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团长:开局吃瓜被迷龙打
  4. 第211章合纵连横
设置

第211章合纵连横(1 / 1)


对方也是没办法,现在局面是越来越明朗了。日军眼看就要不行了,打跑了日军,就该是下一次的中原大战了。所有的地方军阀开始有意无意的收容军队,保存实力,合纵连横。

老头子组建全新的青年军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

地方军不愿意再死磕日军了,中央军的数量不够,只能一个劲的扩充军队。

在1944年底,国军才大约260多个师,大约是350万部队。但是到了抗战胜利的时候,军委会高层统计,算是各自独立旅,独立纵队,起码有500个师,大约八百万的部队名额。

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也是抗战胜利后,大裁军的由来。

再次之前,地方军阀都是在拼命的一各种理由扩张势力,军火武器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只要能通过高层的阻拦封锁线,他们才不会在乎这批武器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马富国只是提醒了一句:“粮食又涨价了。”

李乌拉眉头一挑:“一块多少?”

他说的一块,当然不可能是法币,法币目前已经跌的很离谱了。很多大势力都不愿意接受法币了。目前差不多跌到大洋兑换一比一百的样子。

马国富回答:“15斤。”

抗战前,一块大洋大约能卖85斤粮食,像青稞麦这样的,要的更多。现如今,粮食确实是涨价涨的离谱。更离谱的就是一百元法币,估计也就买六七斤粮食。

李乌拉想了想,自个目前是被晋升为中校,一个月工资只能买十几斤粮食,真心够坑的。

不贪污,能当养家糊口吗?

还不是被逼的。

李乌拉表示可以:“物资我有,老地方。你拉走装备,给我等量的粮食,或者金银。”

马国富悄悄的问道:“古董收吗?”

李乌拉连忙摆摆手:“不要,怕碰瓷。这玩意,谁知道值多少钱?”

马国富大呼可惜。他们的钱财并不多,大部分依靠的就是深山老林的金矿,还有走私苏联赚点外快。但是一下子要两个军的物资,还真心不好凑合。

得亏司令高明,从边疆军垦团手里拦截了不少物资,可以抵掉很多。

还有就是学习魏武遗风,充当摸金校尉,也能赚取不少金钱。

西北的老朋友还是比较给力的。

高原的哈萨,青海的二马,还有陕北的游击队,粮食都是十分充沛的。尤其是游击队,粮食愿意高五成,啥都要。

李乌拉摸了摸口袋,嘴里嘀咕着:“老头,这可别怪我,反正你注定是要败的,我多卖一点军火,应该没啥问题吧。”

老头大骂:“娘希匹,是哪个混蛋又把大批武器流到北面去的?告诉戴春风,给我严查第一战区、第二战区和第十战区。简直无法无天了。”

就在老头子大骂的时候,第11兵工厂的人乐呵呵的招待了李乌拉。双方有说有笑的,一手交钱,一手交枪。

这个行为可以说是胆大包天。

但是兵工厂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军委会给的法币,根本提不出等额的武器。法币到底值多少钱,他们不清楚吗?绝对的清楚。

不仅如此,连带着几个老师傅都偷偷的跑掉了,甚至明目张胆的的卖设备。

理由就是: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还不如不生产,去打打短工合适。

光明县新建美式兵工厂的事情还是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力,本来上峰要掐断它的存活之路,没想到美国顾问来了一句,这是中美友谊的巨大进步,这就解决了。

玉溪兵工厂的已经破产了。

上头有意卸掉地方军的一大助力,所以顺水推舟,拆了滇中的兵工厂,改成一个不着边际的光明新镇建立兵工厂。这里啥也没有,就一条龙川江,计划未来一年内修建好水库,可以不用愁用电。

张文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挖的坑,把自己埋了。

他们订购的“美国设备”,去了光明县。工人也得抽调过去,炼钢厂,化工厂,油漆厂等等一系列的都需要搬迁过去。

上峰已经对他彻底失望了。

一部分相对好的设备送回了昆明,剩下的全拆了,运往滇西。

狡兔三窟。滇西的兵工厂当然也不会把所有的生产设备,集中放在一个地方,而是分开放置。

光明县的发展很快,从7月设县的15万军民混合体,到了年底就有了50万人口,7万军队,难民更加是来者不拒。

美国人为了展示人道主义关怀,在这里开办了学校,图书馆。

英国人也是不甘示弱,开办学校,医院,以及企图办教堂,被李乌拉拒绝了。

有些东西,明面上不敢动手,但是背地里可以搞事情,就是让你修建不起来。

还有许许多多的投资商,办起大大小小的工厂。

光明县可是8年无税收的,不抓紧捞一把,多可惜啊。

“什么,土地只租不卖?”

不管他们是不是愿意,反正光明县最大的四个地主就是唐基、虞啸卿、李乌拉和上官戒慈。其它原本的居民和早期的入住的平民,也仅仅只有10亩田地和20亩山林。剩下的难民涌入,都是没有土地的,只有暂住证。

即便是后来入了户口,也没办法分土地了。

土豪们挥霍资金,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而且这里不认可法币,扛着一麻袋钱来投资也是白搭。

英美对此表示很认同,还主动赶走了特派办事处的人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