他们来得越早越好。”
日本人认为自己投降固然可耻,敌人投降同样可耻,他们对待俘虏毫不客气。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科雷吉多尔战败投降的美军,被日本人强行做了一次死亡行军,无论病员、伤员都被迫行军,直到走死为止。
美国海军陆战队袭击马金岛时,被俘的美军人员全部被日军砍头。
日本人甚至把俘虏的澳大利亚兵用刺刀扎死,割下阴茎缝在嘴唇上,而且还在他们头上挂一块牌子嘲笑道:“死也不让你痛快地死!”
日军的种种暴行马上引起了美国的报复。
麦克奈尔中将对美军士兵说:“我们必须憎恨敌人,身上每根纤维都要充满对敌人的仇恨,我们要如饥似渴地想打仗,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杀敌。”
号称“公牛”的海军上将哈尔西下令在图拉吉岛半山里竖起一幅巨型标语,好让过往的船只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杀日本鬼子,杀日本鬼子,奋勇多杀日本鬼子!”
1943年,美国太平洋战区的司令官们从间谍提供的情报中侦知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的行踪,立刻派出战斗机群,击落他的座机,成功地击毙了山本五十六。
美军的综合国力和作战技能极为强大,在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节节胜利,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到半年,美军就已成功地转守为攻。
玩儿命造军火
战争期间,美国军队的人数高达1200万,罗斯福甚至向国会提出了108,903,047,923美元的军事预算,史无前例!美国的B-17空中堡垒、B-29超级空中堡垒、B-24“解放者”式轰炸机、P-51“野马式”战斗机,相继在各大飞机制造厂投产。
对于生产成绩最好的工厂,由陆军、海军颁发奖旗以兹鼓励,让光荣的旗帜在车间的房顶上高高飘扬。
福特车辆制造厂的柳树场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车间。车间里有一条装配线长达半英里,每小时可以生产一架30吨重的轰炸机。
这些飞机出厂很快,根本不用考虑仓储问题,直接由驾驶员开着滑行到附近的机场,进行试飞后立刻去参加战斗。
所谓时势造英雄,已经60岁但勇于创新的实业家亨利·凯泽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了美国历史上的名人。
1942年,他收购了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造船厂,在那儿革新技术,用预制构件和装配的方法,大规模生产船只,成功地将一艘万吨级自由轮的平均生产时间从200多天减为40天。
到了1942年9月,也就是战争爆发后的第十个月,他创造了世界纪录:1万吨的自由轮安装龙骨24天后就下水了。那个时候,他在大西洋上已经造了100艘轮船。
到了1944年,美国每个星期都有一艘护航航空母舰下水,甚至17天内就可以建造出整条货船。
在1945年的头212天,他们造出了247艘这样的货船,一天不只完成一艘。
当时美国的报纸上画了一幅漫画:两个工人要去吃午饭,吃午饭之前,俩人商量道,离吃饭还有一点儿时间,咱要不要再造一艘自由轮?
1940年德国军队在西线发动闪电战时,拥有3034架飞机、2580辆坦克、10000门大炮和4000辆卡车。但在法国崩溃以后的五年,美国生产出了296,429架军用飞机、102,351辆坦克、自行火炮、372,431门大炮、2,459,645辆卡车、87,620艘各种军舰、5,425艘货船,以及不计其数的炸弹、轻武器和弹药。
1943年年底,在德黑兰会议上,苏联领袖斯大林举杯祝酒说:“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1941年8月,希特勒还在跟墨索里尼说梦话:“美国是个软蛋国家,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完全是由贪婪成性的生意经所形成的。”
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的前辈兴登堡元帅谈及美国的战时生产时就说了一句话:他们了解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儿。
偷偷制造原子弹
1942年,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东北18英里的橡树岭,工人们在平整山麓,准备兴建一些建筑。
那儿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名堂,有人好奇地问:“你们这是干吗?”
