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英国通史(共6册)
  4. 第一章 20世纪经济理论
设置

第一章 20世纪经济理论(1 / 1)


一定的经济政策总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在一定时期,一般有多种经济理论存在,但被政府接受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往往只有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经济理论也许会逐渐不符合本国的实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往往采用它们认为更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经济政策依据的经济理论非常重要。不了解一定时期的经济理论,就无法理解各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何采取这种经济政策,而不是那种经济政策。在20世纪曾经对英国政府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以下一些经济理论。

一、局部均衡论

19世纪70年代后,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美国和德国工业发展迅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工业产值和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方面超过了英国,德国也直逼英国;但英国从殖民地和国外投资场所攫取的利润远远超过了美国和德国,它的经济实力仍是最雄厚的,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仍是世界上最坚挺的硬通货,英国船队仍然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润,英国银行家仍然能向外国政府和企业界提供最大数额的信贷。尽管如此,绝对优势毕竟丧失了。

在绝对优势已经丧失、相对优势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英国是继续实行以往的自由贸易政策,还是像美国和德国那样,实现保护贸易政策?对经济是放任自由,还是加以干预?凡此种种,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1890年,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在《经济学原理》,尤其是在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中,马歇尔充分表述了作为剑桥学派核心的局部均衡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表述的一个主要概念是“均衡”。所谓均衡,是相反的两种力量所形成的均势,它“和一条弹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马歇尔通过增量分析,把均衡理论进一步运用到供求关系上,把供求关系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市场的一方是需求,另一方是供给。如果在某一供给条件下,市场的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卖者就趋向于增加供给量,而供给量的增加又趋于压低需求价格,提高供给价格,缩小二者的差距以趋于一致;相反,如果在某一供给条件下,市场的需求价格低于供给价格,卖者就趋于减少供给量,而供给量的减少又趋于提高需求价格,压低供给价格,使二者趋于一致,在两者之间达到稳定的均衡。当供求处于稳定的均衡时,如有任何意外之事使得生产规模离开它的均衡位置,则将有某些力量立即发生作用,使它恢复均衡,“正如同一条线所悬着的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它的位置,地心引力将立即有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一样,生产数量围绕着它的均衡位置发生的种种动荡,具有相同的性质。”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论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二十多年中英语国家经济理论的基础,并且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被经济学家奉为圭臬。英国在这一时期经济政策上的自由放任思想,即由此推导而来。既然经济中的供求两种力量能自行调节产量和价格,使之趋于均衡,有什么必要依靠政府来进行调节呢?既然英国的相对优势还存在,能源源不断地从海外投资和海外贸易中获得巨额的收入,有什么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呢?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供求两种力量都会自行发挥作用,即使有可能造成供求的不相适应,但最终仍然会停留在某个均衡点上。

由于经济均衡总是自行确定的,政府完全可以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在经济方面只要执行自由贸易和平衡预算政策,实行金本位制,并听任市场力量的自由活动去建立均衡,那么事事都会遂从人愿,进入理想境界。同样,根据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学说,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自由放任思想,对经济危机应主要依靠资本主义自身内部的力量,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来解决。经济危机是局部或偶然失调导致的均衡破坏,是从均衡破坏到恢复之间的过渡性衰退。因此,经济危机(eiccrises)既不会十分严重,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政府无须加以干涉。如果加以干涉,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必然有损于均衡的正常恢复。由于经济危机是局部的、暂时的、偶然的过渡性失调,因此,失业(unemployment)人数不会太多,并且在性质上是摩擦性失业或自愿失业,只要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工资的调节,失业问题即可以得到解决。

总的说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学说,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极盛时期”的基础之上,它与英国当时还拥有的经济优势和实力是相适应的,同时也是英国对自身经济力量和经济前景的乐观展望的反映,是英国竭力想维持现状,而且自以为能够维持现状的信念的一种必然表露。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英国在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始终主张自由贸易、平衡财政和实行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就是不难理解的事。

二、凯恩斯理论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使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学说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尤其是通过市场的充分调节而充分就业的学说,未能经受住30年代市场经济完全崩溃的考验。在危机面前,正统派再也站不起来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

凯恩斯生于1883年6月5日,曾在剑桥大学受教育。1908年应马歇尔的邀请,在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讲授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在讲坛上,凯恩斯一遍遍地重复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赞美自由经济的完美和谐。他于1919年底发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举成为国际知名人物。1923年,凯恩斯在其重要著作《货币改革论》中,第一次大胆地触及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原则,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思想在这本书中初露端倪。1926年,凯恩斯发表《自由放任的终结》,提出改进资本主义的口号。但迄至30年代危机,凯恩斯总是把经济方面的弊病归结为货币的不稳定性,总是在稳定货币、稳定物价上做文章。当危机波及英国时,凯恩斯更多的是充当教育家和劝导者的角色,他认为政治家“有耳无眼”,因此,他收集一切有关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传到政治家的耳朵里。他把自己视作经济机器自动装置失灵时被召来修理机器的机械师。

