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轰...”
李守义大骂:“你大爷的...”
他千算万算,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居然是炮火开局,还是重炮。
这和日军的战术有什么区别?
大炮轰完,步兵冲?
感情远征军的先进战术就是一个字:炸?
这样的战术完全没有任何借鉴的用途。要是火力充足,傻子指挥都能打。
子高地的山坡上,整个大地都是在颤抖的,无数的日军被血肉横飞,牛头马面四处勾魂。
虽然岛国佛教盛行,但是道教的文化也不少。这个时代的日军也是相信牛头马面的存在。
一名日军开始拼命的用刺刀挖坑,同时拼命的缩进战壕的一侧。别问为啥没有防炮洞,他来这里这么久了,从没有见过国军的大炮。
无数日军士兵,就像是鸵鸟一样,把头埋低。但是在大口径的榴弹炮勉强完全就是摆设了!
间隔10米的距离炮弹轰炸,都能将他们的内脏震粉碎,跟何况对方是玩命的炮击!
整个第九战区,全部的大口径重炮只有衡山一带用远程火炮。还有一个纸面上的150毫米中心榴弹炮兵旅。
抗战初期,统帅部专门像德国订购了专属版的150毫米口径sFH-18榴弹炮,比起德国的旧版更重,同时射程也更远。
至于究竟是多少门在国内出现,至今是个谜,主流的说法是20、24和36门的说法。
即便是按36门的计算,平均一个重炮团才9门重炮,平时火力支援最多一次性拿出来2门使用。
长衡会战期间,衡山一带倒是有2门重炮,但是全被日军的优势重炮和航空兵轰炸了。
米九正雄这时候大惊失色,“八嘎!是对方的主力部队来了。请求战术指导!请求航空兵!”
米九撕心裂肺的的喊着,脖子的青筋都爆出来了,可见他的恐慌之处。
米九的战术指导没有到来,倒是先迎来了克虏伯的炮弹,李乌拉亲自指挥两门山炮,专打米九的指挥所,还有大部分的重火力点。
日军毫无防备,确切的说是被这里的对手给误导了。完全没有防炮准备,损失惨重。
日军最多最大威胁的远程火力,无非就是82毫米的迫击炮。但是随着国际线的封锁,没有合格的材料和配件,国内的兵工厂连迫击炮都造不出来了。
当然,如果把劣质的国产掷弹筒算成迫击炮,那倒是有很多。日军的89式掷弹筒,能打最远700米左右。
兵工厂在日军的掷弹筒制造思路的基础上,仿造了大量的掷弹筒。然后再演化成仿制版本的迫击炮。
可以算是有迫击炮,但是又可以算是没有,主要是无法制造合格的迫击炮光学瞄准镜。掷弹筒和迫击炮区别在于一个能瞄准,一个看个人手感。
当然,高手也不是不可以借助竖起大拇指瞄准。只能说,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还有这个用法只适用于这个高手对这门炮使用非常熟练的程度。
常规的掷弹筒重量只有5斤,仿制的却重达9斤。还有加强射程版本和加大口径版本的掷弹筒,重量高达15斤到25斤不等。
反正一个思路,钢材质量不够,管壁来凑,加厚!再加厚!
大都督感觉自个心脏要受不了了,他奶奶的,真有钱啊!
他提醒李乌拉:“团长!炮轰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李乌拉才不搭理他,轰它就完事了。他从美国人手里弄到的炮弹,还有英国人的炮弹,足够把这几门炮管打报废。
嗯!可能有点夸张,但是18磅炮真的可能被打报废了!
英军的机场仓库可曾经是缅北最大的武器堆放中心,一部分轻武器赏给了远征军,大部分的都带不走,留在了原地。这都便宜了李乌拉。
这个也是他能在怒江和竹内天天对轰的底气。
随后,在蓝姆伽基地和阿萨姆机场,弄到的美式炮弹,也足够几门75毫米的山炮挥霍了。其中还有更大口径的重炮。
怒江作战,不好拿出来被虞啸卿发现,在这里,自然要肆意挥霍。还有,怒江的南天门,重炮打击也是白搭,要么就是角度可能差了一点。
“轰!”
李乌拉的耳朵稳稳的响着,“带劲,再来!”
克虏伯也很羡慕,他也想玩玩这一门155毫米的榴弹炮,虽然是一战后期的水准,但是威力超级大。
可惜就两门,还团长自己玩,真可恶!
克虏伯大喊:“加快速度!给我轰它!”
没有155榴弹炮,105还是可以凑合着。他已经知道了李乌拉可以变戏法一样,但是会严守这个秘密。
第二炮兵的士兵,都是李乌拉的死忠粉,就算是不辣也只能去第一步兵营。
第二炮兵营究竟挥霍的多少炮弹,没有人知道。
但是克虏伯清楚,155重型榴弹的射速勉强在一分多钟一发炮弹,半小时也就50发左右。倒是他手里的6门105榴弹炮,射速很快,打了四五百发炮弹。至于75毫米和18磅炮,数量再次翻倍。
米九联队承受他们的炮击程度,不亚于南天门的竹内联队守军。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配套的工事。驻守子高地的日军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