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英国通史(共6册)
  4. 第三章 工业革命的兴起
设置

第三章 工业革命的兴起(1 / 1)


工业文明起步于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一般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率先起步,与“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岛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但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前工业化时期的“制造业”,因此在讨论英国工业革命时,首先要了解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制造业”。

大约在17世纪或者更早,英国进入“原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时期,这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富兰克林·孟德尔斯(Franklin Mendels)在1972年首次使用的。在孟德尔斯看来,“原工业化”是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是先于现代工业的“前工业化时代的工业”,它为工业化做好了铺垫。“原工业化”的实质是商业资本控制手工业生产,生产本身是小规模的、分散的,但它服从市场的需要,经常在商业资本的组织下为大规模的海外市场服务。

大工业出现之前,所谓“工业”包含这样一些部门:纺织业(以毛纺织业为主,此外还有丝织业、编织业等);工具、器具制造业(刀具、家具、器皿、制陶、车辆、首饰等行业);初级产品加工业(酿酒、舂米、食品加工等);其他部门,如采矿、冶金、建筑、造船、修理业等。其中毛纺织业是英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也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所有这些“工业”都是依靠人力或畜力来运作的,此外还可能利用风力、水力等非生物动力。

就生产组织形式而言,原工业化时期的“工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作坊,一直到18世纪,英国仍有不少行业流行作坊制,其中包括木器、铁器、成衣、靴鞋、制帽、皮革等。作坊的规模依据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少则两三人,多则十余人。作坊由师傅、学徒、帮工三种人组成,师傅既是生产者,也是主人和经营者。师傅与帮工、学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劳资关系。

作坊劳动一般没有严格的分工。在通常情况下,作坊里的每个劳动者都会把每件产品从头到尾做一遍,对自己的产品负责。比如在制帽作坊里面,一顶帽子的生产,包括编织、定型等工序全部由一人完成,而不会有他人参与。只有在某些特殊行业,当一个人无法完成全部工序时,才会实行简单分工。比如在铁器业,铁制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需要打铁、执砧等多种工匠的合作。作坊劳动一般要求较高的手工技巧,手艺的传播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完成的。学习技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所以一个手工业劳动者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一般是七年的学徒期,才能学会某一种谋生的手段。进入17、18世纪,由于劳动力更自由地流动,行会渐趋消失,作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在不少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工的进一步加强,由师傅带领的作坊有的走向解体,有的向工场制转变;到19世纪上半叶,作坊这种形式在英国近乎消失。

手工工场或大型工作场地是原工业化时代的另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这些行业生产规模较大,需要进行多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正如有学者所说:“当生产过程需要专有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时,企业家便有可能将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来进行。”工场制在采矿、冶金、造船、建筑等大型生产行业盛行,比如苏塞克斯的炼铁业较为发达,因此“若干大家族,如霍华德、内维尔、佩西、阿什伯纳姆等家族,在苏塞克斯郡都有炼铁厂”。笛福在环游英国时,还特别提到该郡的“许多大炼铁厂”,人们“在那里制造锅釜、壁炉里的铁板以及大炮等器材”。煤炭业也是一种需要许多人参与的集中生产行业,煤矿开发需要不同工种的互相配合,比如采煤、运煤等,因此工场制生产成为必然。比如在英格兰东北的威克姆(Whickham)庄园,从15世纪起就开采煤炭,到18世纪初其采煤量已达到顶峰。1716年这里一共建有48个矿井,煤炭产量超过6.6万吨,从业人数在当地各行业中位居第一。

尽管如此,即便在16-18世纪中叶手工工场集中发展的时期,手工工场仍未发展成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其原因是:建立工场需要较大的投资,有这种能力的一般是大地主、贵族,而他们一般在与土地有关联的炼铁、煤炭等行业投资;相反,“在毛纺织业中——旧英国最重要的工业中,真正的手工工场的存在,即处在资本家实际管理下的大作坊的存在,直到18世纪仍然是十分例外的”。正因为如此,如弗里德里希·吕特格所说:“手工工场虽然经常被人提到,它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其实比人们设想的要小。”

