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口气读完战国史:战国很有料(全三册)
  4. 43 乱遭的一节(过度)
设置

43 乱遭的一节(过度)(1 / 1)


楚悼王和吴起这对黄金搭档双双归去之后,楚肃王抓住了机会,他以射杀楚王尸体为由,将这些参与此事的贵族们全都弃市枭首,巩固了手中的王权。

但可悲的是,他并没有继续运用吴起的治国策略,而是在其他贵族的忽悠下继续采用老旧的治国政策。吴起和楚悼王多年的努力都被这个大傻X给败坏的一干二净,楚国也丧失了最后一次强国的机会。

得了,楚国先到这吧,咱还是看看中原的各种动态吧,毕竟咱是全景介绍战国,一件事都不能落下不是?虽然很乱,但是大家将就着看吧。

公元前380年,齐侯剡(眼)一看不能拿下鲁国,便想从北面入手,讨伐燕国,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领土。(田齐太公在公元前384年的时候卒了)

燕国?那是个什么玩意儿?笔者从来就没瞧得起过的燕国(包括以后乐毅伐齐的燕军)。

这个庞然大物拥有北方辽阔的地盘,可是历代国君都只求安稳度日不求上进,改革变法什么的就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他们的军事实力和鲁国基本上也差不了多少。齐侯剡不打他打谁?

齐国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拿下桑丘,而燕国面对齐国技击大兵毫无抵抗能力。(注:技击大兵,史称齐国技击,还有一说为技击骑士,这些士兵熟悉多种兵器的用法,一般包括弓、弩、刀、剑、戟、枪,还很擅长马上作战,所以鄙人称技击大兵)

燕僖公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三晋,因为齐国在中原诸国心中属于传统强国,其威胁要比秦国大出N多,所以三晋国君全都不希望齐国做大。

魏武侯和赵敬侯也暂时放下了彼此的恩怨,携起手来共同入燕抵御齐国。

在当时的战国,只要三晋能携起手来那就是天下无敌。这不,齐侯剡一听说三晋全都过来援助燕国,连仗都没打,直接撒丫子溜了。

同年,随着魏国在中山国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再加上中原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魏武侯急需在中原用兵,便把心一横,直接将中山的兵力撤回国,将中山的控制权都还给了中山桓公。

中山国在这一年重新复国,而它又横插在赵国复地,想要发展就必须和赵国撕破脸皮,中山国也就从此成了赵国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379年,身在黄海海边的姜齐康公病死,死后并无后代,姜齐氏绝种。

同年,秦献公将蒲地、蓝田、善地、明氏设置为县,提升了他们的档次,秘密增加他们的驻军,将火力全部集中在西线,准备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对河西动手。

同年,眼看着齐国在田氏的治理下越来越强大,越国迫于齐国的军事压力,将国都从琅邪迁回吴地。(注:琅邪,位于山东境内胶南以南,紧挨着黄海,距离齐国有将近三百多里远,在越国最为强大的时候,越王勾践曾经侵占了这块齐国土地,并在此地建都,其意图就是要找机会灭掉齐国,可他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从来没找到好时机对齐国发难,反倒是被齐国逼得退回了吴地)

公元前378年,秦献公在秦国建立国市,以此吸引中原商人进入秦国,开始着力发展工商业市场,并抽取营业税。

同年,魏武侯任命公叔痤为主帅,率领十万大军(非魏武卒)向魏国更西北的东北部平原(陕西与山西北部交界处)进发,打算在北部建造多座堡垒,并以此进行多点作战,在战略上对赵国形成合围。

这些地方在当时属于狄人的控制范围,而强势的魏武侯根本就没把狄人放在心上。

要说这魏武侯的战略还是很聪明的,可是他千没算到万没想到的是狄人步兵的强大程度,以及公叔痤指挥烂到什么程度。

狄人首领听说魏国出大军前来夺取自己的领地,不敢含糊,也派出了近十万军队前去迎击。

两军于浍地对峙。

看着坦胸漏背,只拿个大铁镰刀和大铁盾的狄人步兵,公叔痤笑得很嗨皮,他可不认为魏国的精锐部队会败在这些野蛮人手中。

狄人不知道什么排兵布阵,也不知道什么战术战法,他们看到魏军以后直接挑战。

那公叔痤岂能丢了锐气?你来挑战,我接着就好!

