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说完,在场众人都眼神大亮,秦惠文王更是拍案叫好,遂命司马错和樗里疾统帅二十万大军,分兵两路前去攻打二城。
攻下二城以后,司马错和樗里疾将二十万大军留下虚张声势,之后连夜奔赴西国界军营,并在第二日一早就率军突袭义渠国。
因为义渠国以为秦军的主力部队全都在中原,所以全无防备,外加上秦军的速度极快,竟然以“一日百里”的速度连下五城。
直到这时候,“来去如风”的义渠国才知道秦军已经杀上门来了。义渠王慌忙之下调集了举国之兵前去迎击秦军。
双方在鸡头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稍南)展开了激烈的大战,秦军主帅樗里疾一改往日强攻的作风,在鸡头山设营架垒,靠着秦军强劲的弓弩和顽强不屈的意志与义渠军打起了消耗战。
由于樗里疾的营寨守得密不透风,使得义渠军几波攻势都毫无效果。无奈之下,义渠王只能采取围营断粮的方式,打算就这样耗死秦军。
可就在在双方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义渠后方突然传来了噩耗。
原来秦军在义渠主力大军到来以前便已经分兵两路了,樗里疾带领主力部队继续从大道往前,作势要在鸡头山攻打焉氏塞,进而向义渠国都挺进,可这个部队实际上是吸引义渠主力的,真正的主攻部队是司马错率领的近八万骑兵军团。
因为主力全都被樗里疾部所牵制,所以司马错的长途奔袭简直就是一马平川,他从南向北,偷渡泾水河畔,然后对义渠国侧翼发动突然袭击,打了义渠一个猝不及防。外加上司马错全都是骑兵,所以机动性超强,竟然在五天之便连下义渠十城,这令义渠举国震动。
消息传到了前方战场,义渠王大惊失色,他想要回兵救援,可是前面有樗里疾牵制着他,令他不敢轻易撤退。
最后,义渠国王决定分出五万骑兵部队火速前去后方救援,自己则在原地与樗里疾对持,只要救援部队能够顺利消灭司马错的部队,失地便会轻松收回,秦军也将会被自己全歼。
要知道,玩儿骑兵,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可以说的上是中原人的祖宗,那五万骑兵对付司马错的八万骑兵还不是轻松加愉快吗?可是义渠王错了,过分的小看中原人使他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要知道,秦国人在春秋时期的骑兵水准就不照戎人差多少了,虽然中间有一段时期弃了骑兵,但是重新捡起来的秦国骑兵比以前更加强大。再说司马错运用骑兵的水平相当高超,所以义渠王打算用五万骑兵来歼灭秦军的八万骑兵,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果然,司马错闻听敌军援兵来救,便统率秦国骑兵团主动迎击,和义渠骑兵团在义渠平原上展开了一场亮剑式的相互冲杀。
最后,秦军士兵凭着自己的勇猛无畏战胜了义渠军,竟歼敌一半儿有余,其他的义渠士兵全都落荒而逃。
司马错趁着大军士气正旺,继续向北挺进,竟然又拿下了十座义渠城池。而身在前线的义渠王这时候再也坐不住了,他派遣使者前去秦惠文王处,说义渠国从今以后愿意年年对秦国上供,并且再不追究丢失二十五城之事(他也得有这个实力啊),只求秦军能够退兵回国。
秦惠文王一看义渠王服软了,直接借坡下驴,将司马错和樗里疾的部队全都调回了秦国,准备继续征伐中原的事宜。
那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撤兵回国呢?一举解决掉义渠国不好吗?为什么还要留下义渠这个安全隐患呢?
其实秦惠文王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要知道,秦国一举拿下义渠二十五城这个事儿已经弄得天下皆知了,而这时候曲沃和焦地的秦军还默不作声,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军双星已经身在义渠了,东线的部队没有名将坐镇,如果这个时候三晋联合来犯,你让秦惠文王派谁去抵挡?
当然了,秦国从古至今都不缺乏统兵的将领,但是您让一般人出征秦惠文王也不放心不是?
还有,义渠国虽然丢掉了二十五城,但是损失有限,主力兵团还在,再加上秦国突袭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樗里疾和司马错的部队也已经完全暴露,如果秦惠文王继续侵略义渠,义渠势必会狗急跳墙。
要知道,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那就更别提战斗力强悍的义渠了,到时候整个西戎和东胡人全都来支援义渠,你让秦惠文王怎么抵挡?所以,秦惠文王才直接撤兵回国了。
而三国联军这时候在干吗呢?呵呵,人家一看秦国不继续向东面侵略,直接就解散了。
秦惠文王是一个天生的枭雄和阴谋家,在他的心中,谁都无法得到自己真正的信任。正所谓居安思危,秦惠文王在这方面做得不可谓不到家。这不,西线刚刚取得了完美的大捷,他又不放心南面了。
南面是哪啊?那必然就是巴蜀了。
秦惠文王自从得到巴蜀以后,不断的派兵前往驻守,可是巴蜀山高皇帝远,秦惠文王的一个政令甚至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这让他坐立不安。
如果关中主力大军在出击作战的时候,巴蜀郡守趁机作乱,估计士兵打到自己的汉中自己都不知道呢,不行!必须派遣一个信得过的人前去镇守巴蜀。
于是,秦惠文王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公子通前往巴蜀总督,可令秦惠文王始料不及的是,正是他这个举动给以后的巴蜀叛乱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