但工场制生产中资本和劳动已经完全分离,表现在工场主提供场地、设备和原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自己不参加劳动;工人则以出卖劳动为生,成为纯粹的工资劳动者,雇主与劳工在生产中分离并且对立。

原工业化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家庭工业制,它表现为一家老小协同劳动,全家动手、分工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家庭工业制主要在农村地区盛行,并集中在纺织、编织等相关行业,其中尤以毛纺织业最典型。按英国学者的说法,“起初,产品只在当地市场销售,生产也主要由家庭作坊来组织。但当农村制造业开始商品化以后,农村劳动力便被那些提供原料并将产品卖到远方市场的商人所雇佣。在1500年以前,这种形式的生产在东昂格里亚和西英格兰的毛纺织业中已存在,1500年后才扩张到其他工业部门,如冶铁和手套行业中。”

家庭工业制的兴起造成了16-18世纪英国乡村工业的勃兴,有学者指出:“直至1800年,大多数从事制造业的手工业者是在自己家里,在家人之间劳动的。……在从事家庭工业的地区,几乎每座房子都有手工纺纱杆,生产单线的手纺车以及随后而来的骡机和珍妮纺纱机,组成了家具的一部分,而各个小屋子里都回响着手纺机的咔嗒声。”丹尼尔·笛福在18世纪上半叶巡游英国时,也见证了各地乡村毛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据笛福估计,仅诺里奇就雇佣了12万人来纺纱线,由此可见纺织业的发展盛况。到18世纪后半叶,由于水力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工厂制的建立,家庭工业制渐呈衰势;到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消失了。

家庭工业制最典型地体现出商业资本对生产领域的渗透,也反映出原工业化时期的重商主义本质。经济史学家里奇说:“为了购买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原料并出售自己的产成品,手工业者需要一个广阔的市场。这样,他将离不开商人的服务,因为商人控制着进行商品交换的庞大的市场体系。商人们提供了粗纺羊毛、棉花、丝绸和金属,另一方面又将成品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销售。”由于商人“有资本、商业联系和专业知识,能和市场条件相协调”,因此成为家庭工业制的实际操控者。在家庭工业制生产制度下,商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生产项目,根据项目购买原料,将原料分发给散布在乡村的手工劳动者,这些人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将自己的住所作为工作间,依靠自己的机具(也可以租借机具)进行生产,当生产完成后将产品交给商人,商人给生产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由此可见,尽管在家庭工业制中劳动者保持着形式上的独立性,他们在工作时间、劳动投入等方面都可以自行安排,但事实上商人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是事实上的资本家,劳动者只因为劳动而获得工资,依赖商业资本维持生存。

原工业化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条件,即“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本,培养第一代企业家和熟练劳动力,开发了国内市场以及促进商品化农业生产的发展等”。具体来看,在原工业化时期,工业部门的雇佣关系建立起来,商人和工场主是资本家,劳动者是受雇佣者,这成为后来工业革命中的劳资关系模式。原工业化时期的技术积累也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变革提供了先导。例如在16世纪,铁匠就已认识到用煤炭来熔铁更方便,后来更发明了焦炭炼铁法,在工业革命中广为运用。原工业化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正如有学者所说:“原工业化与地方市场、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组成的市场网络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以这样的市场网络及其产生的需求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反过来保证了这个市场网络的存在,这无疑为工业化准备了市场条件。”原工业化提供的市场网络是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正是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将英国从重商主义推进到工业化。

在原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从18世纪下半叶起,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