工人说:“一小时一块三毛五。”
从这儿向西2000英里就是新墨西哥州平静的圣菲城,不少带有外国口音的人走到东宫街109号的房子,然后就有船只把他们载到35英里以外的一个营地,他们知道这个营地叫“Y号工地”。
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几个科学家、一位少将和少数几名由罗斯福总统亲自指定的文职人员。
美国赶在德国之前偷偷制造出原子弹
这项计划要花20亿美元,费用分散在各种联邦预算之下,从账目上根本看不出来有这个项目的存在。
参议员杜鲁门,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不明就里,亲自到这儿到处打听情况,想看看纳税人的钱是否用得其所。
白宫对此只有一个态度,就是让他少管闲事。
美国科学家知道,他们是在跟时间赛跑。
根据英国情报人员的报告,柏林命令挪威生产3000磅重水,后来又增加到1万磅,随即捷克铀一直源源不绝地运向德国。
1942年10月15日,盟国在挪威空投了一支突击队,破坏了这个氢化厂的一部分,让盟国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纳粹很快就会重建工厂。
可惜的是,由于希特勒把大批科学家都赶到了美国,美国科学技术人才云集,工作效率到底要高一些,抢先把原子弹造了出来。
于是美国掌握了制胜的先机。
荣誉勋章是拼出来的
一般人认为,美国打仗完全是凭着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军事装备的先进,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祖先基本上是由欧洲移民、拓荒者构成的美国人在学习战争和领悟战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美国士兵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勇敢是罕见的。
美国最高的军事奖章叫作荣誉勋章。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令,正式设立了这枚勋章。获得荣誉勋章的个人,必须拥有英勇顽强、自我牺牲、临危不惧的事迹,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要明显超过同伴,要有令人信服的服役表现证明。
荣誉勋章是各级官兵不分军衔等级都可以获得的,由总统亲自颁发,是美国唯一不能自由买卖的勋章,违者要受到法律制裁。150多年间,一共只有3485名军人获得了荣誉勋章,当然,有的军人获得了两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有471名军人被授予荣誉勋章,其中陆军293人、陆军航空队38人、海军57人、海军陆战队82人、海岸警卫队1人,其中六成是死后追认的。
获得荣誉勋章的这些美国军人,可以看作美军士兵最勇敢的象征。
尽管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战果辉煌,但美国海军官兵还是表现出了奋不顾身的精神。
他们英勇扑救被炸弹击中的战舰,甚至用身体极力去堵舰体被洞穿后涌入的海水。
珍珠港事件中,有15名美国军官获得了荣誉勋章。
珍珠港事件中唯一沉没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第一舰队司令官凯特少将和舰长富兰克林上校在军舰被多枚炸弹命中后,仍然坚持在舰桥指挥,与军舰共存亡。
直到一枚鱼雷命中弹药舱,“亚利桑那”号被炸成了两截,沉入海底,两名指挥官和1100名官兵壮烈牺牲,至今长眠海底。
司令官凯特少将和舰长富兰克林上校都获得了荣誉勋章。
“维斯塔尔”号的舰长亚克中校,在日军偷袭事发当时正好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他义无反顾地指挥高射炮群炮击日军飞机。
“亚利桑那”号弹药舱中弹爆炸后,他受伤后被猛烈的气浪吹入大海,但他依然不顾伤痛,游到本舰“维斯塔尔”号上,继续指挥自救。
他是活着接受荣誉勋章的美国海军军官之一,事后晋升为上校,担任一艘重巡洋舰的舰长,最后在太平洋的一场战役中英勇牺牲。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不适合陆航飞机起飞的“大黄蜂”号航母起飞,执行轰炸日本东京的任务。
这是美国飞机对东京的第一次攻击,也是日本本土首次遭到进攻。
率领这次攻击的是杜立特中校,他也获得了荣誉勋章。多年后,他晋升为中将,成为空八军的司令官。
在著名的“瓜岛战役”中,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曼罗军士在美军遭到日军守岛部队拼命反击,不得不撤退的过程中,临危不惧,组织小分队撤退。他自己最后一个撤出,自当盾牌,直到壮烈牺牲。
曼罗军士成为“二战”中海岸警卫队唯一获得荣誉勋章的军人。
1943年,在美日争夺新乔治亚岛一个机场的战斗中,一位叫扬戈的上等兵作战非常勇敢,引起极大关注。
他本来有晋升机会,但因为有听力障碍,他谢绝了晋升,继续当他的上等兵,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在日军疯狂反扑、美军一路后撤的作战中,他所在的分队负责掩护。
扬戈身负重伤,仍然坚守机枪阵地,用手榴弹攻击日军,直到最后壮烈牺牲。
他的事迹被谱写成了歌曲《扬戈之歌》,歌中唱道:“扬戈的名字永远活在全体步兵心中。”
更有意思的是,在意大利北部的作战过程中,一共有18名美国军人获得了荣誉勋章,其中9名是日本裔美国军人。正是士兵们的浴血奋战,才使美国在“二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
打出来的繁荣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不但未受影响,反而变得超级繁荣。
原来国内经济捉襟见肘,现在却有了大量的游资。1942年,华盛顿每天要开支3亿美元,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战争开支达到了2450亿美元。
这个数字比美国1789—1940年各年度预算的总和还要大。
193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910亿美元,到了1945年竟然高达2150亿美元。
1940年,美国有800万人失业,而到了1945年,就业人数已经增加到6600万,其中有500万是妇女。1943年,公司的利润超过了1929年。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经说:“美国人不可救药,他们只能一再依靠吹嘘自己物资丰富,他们大言不惭,说每天差不多能生产1000架飞机和坦克,可是一到要用这些武器的时候,他们又没有了,结果他们一再挨揍。”
独裁国家的宣传往往与事实恰好相反,身为纳粹宣传部长的戈培尔的说法无疑是非常荒谬可笑的。
美国人在“二战”中的士兵总数达到了1200万,成功建立起了一支比敌人和其他盟国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的海军。
与此同时,美国的民用开支比1939年增加了20%。评论员说:“我们生活轻松,比较舒适,完全有保障。”“这次战争开始以来,生活水平还能提高的,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整个欧洲都已经弄得筋疲力尽,而我们却没有。”
美国著名的评论家看到国内大多数人的生活因为经历战争反而变好了,告诫人们说,如果说困难能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那么舒适也会产生影响。
《时代》周刊大肆宣扬说,美国骤然富了起来,似乎全国各地一下子都富了起来。
打赢了艰苦卓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一举成为响当当的世界帝国,开始了全球扩张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