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蒋德璟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朝代因为战争拖垮经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就连后世的现代国家都有不少。
不过朱由检对此,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后世太多国家提供了太多的经验,借鉴借鉴还是很有必要的。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朱由检作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自然深明这个道理。
战争对经济的拖累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他也明白,没有战争大明的发展就不会如此迅速,只不过还需要采取些许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大明王朝才会永昌长久。
"蒋卿所虑,朕深有同感,不过朕早就有了应对之策。来,看看这个。"朱由检笑了笑,递过去一份刚刚写完的条陈。
蒋德璟双手接过,疑惑的看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明日友好条约?这是什么???"
朱由检起身道:“这是为了大明与日本国的友好和平共处,朕草拟的一个和平条约,你帮朕润润色。”
蒋德璟闻言点点头,缓缓展开条陈仔细阅览起来。
“大明帝国大皇帝陛下及日本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特签订此和约:
一: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转入和平状态;
二:五口通商:日本政府开放神奈川、长崎、兵库、新泻、函馆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大明派驻领事,准许大明商人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三:日本国向大明赔款三千万两白银,其中1200万两赔偿大明沿海受袭扰百姓,1500万两赔偿大明军费,300万元赔偿阵亡及伤残士兵。该款项分为两年交纳清楚,如果未能按时交足,则酌定每年加收利息5%;
四:日本国永久割让九州岛给大明;
五:大明有权在日本国驻军,直至大明认为合宜时机再行撤军;
六:协定关税,大明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日本国海关无权自主;
七:两国友好互助。大明有义务协助日本国重建现代化军队,大明拥有战时指挥权;
八:允许大明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九:......”
这...这是和平条约???这哪里和平了??不多时,蒋德璟看完震惊了,不禁心中无语道。
“陛...陛下,这......”
“如何?卿认为哪里还有未尽之处?”朱由检笑道。
“陛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这份和约实乃大明与日本两国臣民的福音,如此一来,大明的粮饷问题迎刃而解。只是这日本国会同意这份和约吗?”蒋德璟佩服道。
“无妨,洪承畴与德川的最后决战即将打响,朕相信最多一个月,日本国会主动乞降,到时你作为和谈主使,洪承畴与祖大寿协助,定要将此事交办妥当。”
“遵旨。”
“另外,巴达维亚战役结束后,也可以向和兰寻求赔款,这一次相信他们无法拒绝。”
“是,陛下圣明,臣告退。”
“嗯,去吧。”
......
与此同时,日本备中一带,大明五万大军加朝鲜四万仆从军与德川家光的十五万联合军,摆开了阵势准备决战,这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存亡和荣誉的战斗,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力量和决心。
为了防止祖大寿的偷袭,德川家光特意将五万军队部署在溪路、备前一带,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这些士兵都是德川家光的精锐,他们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甚至还有大量火枪手组成的火枪部队,而且为抵抗明军的入侵,日本国亦有大量武士自发参战,可谓是声势浩大。
大明一方,五万大军全部手持TL-1步枪,榴弹炮、红夷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全部瞄准了日本方向;四万朝鲜仆从军立于大军两侧,用以保护侧翼,而四千装备大明步枪的朝鲜士兵则是他们的主力。
"杀给给!!!"
大战伊始,德川家光便派出了数万骑兵,他们如黑云一般压向朝鲜仆从军。这些骑兵身着黑色盔甲,手持锋利的长刀,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大地在颤抖。他们如狂风般席卷而过,妄图率先击溃大明的侧翼,让大明军队陷入混乱。
在德川家光的指挥下,日本骑兵们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响彻战场。他们的冲锋速度极快,仿佛是一阵五颜六色的旋风,席卷着一切。
朝鲜仆从军们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利用火枪还以颜色,无数日本骑士纷纷中弹摔下马来,金庆征看着硕大的战果嘴角上扬,暗叹皇明火器果然厉害。
然而,朝鲜仆从军毕竟不是大明将士,其战斗意志和素养都不可同日而语,面对数万铁骑不计伤亡的猛冲,很快这些朝鲜人被吓得呆立当场,手中的火枪射速放缓且准头开始大幅度降低。
在付出重大伤亡后,随着日本骑士距离的拉近,朝鲜仆从军阵型更显慌乱,隐隐有了崩溃的迹象。
德川家光站在高处,目睹着这一切。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相信,只要他的骑兵能够冲垮大明的侧翼,那么这场战争就将胜负已定。
然而,德川没有想到的是,大明军队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混乱。
"白痴,以为靠人数优势就可以与我军碰撞?"洪承畴看着这一切,犹如看傻子般嘲讽。
相反,在看到朝鲜仆从军不堪一战后,洪承畴果断下令变换阵型,将朝鲜仆从军排除在外。
同时,大明的重机枪开始支援射击,榴弹炮更是向着日本大本营发出怒吼。
"哒哒哒..."
"轰轰轰..."
在大明强大火力的打击下,数万骑兵等于是活靶子,一片片的倒下。
大明自从全部装备火器后,骑兵这种需要大量人力物资的兵种就已经被淘汰了。
在强大的火力面前,骑兵彻底退出了大明的历史舞台,除了用作长距离机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