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纺织业是最早进行技术变革的。到18世纪,由于殖民扩张及海外市场的开拓,英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由此刺激了生产领域。“需求是发明之母”,持续的市场需求推动着新技术的诞生。1733年,织工出身的约翰·凯伊(John Kay)发明飞梭,使织梭可以自动来回工作,不必用手工抛掷,由此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出现造成纺纱工序严重滞后,由此促成纺纱领域的技术变革。1738年,路易斯·保尔(Lewis Paul)发明一种装置,用纺纱滚轴来代替手工抽线,并将滚轴技术与纺机的纱锭结合起来,用水力来驱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纺纱速度。1764年,木匠出身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一种多锭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珍妮机”。这种机器可安装多达8个纱锭,一名纺工可同时纺出8支棉纱。经多次改良后,1784年,多锭纺纱机可以带动80个纱锭,而到18世纪末,大型的“珍妮机”甚至可以安装100-120个纱锭。多锭纺纱机推广速度很快,但其使用人力作为动力,局限性很明显。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Richard Arkwright)发明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利用水力纺纱,纺出的纱线结实耐用,使完全以棉为原料的布匹生产成为可能。1779年,塞缪尔·克朗普顿(Samuel pton)结合多锭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走锭精纺机,又名“骡机”,意指它是一种混合的产物。“骡机”可同时带动上百个纱锭,不仅使纺纱量大大增加,而且纺出的纱柔软、精细而又结实,因而备受欢迎。纺纱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纺与织之间的关系,织布技术又大大落后。1785年,埃德蒙·卡特莱特(Edmund Cartwright)发明自动织布机,这种机器可使用马匹、水力或蒸汽机作为动力,大大提升了织布的速度。自动织布机的工作效率是手织机的40倍,很快得到普及推广,使纺与织之间的有效平衡终于建立起来。

“从棉纺工业中发出的那种决定性的刺激,在不几年内就普及到整个纺织工业。”传统的毛纺业也逐渐走上了由新技术引发的机械化道路,珍妮机和精纺机逐步得以推广,使用机器的毛纺织厂也逐渐增多。以后,毛纺织业也尝试使用自动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棉纺织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以下数据可以看出该行业的迅速发展状况。据统计,1760年,英国原棉进口量为340万磅,1772-1774年平均进口420万磅,1781-1783年平均进口870万磅,1784-1786年平均进口1610万磅,1787-1789年平均进口2470万磅,1795-1797年平均进口2650万磅,1798-1800年平均进口4180万磅,1801-1803年平均进口5430万磅,1811-1813年平均进口6500万磅。原棉进口量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晴雨表。大量的原棉从北美、印度等地输入英国,在英国纺成纱、织成布以后,再推向海外市场,由此给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据统计,1770年,棉纺织业的出口创汇还不到国民总收入的0.5%,1802年已猛增到4%-5%,1812年甚至高达7%-8%。

尽管工具改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动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用水力作为驱动是一个进步,但水力具有地理分布上的局限性和季节上的易变性。因此,寻找一种不受地理和季节限制的新型动力成为技术变革的迫切要求,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詹姆士·瓦特(James Watt)之前,英国已有人关注蒸汽动力并制造出相关机械。1698年,托马斯·萨弗里(Thomas Savery)为解决矿井排水问题发明了蒸汽泵,用气压来吸水,并用蒸汽张力把水压出去。但这种泵只能将水提升100英尺左右,而且由于气压无法调控而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似乎没有产生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效用”。1705年,托马斯·纽康门(Thomas Newen)对萨弗里的蒸汽机进行了改造,制造出一种新式蒸汽机,这种机器依靠蒸汽冷凝产生的筒身内部真空所形成的大气压力来运转,从而克服了蒸汽抽水机易爆的危险,但耗煤量比较大。18世纪上半叶,纽康门蒸汽机很快普及开来。即便在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后,由于价格低廉,纽康门蒸汽机在煤矿中仍广为使用。