当劳合·乔治为兴办公共工程而四处游说时,凯恩斯与赫伯特·亨德森(Herbert Henderson)合写《劳合·乔治能做到吗?》,支持劳合·乔治的主张,首次隐约提到乘数论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当时德国纳粹为提高就业机会也在兴办公共工程。有笑话说,德国纳粹分子计划把弯曲的湖泊搞直,把黑森林刷白,在波兰走廊铺设亚麻油毡,这种传说似乎也增加了英国对就业问题的重视。1930年,凯恩斯在谈到失业问题时说:“如果我们无所作为,半年以至一年内还将有100万以上的人失业,因此我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一些激进的政策还是值得试一试的。”凯恩斯积极鼓励投资:“如果你没有任何门路去花钱,那就雇人挖地洞,然后再把地洞填起来。"1931年,他在一次有关失业问题的讲话中推断说:“要是你节约5先令,就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反过来,要是你购买商品,你就会增加就业。按这一比例,1.2亿英镑的财政赤字就可以解决英国的失业问题。”

然而,凯恩斯在论述这一时期的经济危机以及失业问题时,只是零打碎敲。失业的进一步增加,传统理论和政策的失灵以及政府在危机面前的无能为力,促使凯恩斯对以往的经济学重新加以审视和思考:大英帝国为何会出现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的危殆局势?英国经济长期萧条的症结何在?如何才能使英国走上繁荣的道路?为了救治资本主义病症,凯恩斯开出了一个个药方,同时也一步步背离了正统的理论。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他对经济危机思索的成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

从《通论》一书的标题可以看出,凯恩斯强调的是“一般”这个词,他的就业理论是关于一切就业水平的,而不是像一般经济学那样只涉及充分就业这种特殊情况。局部均衡论认为市场的供求能起自动的调节作用,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倾向。凯恩斯认为,这种以充分就业为假定前提的理论,它的前提本身就有问题。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通常的情况是经济活动处于不稳定状态,从充分就业到普遍失业,交替出现各种就业水平,而典型的就业水平是就业不足。《通论》集中考察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中通常情况下存在的就业不足问题。

凯恩斯把解决失业问题,从而达到并保证充分就业作为写《通论》的目的。在凯恩斯之前,传统的经济学要么否认具有普遍意义的失业问题,要么将失业说成是“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凯恩斯在继续袭用这两个传统的失业范畴的同时,提出第三种失业范畴——非自愿失业,即失业工人愿意接受比当前实际工资低的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

凯恩斯在承认存在大量“非自愿失业”的前提下,以这种失业为出发点,探索和分析失业的原因,并拟定救治的对策。凯恩斯认为造成“非自愿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是针对市场上有支付能力和购买能力的需求而言的,只有既有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那种需求,才算是真正的“有效”需求,才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凯恩斯认为,社会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两者又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定律的制约。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由于流动偏好引起的利息率偏高造成投资需求不足。由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斥市场,引起生产缩减,这样势必造成解雇工人,使社会就业量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于是,非自愿失业的出现不可避免。由于上述三个基本心理定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必然存在的。要消除危机和失业,就要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如何消除呢?凯恩斯提出必须依靠政府调节经济。具体办法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尤其是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以弥补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通论》出版后,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在西方各国逐渐趋于兴盛。一些信徒对凯恩斯歌颂备至。有人把凯恩斯的《通论》同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起列为政治经济学家写过的三本“确实伟大”的著作。有的信徒甚至把凯恩斯的理论对古典学派的“革命”比作哥白尼在天文学、达尔文在生物学、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革命。

尽管凯恩斯的基本思想很快被英国许多经济学家接受,尽管人们对经济危机的性质的认识愈来愈深入,但凯恩斯主义似乎并没有对两战期间的英国经济政策产生任何显著的影响,英国政府的实际政策在整个30年代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直到1939年,凯恩斯对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仍很有限。人们只是听他的,他的建议却很少成为政策的依据。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大战等于给英国人上了一堂凯恩斯主义理论课。1944年,英国政府公布关于就业政策的白皮书,表明政府开始承担就业水平的责任,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思想被官方接受。战后,英国在经济恢复以后,便开始将凯恩斯理论付诸实践。

三、货币主义

英国在结束战时控制以后,从1951年开始至1973年实行以凯恩斯的需求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实现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经济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现象:一方面,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缓慢增长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经常性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这两方面互相融合,交织并发,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滞胀”(stagftion)。

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种双头怪物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遭到破产。这种理论既不能否认这只双头怪物的存在,又无法解释其出现的原因,同时更无法找到摆脱这种现象的途径。而政府的政策由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这两个过程:它既想用膨胀性的政策来克服失业,又想用紧缩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反失业需要刺激生产,这样会把通货膨胀率推向新的危险的水平,而反通货膨胀会使有效需求减少,使失业现象持续下去或更加恶化。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现象,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指望通过其他手段加以解决,如辅之以收入政策等。然而卡拉汉政府时期以限制工资增长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不仅没有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反而成为引逗通货膨胀这条公牛的红布。