于是,他命令营内的魏军直接出击,和狄人部队展开肉搏战。

肉搏战,那是狄人最擅长的科目,只见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大镰刀,说着魏国人听不懂的话,龇牙咧嘴的就冲了过去。

公叔痤一开始并没有重视狄军,但是打着打着,他发现不对劲儿了,只见这些狄人极为凶残,他们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阵型,但是胜在勇猛无惧, 哪怕是被魏军砍掉了手脚,依然会扑上前去狠狠的撕咬魏军。

最吓人的是,这些狄人力气贼大,有的人甚至能一个大电炮将一匹马撂倒,他们每杀死一个魏国人便用手中的大镰刀对着尸体的脖颈处来回拉(二声),直拉的满脸是血,然后将拉下的头颅挂在腰间继续战斗,还兴奋的嗷唠嗷唠直叫。

魏军啥时候见过这种怪物,这他娘的还是人吗?

于是,在士气大溃的情况下,魏军疯狂后撤,而狄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最终还是在营寨弓弩的掩护下才使得大军成功回营。

看着狼狈不堪的魏军,再看看大寨之外满身是血,龇牙咧嘴的狄人,公叔痤虚了,他连夜撤兵回国,反复向魏武侯说明狄人的步兵怎么怎么勇猛,怎么怎么无敌。

魏武侯见自己的军队也没损失多少人,便暂时将这个事儿放下了。

有的朋友大概又要问了,“那魏武侯为什么不启动魏武卒和魏国精锐与狄人拼命呢?”

嘿嘿,那是因为只单单为了一个战略意图就损失数量不多的魏武卒不值得。

同年,三晋再次勾结在一起攻伐齐国,并将齐国在河北的领地全部拔除,大军一直伐齐至灵丘才算告终。

那么灵丘在哪呢?他处在河北与山东交界处黄河流域的极东边缘,是齐国在“河西”的最后一道屏障,三晋的意思很明白了,那就是告诉齐国人,“你老老实实的在你山东呆着,只要你敢过河,直接揍你丫的。”

公元前377至376年,赵敬侯对身边的定时炸弹中山国那是一百个不放心,他在这两年对中山国发动了两次攻击,第一次出动了五万人,打算一举拿下中山,可却被中山逼退,第二次出动了十万步骑混编大军,同样被中山人逼退。

关于两次战役的详细细节史书里面并没有记载,但是赵国在当时那是第一骑兵强国,他们发动两次战役都无功而还,这不得不令人惊叹中山国的战斗力。

公元前376年,三晋罢黜了晋靖公,将其贬为庶民,瓜分了晋国剩余的那点儿土地。

姬姓晋国从此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晋重耳在九泉之下会作何反应,是不是后悔了自己当初制定的“六卿”制度呢?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改变户籍制度,每五户人家编成一伍,农忙时相互帮助,闲暇时军事训练,让秦国人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年,韩国再次发力。厚黑大师韩文候将韩国的劲弩瞄向了邻居郑国,准备一举灭之,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国都分批次秘密集结军队,并在集结完毕以后倾举国之力对郑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面对韩国令人闻风丧胆的劲弓劲弩,郑国着实无法抵抗,最终在这一年被灭。

韩文候灭了郑国以后,直接将国都迁往郑国原都新郑,彻底将重心从西面转移到了中原正中,远离魏、赵之间的战争漩涡。

得了,墨迹一节乱七八糟的事,到这也就差不多了,咱们再来看看齐国发生了什么,让兄弟我给各位重温一下小学语文课的一节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