18世纪60年代中期,格拉斯哥的修理工詹姆士·瓦特开始了蒸汽机的改良与发明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试验,于1769年发明了单动式蒸汽机,并获得专利权。这种机器的冷凝器与汽缸分离开来,同时使用蒸汽的压力作为动力,以驱动机器的运转。单动式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变蒸汽动力为机械动力的第一步”。从1773年起,在工厂主马修·波尔顿(Mathew Boulton)的资助下,瓦特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又于1782年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把活塞紧紧地装在汽缸里,并装有联动装置,蒸汽依次由一个气缸进入另一个气缸,活塞的上下运动通过传动机变成了圆周运动,将它与纺纱机、织布机连接以后,可用来驱动机器的运转。复动式蒸汽机具有安全可靠、耗煤量低等优点,它克服了水力动力的不足,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对工厂制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蒸汽机还“摧毁了乡村工业的优势,使人口有可能向工业城镇逐渐聚集”。

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它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由于蒸汽动力的使用不受地理和季节的限制,因此蒸汽机的推广非常迅速。继纺织业之后,冶金、煤炭、造船等行业也纷纷引入蒸汽机。1783年,全国有66台蒸汽机投入使用,其中2/3用于铸造业和采矿业。1795年,英国的煤炭、运河、棉纺、酿酒业四个行业中,一共安装了约150台瓦特蒸汽机。至1826年,英国共拥有1500台蒸汽机,蒸汽时代的序幕开启了。在这个时代,人类用一种人造的动力来驱动机器,再用机器来生产其他产品,这意味着人力的彻底解放,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时期,在冶铁、煤炭等行业也出现一系列技术革新。冶铁业在工业化之前就是英国的重要工业,此时它使用木炭做燃料。但由于森林资源日渐短缺,技术条件有限,冶铁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直到18世纪2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每年只有2万——2.5万吨,其绝大部分用来生产铸铁产品,而熟铁和钢主要依赖从瑞典进口的条铁。从17世纪起人们就在不断尝试用煤炭作炼铁燃料。1709年,亚拉伯罕·达比(Abraham Darby)在科尔布鲁克戴尔(Coalbrookdale)铁厂试用焦炭炼铁,并获得成功。不过,早期焦炭冶铁法炼出的铁含硫黄等杂质太多,质地也很脆,不能大规模使用。1735年,达比之子改进了焦炭冶铁法,在冶铁时加大鼓风机的风力,以提高熔炉温度,同时将生石灰等催化剂与铁矿石相混合,避免金属在融化时变质。焦炭冶铁法的发明和改进是冶金行业的一次重大革命,但由于焦炭冶铁的成本较高,因此推广速度很缓慢,直到176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17座焦炭炉,而苏格兰则根本没有。当时,冶铁中心希罗普郡(Shropshire)和中西部各郡的铁厂仍大量使用木炭作燃料,木炭炉在全国居于主导地位。

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鼓风机的改进及生铁需求量的增长,焦炭冶铁法加快了传播速度。1761年以后约翰·斯米顿(Johon)发明了带有汽筒的鼓风机,大大提高了炼铁的效率及产量,此前每星期只能生产10或12吨生铁的高炉,现在增长到40多吨。1775年,在约翰·威尔金森(John Wilkinson)的炼铁厂中,首次引入了瓦特蒸汽机,这样铁厂的选址不再受制于森林及水力资源的限制,而可以设在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方,冶铁业开始获得现代工业的规模效益。蒸汽鼓风机加上稍后发明的搅拌法,使焦炭冶铁法的优势进一步彰显。1774年,英国只有31座焦炭炉,1788年增长到53座,1790年增长到81座,而当年的木炭炉则降为25座。到1806年,焦炭炉增长到162座,木炭炉减少到11座,焦炭冶铁法已在全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冶铁行业的技术变革推动了产量的增长:1720年,英国生铁产量约为2.5万吨,1788年增长到68300吨,1796年为125080吨,1806年为243851吨。由此可见,18世纪80年代以后的约20年时间里,英国生铁产量几乎翻了两番,增幅非常惊人。

