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视交流QQ群:780365675】
多铎被王承恩盯的后背发凉,双眼滴溜溜地转着,就像两颗不安分的弹珠,在眼眶中来回乱窜。
“王公公,请转告陛下,为大明尽忠是本王的责任,本王这就回府整军备战。”
此言让王承恩无比满意,脸色从审视渐渐转变成满意:"甚好,咱家就预祝多王爷旗开得胜了。"
从总兵府出来,多铎一脸阴沉,迅速坐上大轿,挥手道:"回府!"
该死的崇祯,难道是想借刀杀人???
多铎现在可谓是心乱如麻,镶白旗是他安身保命的最后手段,也是大清国最后一点家底。虽然大清国不在了,但作为大清国留下的最后一丝痕迹,多铎还是相当看重镶白旗的,就算以后要招兵买马,也要依靠镶白旗为基础不是?
再者,这崇祯在此时下旨北征西伯利亚,多铎确实担心这是崇祯借罗刹之刀,灭了自己的镶白旗。
回到王府后,多铎来回踱步,思来想去决定以最多二十五个牛录出战,而且是尽量出工不出力,而且还要粮饷齐全。
至于吴三桂询问起来,就以士卒年老,久未经沙场给搪塞过去,相信吴三桂等人也不会计较。
另一边,多铎离开后,王承恩、吴三桂和王达三人围坐上下,对出兵具体事宜开始商议。
其实在1635年,前清的皇太极就征服了外贝加尔地区的索伦部。1636年,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元室后裔林丹汗奉上了传国玉玺。1638年,漠北喀尔喀蒙古向前清奉上了“九白之贡”,表示臣服。这也预示着,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广大漠北地区,在名义归属前清王朝。
不过,前清对漠北的主权只停留在形式上,连羁縻统治也算不上。更为严重的是,前清覆灭后,大明对外战争频发,北方一直无暇他顾。
而俄国人经过持续不断的征服,伊凡诺夫在1643年抵达贝加尔湖畔。随后,沿着贝加尔湖周围,建立了一系列的要塞。并且在崇祯十九年,哥萨克在安加拉河口正式开始修建上安加尔斯克。
根据朱由检的旨意,在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吴三桂准备采取步步为营之策,将两万大军分为两路,一路一万五千将士北上,沿途先行控制漠北喀尔喀蒙古,最后经由乌尔格抵达贝加尔湖地区,攻占俄国人的要塞,控制贝尔加湖之后,再往勒拿河挺进,将西伯利亚一分为二;另一路五千将士,直接往东北方向行军,迅速进驻东西伯利亚地区。
不过,这一路北上所遇的风雪必不可少,大军必须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各式防寒保暖物资的调集筹措,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吴三桂当即准备上报朱由检,将出兵时间暂时定在两个月以后。
吴三桂进军西伯利亚路线图(暂定)
王承恩与王达二人不懂兵事,在出兵问题上,二人不便多言,不过,王达此来倒是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在身,那就是对辽东王多铎进行监督。
“王公公,卑职观那多铎王爷的神色,似乎是不会心甘情愿的将所有镶白旗调动起来啊,再者,吴将军出兵后,这辽东地区可就失去控制了,这里毕竟是建奴老巢,八旗虽灭,但也不可不防建奴余孽啊。”
其实王达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虽然大清已经完蛋了,但大量残余的建奴还分布在整个辽东都司,一旦吴三桂的两万关宁军北上,辽东都司等于是处于空虚状态,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爆发反叛。
锦衣卫虽然在辽东都司规模扩大到一千多人,然仅仅依靠王达那不到两千的锦衣卫,恐怕是远远不够的,王达猜测,这可能也是陛下让多铎一同北上的其中一个原因之一,毕竟一个前清的亲王,影响力还是有一些的。
王承恩听到王达的担忧,嘿嘿一笑,胸有成竹道:“王佥事不必担心,其实陛下已经秘密调遣第二近卫师赶往辽东了,估计不出十日便会抵达。”
王达心中一喜:“第二近卫师?就是以喜峰口一战,五军营幸存将士为基础,重建的那支部队?”
“呵呵,正是。”王承恩肯定道。
“如此,辽东高枕无忧了。”
第二近卫师自喜峰口一战重建后,一直在京师接受最严格的训练,这两年虽然未经一战,但朱由检同样批予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第一次在军队试行双主官制,借用后世军队经验,将军事和生活职责分离,目前的第二近卫师就犹如涅槃重生的凤凰一般,战斗力甚至比由虎贲营改变而来的第一近卫师更为强大。
如此勇猛的部队,朱由检精心为其挑选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作为主将--李定国。
李定国此人身长八尺,武艺高强,对人谦恭有礼,勇敢善战,在后世,李定国作为抗清名将,被誉为“滇中的脊梁”,蔡锷等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而这一世,自张献忠灭亡后,李定国向大明投降,接着随其他降将被送往国子监改造学习,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大半年的明军服役,已然彻底被皇帝朱由检所收服,对以往反叛大明懊悔不已。
朱由检疼惜人才,遂下旨将第二近卫师交予李定国统领,对此,李定国更是感恩戴德,下定决心要为大明朝效命终身。
......
与此同时,日本国位于山阴地区的岛根县,石见银矿的银产量可以说占到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大明占领日本后,此处银矿自然尽归大明所有,现每月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提炼再选运大明国内。每月只需向天皇支付极少的费用即可。
矿山之中,一众日本矿工满脸漆黑、衣着褴褛,没日没夜的开采矿石。
在他们身后,数名名大明监工手拿长鞭,用犀利的眼神盯着这群日本矿工。
只要有人胆敢偷懒,监工们绝对不会吝啬手中的长鞭,去教教这群懒惰的小矮子们,何为勤劳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