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口气读完战国史:战国很有料(全三册)
  4. 82 科技就是力量
设置

82 科技就是力量(1 / 1)


公元前337年,嬴驷元年,登基大典,楚、韩、赵、蜀全都派人前来庆祝,由此可见,当时秦国之强大。

据《史记》说,伟大的纵横家苏秦就是在这一年出现的,他先是投靠嬴驷不成,紧接着又造访其他国家,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全都成功了。

然而这还不算,六国还给苏秦佩六国相印(就是说除了秦国以外每个国家都任命他为丞相),让他总督联军攻打秦国。

最后,苏秦因为得罪了很多燕国权贵,被刺杀身亡,死在了燕国。

大家注意,《史记》上说明了,苏秦死的时候正是燕易王当国之时,而燕易王正是以后燕国明君燕昭王他爷爷。

可直到1973年,突然从历史遗迹马王堆出土了一本《战国纵横家书》,这本书上说明了苏秦是在燕昭王时代投靠的燕国,并且充当燕国的间谍在齐国发光发热,最后使得齐国差点儿灭亡。

那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呢?到底是《史记》说的正确还是《战国纵横家书》说的是正确的呢?

对此,N多的历史学家们和历史发烧友展开了多年的论战,甚至是骂战,可直到如今都没谁能说明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而笔者呢?也没有资格论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正确的,可这不妨碍我发表点儿个人观点。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整明白马王堆到底是什么?

马王堆是西汉初期长沙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穴,和《竹书纪年》一样,《战国纵横家书》也是在墓穴里面出来的,而相对于《史记》而言,对于此事我个人更相信《战国纵横家书》所言。

第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爱篡改历史,像《史记》这种官方资料谁敢保证没被篡改过?

第二,苏秦,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竟然能佩戴六国相印,指挥六国军队对秦国作战,六国国君居然也放心将军队交给他,您相信吗?

第三,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虽然逐渐强大,但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起码齐国就不弱于秦国,甚至还要比它更强!六国有什么理由劳师动众的去攻打一个勉强排在“老二”的秦国呢?

行了,不管咋的,笔者个人是相信《战国纵横家书》的,关于苏秦的事迹,我也会按照《战国纵横家书》里面的内容来写(甚少),所以,苏秦大哥您就先别出来了,等以后哥们再介绍你吧。

公元前335年,已经将魏国打回中原的嬴驷又将爪子伸向了韩国的旧都宜阳。

宜阳,现在的河南宜阳西三十里处,是当时韩国的战略要地,只要秦国能拿下宜阳,就等于打通了三川,切开秦国和中原的门户,并以此为战略根据地来大局侵略中原。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前面已经说过了,天下精良兵器皆出于韩,那是因为韩国有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和非常精良的铁山,而这个宜阳铁山所产出的铁就占了韩国十之五六。

所以,只要能拿下宜阳,秦国就再也不必为了铁器而犯愁了。

而经过前些年和魏国的战争,韩国损失巨大,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申不害也因为被齐国坑得够呛,眼看自己的成果全都损失殆尽,之后便郁郁而终。而三晋以及其他的诸侯国们还都不敢和秦国结怨,面对着如此情景,你让韩国人拿什么和秦国虎狼斗呢?

果然,元气未复的韩国人无法抵挡秦国虎狼的侵略,宜阳陷落。

韩昭侯惧怕秦国的强大实力,派遣使者请求割地求和,可是嬴驷一不要地,二不要钱,只要韩国给他几个国内顶级的兵器大师就可以了。

现在韩国正处于危难之时,韩昭侯也不管那么多了,直接就往秦国派出了一批兵器制造师,暂时求得苟安,可是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秦国从此不只士兵勇猛,还多出三种新型的兵器。

第一种,戈。戈是什么呢?就是一种类似于长枪的东西,只不过它的下面要多出一个尖尖的头,这种兵器可刺可砸,非常恐怖。因为资源问题,从来都是只有身在战车上的戈兵才能拥有如此高端的兵器,可秦国有了宜阳铁山以后那可就不一样了,戈被大批量的制造出来,使得每一名锐士都能够拥有如此精良的兵器。

第二种,秦弩。其实就是韩国的弓弩,只不过到了秦国以后改名为秦弩而已。

第三种,重型床弩。

有了这三样兵器,秦国大兵从此以后便可以纵横天下而少有对手了。

可就在嬴驷得意的时候,突然有传令兵报,说是久久不动的义渠王又率领大军突袭了秦国边境,然而这次还不同以往。

以往的义渠只不过是在边境上小打小闹,抢一些生活物资就完事儿了。可是这次,义渠骑兵不只连续抢劫了秦国边境的多个城邑,还打算继续深入,大有要和秦国人一决死战的架势。

义渠王的这一举动可把嬴驷给气坏了,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大秦国那简直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如日中天”。面对这样一个强国你义渠不称臣也就罢了,还不要脸的妄想灭了我大秦,简直就是作死。

于是嬴驷打算玩儿一把大的,他在秦国国内集结了十来万人,打算主动迎击义渠并一举灭之。

这次的战役双方主帅是谁,中间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只说秦国被打败了。

但按照义渠人的性格,只要打了胜仗,他们绝对会深入敌国洗劫一番,可是有意思的是,义渠人在胜利以后并没有继续深入秦国,而是静悄悄的撤兵了,并且在走的时候不带走一片云彩。

义渠人能有如此的举动,其原因只有可能有两个。

第一,嬴驷采用外交策略(进献金银)忽悠走了义渠人。可是按照秦国当时的国力和战力这种可能基本上可以忽略。

第二,义渠在和秦国的交战当中本身损失也极为惨重,可谓是两败俱伤之局,义渠人见识到了秦国新军的厉害,不敢再继续深入,这才引兵撤退了。

当然,或者还有其他的可能,但这就不是笔者这个榆木脑袋能想得到的了,还是各位读者自己动动脑筋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