生铁冶炼的技术革新也促进了熟铁和炼钢技术的变革。1750年左右,林肯郡的钟表制造商本杰明·亨茨曼(Benjamin Huntsman)发明熔炉精炼优质钢的方法,即在炼钢过程中,“把供反应之用的小量木炭和碎玻璃屑放在密封的耐火泥坩埚里,用非常高的热度来熔化它”,从而获得了坩埚钢。1784年,亨利·科特(Henry Cort)发明了新的炼钢法,即在生铁熔化成半流体状态时加以搅拌,以除掉其中的碳元素,由此炼出熟铁;然后再用碾压机将熟铁碾压成钢。科特的发明不仅使钢的纯度大大增加,而且提高了炼钢的效率,促成英国由钢铁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参看下表:

英国钢铁的进口与出口量,1700-1799年 单位:万吨

从上表可知,在整个18世纪,英国生铁进口量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从1700年的约1.6万吨增加到1799年的5.3万吨。大量的生铁进口,不仅满足了国内工业生产的日常需要;而且,随着炼钢技术的成熟,英国将生铁加工成熟铁或者钢以后大量出口:1750年,英国熟铁或钢出口还不到1万吨,到1799年则达到了2.72万吨。这表明:到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钢铁出口国。

煤炭业也经历了突飞猛进的过程。18世纪之前,在冶金业、金属加工业、酿造业、砖窑业等行业中,使用煤作为燃料已十分普遍,在家庭中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不过,尽管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排水和运送问题,但煤炭行业远未达到机械化程度。"18世纪煤炭主要采掘中心在中部及北方,在泰恩河谷和威尔,那里仍采用艰难的人力劳动,以后也采用一些畜力和机械。……马匹在地下得到广泛使用。”从18世纪中叶开始,由于蒸汽机的使用、焦炭冶铁技术的推广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此推动了采煤业的技术革新,带来了煤炭行业的机械化革命。

煤炭行业的技术革命主要体现在蒸汽动力的应用上。在18世纪前期,纽康门蒸汽机在各大煤矿中广为应用。1775年后,博尔顿瓦特式蒸汽机开始进入采煤业,因其安全可靠而得到迅速推广。随后,威尔金森公司的铁质气缸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这也使得矿井采煤越采越深。18世纪90年代,一些大型煤矿采用蒸汽机带动的升降机,以取代此前的马拉提升滚筒,从而大大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促进了煤炭产量的提高。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为300万吨,1760年为500万吨,1800年为1100万吨。煤炭产量的增加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及家庭用煤的需要,而且还大量出口。170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煤炭出口仅7.5万吨,1731年为12万吨,1761年为18.9万吨,1791年为63.2万吨。英国已成为主要的煤炭出口国。

煤炭行业的发展解决了工业技术转变中最为关键的燃料问题,因而对工业化时期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有学者曾说:“将如此之多的行业从依赖生物原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决定性技术变革,莫过于煤炭使用方式的发明,而此前木材则是不可或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工业化时期流行的“煤炭为王”的说法。

工业革命不仅表现为各行业的技术变革及生产增长,同时也表现为交通运输业的进步。直到18世纪初,英国内陆交通条件依然很糟糕。所谓的道路在夏季尘土飞扬,不见天日;冬季则遍布车辙,泥泞不堪。道路的通行能力很差,而陆路运输主要靠马匹驮运或马车载运。1670年,尽管伦敦到牛津只有40英里,但马车通行需12小时。与陆路相比,因英国是岛国,境内又有多条河流可以通航,因此水运是当时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不过水路运输必须依靠原有河道,内河航线未能贯通,不能将各经济区连为一体。直到1724年,英国通航水路的总长度为1000多英里,尽管与上个世纪相比翻了一番,但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18世纪,随着商品流通量的迅速增长,严重滞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由此政府开始出台诱导性政策,鼓励私人资本投入交通运输业,由此促进了交通革命。