凯恩斯理论对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混乱和无奈,为货币主义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货币主义(moarism)这个词是美国经济学家布伦纳(K.Brunner)在1968年7月发表的一篇题为《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的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但早在195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说,奠定了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60年代,弗里德曼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经济理论:一个假定的题目》、《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通货膨胀:原因与后果》、《货币最优数量与其他论文》、《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等,货币主义逐渐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70年代,货币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派,开始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成为“第一个意义重大的对抗革命的革命”。

货币主义以费雪(Irving Fisher)的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但与费雪不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既影响物质水平的变动,也影响商品与劳务总量或国民收入量的变动。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是比较稳定的,货币流通量、物价、总产量三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自行调整、走向新的均衡的趋势。市场经济会根据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在价格上作出反映,而价格上的调整又会相应地反映于生产,使生产很快作出调整。因此,只要货币供给量能按稳定的比率增加,价格就不会发生突然的波动,而生产所受的冲击也不会很大。通货膨胀(inftion)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货币数量的增长快于生产量的增长,具体原因是政府开支过多,而政府收入却远远不能弥补支出,由此造成的财政赤字使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过大,过多的货币引起了通货膨胀。要制止通货膨胀,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同国民经济中产量的增长相适应。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关系在长期内是不存在的。一旦工人了解到通货膨胀的存在引起实际工资率下降时,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以维持原来的实际工资水平,而只要工人的实际工资率不变,那么,通货膨胀就不可能使失业率下降。在任何时候,经济中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相适应的一种均衡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因此,不管生产率如何增长,都无法使一切想工作的人都能就业,这种失业既可以同通货膨胀并存,也可以出现于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提高通货膨胀率,不可能消灭这种“自然失业”。

货币主义由此推论,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赤字政策不仅不能医治通货膨胀和失业,而且还会使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损害。凯恩斯主义者以调整利息率为主要内容的货币政策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因为影响利息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许多因素不是中央银行能控制的,而且调整利息率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对货币供应量发生作用。有效的办法只能是采取有计划的、稳定的增加货币供应的做法,即按照经济增长率的一定比例来稳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以收到逐渐使经济趋于稳定的效果。此外,由于自由市场经济本身趋向于稳定,国家对经济的调节,特别是财政调节是有弊无利的,国家应尽量减少干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存在“自然失业率”,失业是不可避免的,靠扩大政府开支来消灭失业是办不到的。只有保证自由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让经济从国家干预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起来,经济本身才能产生自动吸收就业的力量,久而久之,除那些实在没有就业能力的人外,一部分失业者总会找到工作。

这一时期,供应学派(supply-side eics)也对凯恩斯主义只重经济的需求方而忽视供应方提出了批评。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生产的增长始终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而生产要素的供应和利用取决于自由市场的调节。该派特别强调应重视萨伊定律(Say''s Law),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政府不应刺激需求,而应把供给放在首位。凯恩斯主义采取的大幅度扩张和紧缩货币流通量的做法,只能使市场受到更大的冲击,难以发挥正常的调节经济的机能,从而使通货膨胀和失业更加难以控制,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完全没有必要。在具体政策上,供应学派主张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稳定货币供应量,尤其是通过大规模减税来刺激供给。

货币主义虽然产生于大西洋的彼岸——美国,但在大西洋的这一边——英国却有着良好的土壤。1968年,英国财政部官员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从这次会议开始,货币主义主张在英国逐渐盛行。但直到1976年,官方的思想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对经济形势判断的方式以及它所采用的措施,与以前没有太大区别。人们只是对政府干预不抱幻想,承认这种干预不会达到假定的目标,从而更大地倾向于市场力量罢了。

对英国的货币主义来说,1976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代。卡拉汉在这一年指出:“我们总是想,只要采用减税和增加开支的办法就可以走出衰退和增加就业,我坦率地告诉你们,这种选择已不再存在了,而且即使当它存在时它也是起了对经济注入通货膨胀的作用,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平均失业水平就增长,随着更高通货膨胀而来的是更高的失业,这是过去30年的历史……对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需求管理的难度是人们普遍承认的,需求管理的基础是对供给自行创造需求这一主张的否定,而70年代以来发生的情况又否定了相反的主张,即需求自行创造供给。”是年工党政府确定了货币目标。货币目标的确立,表明就业政策受到贬低。不过,在1974-1979年,工党政府没有明确放弃就业政策,只是没有采取减少失业的强力措施,并且确定的货币目标是年度目标而不是长期目标。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才成为英国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英国经济政策的演变来看,钟摆不断地摆动: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再到减少干预,从平衡预算到赤字财政再到平衡预算,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再到货币政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不同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政策选择,从中可以看出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的指导作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