为改善公路运输状况,从17世纪90年代起,英国议会颁布一系列法令,确立收费公路信托制度。根据规定,获得议会授权的土地贵族、乡绅等等可以成立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募集资本修筑或维护一条公路,而公司则享有在一定年限内收取道路通行费的权利。政策鼓励促使大量民间资本涌入交通运输业,至1750年,全国有143家收费公路信托公司,修筑公路3000英里。不过,当时修建的收费公路主要以伦敦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1750年以后收费公路快速增长,1770年全国有500家信托公司,修筑公路近1.5万英里;至高峰时期的1836年,全国有1000家信托公司,修筑公路约2.2万英里。收费公路信托制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英国的公路交通状况,以首都伦敦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辐射到大小城镇。公路网的建立加快了运输速度,1754年从伦敦到布里斯托尔马车行走需4时,1784年已缩减到16小时。同时,运输费也降低了,以每吨货物每英里计算,18世纪初的运费为16先令4便士,18世纪50年代为13先令3便士,18世纪90年代为12先令4便士。

但公路运输存在着无以避免的局限性,一些笨重物品如煤炭、钢铁、木材、矿石、陶瓷器皿等很难用马车或马匹来运送,公路也不能满足大批量货物运输的需要,因此疏浚河道和开凿运河成为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重点。这些工程也是以议会法案的形式进行的:18世纪60年代,议会通过的相关法案为29项,70年代为36项,80年代由于受北美战争的影响减少到22项,90年代则猛增到126项,19世纪最初十年为91项。

早在1754-1757年间,连接圣海伦(St.Helen)附近的煤炭区与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桑基运河(Sankey Brook)建成。1761年,为方便在自己领地上运输煤炭,布里奇沃特公爵(Duke ewater)出资修建了沃斯利(Worsley)煤矿与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之间的运河,由此掀起了修建运河热。18世纪60年代末,考文垂与牛津之间的运河开始修建。1770年,连接利兹(Leeds)与利物浦(Liverpool)的运河开始修建。1772年,将伯明翰与斯特拉福德郡(Staffordshire)、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连接起来的运河建成通航。1777年,连接特伦特(Trent)河与梅西(Mersey)河的大干线运河(Grand Trunk)建成通航,使两地之间的距离缩短了93英里。在苏格兰,1768-1784年间,福斯与克莱德运河(Forth and Clyder al)历时十余年建成,1770年开建的孟克兰运河(Monkl and al)也花了十余年才建成,这两条运河大大改善了工业城市格拉斯哥(Gsgow)的运输条件。18世纪末建造的运河还包括:1788-1792年间建造的希罗普郡运河(Shropshire al)、1789-1795年间建造的克朗福德运河(ford al)、1790-1799年间建造的尼斯与斯旺西运河(h and Swansea al)等。据估算,到18世纪末,英格兰内河通航里程达到2000英里,遍布全国的水路运输网已经建立起来,其中约1/3为1760-1800年间开凿的运河,1/3为自然条件本来就适合通航的河道,剩下的1/3,则主要为1600-1760年间经疏浚后可通航的河道。

运河修建对工业革命及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运河的通航为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在促进商品流通的也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了商品价格,如布里奇沃特运河通航后,曼彻斯特市场上的煤炭价格下降了一半。运河的开凿还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运河开凿。据估算,至1790年,有200-300万镑资本投入运河建设,而至1820年,各大运河公司所拥有的资本更是高达1300万镑。运河开凿的初衷虽然仅是满足地方上商品流通的需要,但它促成了全国水路交通网络的贯通,由此而促进地方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的转变,对工业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技术变革之外,工业革命还意味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工厂制的建立。"18世纪的技术变革通常与工厂制的来临联系在一起”,它同样起到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一般认为,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近代大工业的真正创始人”,被公认为是工厂制的建立者。1771年12月,阿克莱特在德比郡(Derbyshire)水力资源丰富的克朗福德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这家纺纱厂利用水力,里面安装着多台多轴纺纱机,一台水轮机可同时带动多部纺纱机,300多名工人完全按照机器的步调、跟随机器的节奏进行生产。从这以后,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就在英国出现了。在工厂中,工人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按机器的节律进行劳动,每一件产品都必须经过许多工人的手。

阿克莱特的创造引发了建立工厂的热潮。1784年,兰开郡已经有41家水力纺纱厂,德比郡为22家,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为17家;到1800年,使用水力纺纱机的棉纺厂达到300家。织布行业也紧跟着走上工厂化道路。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布机,到1791年在曼彻斯特开办了英国第一家织布厂,随后又有几家棉织厂建成投产。不过,直到19世纪后机器织布才能同手工织布进行有效的竞争,而工厂制也随之在织布行业推广开来。

18世纪后半叶使用水力机和蒸汽机的工厂逐渐增加,但使用手纺机、手织机、珍妮机等老式机械的工厂似乎更为常见。有学者指出:“直到18世纪末,使用珍妮机和手织机的工厂同使用动力机的工厂一样普遍。”这意味着,动力机的推广在18世纪还非常缓慢。以织布行业为例,到1812年,全国棉织厂中共有动力织机(包括水力机和蒸汽机)2400台,而手工织机则超过20万架。直到工业革命中期以后这种局面才得到改变。但蒸汽机取代水力机的步伐更加缓慢,原因是动力机价格高昂。18世纪末,一台16马力的纽康门蒸汽机价格为200镑,而博尔顿瓦特蒸汽机的价格更高,16马力价值800镑,30马力价值高达1500镑。高昂的价格是制约蒸汽机推广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纺织行业,直到1815年,水力机仍占主导地位。

尽管在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是大势所趋,但有不少行业却不得不依靠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如制陶业、制鞋业、裁衣业、钟表业等。在这些行业中进行工业革命,其手段就是工厂化。具体来说,就是采用工厂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对生产流程进行重新安排,实行更合理、更精细的劳动分工,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制陶业为例,在手工作坊时代,陶器制作的所有工序,如选泥、制胚、烧窑、上彩等,几乎由一名制陶工从头到尾加以完成,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制陶业经历了一个“工厂化”过程。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在埃特鲁利亚(Etruria)开办了一家陶瓷工厂,在这家工厂中,陶器制作工序被分割开来,如拌土、制胚、上釉、烧窑、上彩等,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以前的制陶工匠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拌土工、制胚工、上釉工、装窑工、烧窑工、上彩工等。韦奇伍德还根据每道工序需要的平均工作量,计算出每道工序上需要多少人,据此给每个工人规定工作量,并按年龄、性别来分配工种。1790年,韦奇伍德的工厂共雇佣278名工人,除5名勤杂工以外,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工种的不同而分配在不同的车间里。

为训练工人的守时习惯,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按照规定,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监工必须第一个到工厂,“工人进厂后为他们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守时已得到关注;……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近代工厂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严格的劳动纪律,不仅加快了生产速度,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工厂化”,韦奇伍德将英国制陶业改造成欧洲最优秀的陶瓷工业,“韦奇伍德”至今仍是世界陶瓷业的著名品牌。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英国向工业社会迈进的时期,据克拉夫茨(Crafts)估算,1700-1760年间英国工商业年均增长率为0.70%,1760-1780年为1.05%,1780-1801年为1.81%。在18世纪,英国工商业呈平稳发展趋势,而最后20年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尽管如此,农业社会的本质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参看下表:

1688-1801年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从表格数据可知,1688-1770年间,在农业革命推动下,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从40%增长到45%,工业产值也略有上升,服务业产值则下降了8%;而到到1801年,即工业化高潮时期,农业产值下降到32%,工业产值维持在23%,服务业产值增长到45%。这反映出,一方面,18世纪英国农业产值在后半叶呈现下降趋势,这跟服务业产值比例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18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还未完全展开,工业产值在18世纪虽有增长,但一直保持在20%-25%左右的比例,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就此而言,18世纪的英国,尽管工业化已兴起,但从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看,英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化转型到19世纪中叶才最终完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